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朋友驅車五十多公裡,就為了吃一碗葫蘆頭。湯寬,馍軟,腸子香

作者:蝌蚪美食線上

前段時間,和兩個朋友開車五十多公裡,到三原縣城咥了一頓具有當地風味特色的葫蘆頭泡馍,吃的很舒坦。

坐落在關中平原上,得天時地利之優勢,三原縣城自古就是一個富饒所在。當地人傑地靈,著名的美食也有不少,泡泡油糕名聲在外;三原熏雞遠近聞名;名優特産蓼花糖,更是饋贈親朋的一道佳品。

和朋友驅車五十多公裡,就為了吃一碗葫蘆頭。湯寬,馍軟,腸子香

不過咱這次過來,除了辦事,剩下的就是奔着當地這個葫蘆頭而來的。同行的一個朋友說了,三原葫蘆頭你吃過以後,就知道為啥風味不同了,咱慢慢品。然後就再也不細說了,看這樣是想在車上先賣個關子呢。

在三原縣城裡,小宴廳葫蘆頭比較有特色,在當地名氣很大,慕名前來吃飯的人也多。咱今兒個路遠不胡折騰,就不找别的地方了,專門來嘗嘗這家店的味道。

和朋友驅車五十多公裡,就為了吃一碗葫蘆頭。湯寬,馍軟,腸子香

隻是這葫蘆頭還沒吃到嘴裡,先來了一個小小的遺憾。店裡的涼菜看起來不錯,拼了兩盤端上來。三人坐定之後,筷子夾着涼菜,眼看着喝不成酒。

開車不飲酒,這是鐵打的規矩。忍一忍,出門在外安全第一。

這算是一個遺憾吧。平時在咱西安咥葫蘆頭,一筷子涼菜下去,沒點兒小酒總是覺得不踏實。但是今天,還是暫時把這一口免了吧。

和朋友驅車五十多公裡,就為了吃一碗葫蘆頭。湯寬,馍軟,腸子香
和朋友驅車五十多公裡,就為了吃一碗葫蘆頭。湯寬,馍軟,腸子香

咱來的時候,中午飯點錯過了,時間有些晚,店裡顧客不太多,是以飯上的也快。轉眼功夫,三碗飯都端上桌了。

我悶頭一看,這老碗葫蘆頭,好冷慫!确實和咱西安的不太一樣。首先這個碗裡頭的料比較豐富,有鹌鹑蛋,有肉丸子,有黃花菜……還有色澤誘人的小腸段段,不錯不錯!

和朋友驅車五十多公裡,就為了吃一碗葫蘆頭。湯寬,馍軟,腸子香

咱這兒本地的葫蘆頭,用大腸,講究肥厚,吃到嘴裡,香過之後,餘味稍重。而三原的這家葫蘆頭,配上小腸。小腸處理的幹淨,煮的火候恰到好處,很筋道,有嚼勁,味道比較清淡,且不失特有的香味。

這個小腸葫蘆頭,味道确實有特色。隻是我個人認為,這用小腸的,就不能再叫“葫蘆頭”了,應該換個别的叫法。不過既然人家已經用了這個名稱,咱也就入鄉随俗,統稱“葫蘆頭”吧。

和朋友驅車五十多公裡,就為了吃一碗葫蘆頭。湯寬,馍軟,腸子香

再說這碗裡頭搭的幾個肉丸子,用料也紮實,基本純肉的,入口微麻,少有澱粉包裹,咬上去彈牙感覺不是很明顯,這說明肉多,澱粉少。不足之處就是這丸子有些偏小,個頭不是很飽滿。

和朋友驅車五十多公裡,就為了吃一碗葫蘆頭。湯寬,馍軟,腸子香

馍煮的軟乎,攪一攪,香氣一下子蹿上來了。這三原葫蘆頭的整體味道呢,入口感覺稍微清淡,椒麻味适中,但是湯很香。湯是用大骨頭慢火熬成的,突出的是一種萦繞在味蕾之間的,令人不斷的想去細品的那種回味感覺。這,可能就是三原葫蘆頭,或者說就是這家店裡的獨具特色的一種風味吧。

和朋友驅車五十多公裡,就為了吃一碗葫蘆頭。湯寬,馍軟,腸子香

隻是,咱也不可能知道店家的獨門秘方,更不了解這裡頭都選用了哪些種類的調貨和香料,但是這湯抿上一口,你立刻就能體會到那種不同于咱西安葫蘆頭的,别具一格的味道和清香。

吃着當地特色的葫蘆頭泡馍,再品幾口當地濃酽的茯茶,既能解膩,更助提神。這一碗咥飽了,下午開車回去麼麻達!

這家店裡的葫蘆頭,優質的定價28元,價錢不算便宜,但是你要說貴吧,也貴不到哪裡去。三人三碗,兩碗多辣一碗微辣,加上涼菜,吃了一百多,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