
从传言到“官宣”,讴歌“退市”终于尘埃落定,这篇预谋已久的文章也终于得以展开。
4月8日,广汽讴歌低调发布了一则新闻,要整合资源,加入电动化事业部;2023年起不再生产和销售新车,但售后服务不会终止,由广汽本田相关渠道继续提供。
以电动化转型为名,不掩退出中国之实。至此,讴歌在中国市场16年的“峥嵘岁月”即将正式落幕,虽令人唏嘘,但回天乏力。
其实早在3月初,就已经有讴歌退市的消息传出。有些人无动于衷、有些人感慨万分、还有些人拿出了时不我待的“勇气”,去抄底相关车型。
经销商为了清库存,RDX优惠7万,CDX优惠6万,优惠后的价格甚至要比同门“小弟”本田皓影、缤智更加实在,有人心动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从3月到4月,讴歌在退市“加持”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和关注;当然在优惠“加持”下,也有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销量表现。
从2016年(广汽讴歌国产)到2021年,讴歌在华销量分别为9062辆、16348辆、7337辆、14786辆、11193辆和6554辆。而在2016年之前,年销从未超过5000辆。
也许是事实胜于雄辩,在面对漫天“流言”时,讴歌沉默得像个哑巴,直至4月8日的公告出现,算是默认了所有流言。
不过对讴歌来说,“沉默”从来都是常规操作。
长安汽车2010年车标焕新,一个简单的V字形标志,据说创意来源于抽象的羊角形象,但不觉间“撞脸”了讴歌的机械卡钳车标。
面对如此状况,讴歌竟选择了沉默,颇有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所在。
但最终的结果大家有目共睹,不论正面的、负面的,讴歌从始至终都没能形成真正的品牌影响力,反而是“长安王”这个称号愈发响亮。
无为而治”,就是症结所在。
而讴歌从来都特立独行,正如其品牌世界观“I'm different 异行者”一样,以精确不凡的品牌精神,希望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异行者。
站在当下来审视过去,这样的操作当然是失败的。我泱泱华夏14亿人民群众,这16年来讴歌又找到了多少情投意合之人?
进口时寥寥,国产时亦寥寥。在网络上大肆吹捧的人,好像也只局限于网络之上。
虽然是日系豪华品牌,但讴歌生于美国也长于美国,向来不重视中国市场。
据内部人士介绍,即便是讴歌品牌国产车型,广汽讴歌的中方技术人员也只有很少的话语权。
最开始引入国内的2006款TL(39-43万)和RL(68万)车型,不仅配置少,售价还高出同级别BBA一大截。
当其他竞争对手为抢夺市场份额价格逐渐走低时,讴歌的新车型售价反而越来越高,2008款RL指导价82万,2009款TL指导价58-62万。
到2016年广汽讴歌成立,首先推出的便是“中国特供”——CDX(缺乏群众基础),失利后直到2018年才推出全球车型RDX,完全跟不上时代节奏。2017年底推出的TLX-L更是不温不火,到2019年就已匆匆停产。
保持品牌调性、保持发展节奏,但品牌调性立不住,发展节奏又跟不上。终于,异行者讴歌败走中国。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曾说:“讴歌并不是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的品牌,而是为美国市场打造的。本土化生产后,讴歌的技术特点并不突出、品牌积淀也不够,自然难以获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讴歌们”,就是那些同样潦草离场的汽车品牌,无所谓豪华还是非豪华。截至目前已经有道奇,菲亚特,悍马,欧宝,雷诺,铃木等好几个品牌,当然还有即将退出的讴歌。
败退中国,此时此刻虽不是起点,但更不是终点。
1.同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系三大豪华品牌,现如今也只有雷克萨斯光彩依旧。英菲尼迪2021年销量仅为13478辆,后自降半级并入东风日产旗下,困境难破,但仍埋头坚守。
2.法国人的女神,中国人的“DS”,被长安抛弃,被宝能接盘。DS品牌凄凄惨惨戚戚,2021年累计销量不超1000辆,甚至要比讴歌还惨。好在,它仍然坚持。
3.很长一段时间,国人都将SUV车型统称为吉普车,可想Jeep曾经的地位有多高。但随着时间发展,该品牌急转直下,到2021年,广汽菲克Jeep的销量仅为20123辆。
当然除了以上所列,还有很多品牌都在中国市场日渐式微,标致、雪铁龙、斯柯达、甚至现代、起亚、福特、雪佛兰。除了大众、丰田、本田之类,其它的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都说成功的理由只有一个,但失败的理由千千万万。它们为什么失败?
有的不重视中国市场、有的做不好产品体验、有的不维护用户口碑、有的讲不好品牌故事。不论是谁,大体都可以归结为以上几点,或多或少而已。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市场共有约96家企业集团、130余个品牌,是全世界汽车企业最多、品牌最多的市场。当然,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
但,中国的市场已不再是从前的市场,中国的消费者也不再是从前的消费者。未来能持续留在中国的合资品牌,一定不会太多。
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约为41.9%;2022年一季度,该数据被进一步提升至45.2%。得益于“弯道超车”效果的显现,新能源领域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更是达到83%。
时代前行,岁月更迭,从来不会是强者恒强。有人逆流而上、奋勇争先;也有人急转直下、落魄离场。
所以,下一个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