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葫蘆頭就是豬痔瘡,誰說的?

作者:西安逛吃指南

民間常說,沒有一隻羊能活着走出陝西,細想的确如此,在陝西,以羊肉為主要食材的美食數不勝數,什麼羊肉泡馍、水盆羊肉、羊雜湯、羊肉串等等,凡是在其他地方能夠見到的,在陝西,通通能夠吃到。

然而,在陝西,豬的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帶把肘子、白封肉、肉夾馍……當然,還有著名的“黑暗料理”——陝西“三大泡”之一的葫蘆頭。

葫蘆頭就是豬痔瘡,誰說的?

許多外地的朋友,不知道葫蘆頭究竟是什麼,就貿然去品嘗,平時喜食下水的人覺得是驚喜,但許多對下水深惡痛絕的朋友卻覺得是驚吓。

其實,葫蘆頭,就是豬大腸與小腸的連接配接部分,由于切下來之後一半小一半大,與平常人們所見的葫蘆有些相似,故稱之為葫蘆頭,實際卻和葫蘆這種植物沒有任何關系。

葫蘆頭就是豬痔瘡,誰說的?

​葫蘆頭在陝西飲食界的地位極其崇高,名列陝西“三大泡”之一,更是許多老陝最喜歡的泡馍吃法。

但在坊間,不知何時傳出了葫蘆頭其實是豬痔瘡的傳言,一度令許多曾經對它有所好奇的朋友望而生畏。

葫蘆頭就是豬痔瘡,誰說的?

​那麼,究竟這種錯誤的說法是從何而來呢?

說起來,要怪還得怪陝西的一位名人,誰呢?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

說是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許多作家文人靠寫作度日,平時稿費并不多。但文人之間總是喜歡打打秋風,搞搞牙祭,同時也可以交流交流感情、溝通溝通寫作心得。

當時賈平凹先生身居西安,每每賺上一點稿費,總是有其他地方的朋友過來讓他請吃飯,賈平凹心想自己掙的錢也沒多少,這一頓一頓的飯還不得把自己給吃窮了。可礙于面子,也不好全都拒絕,況且其中有許多都是交心的好友。不過,他還是想到了能夠省錢的好辦法,那就是,請大家吃葫蘆頭泡馍。

葫蘆頭就是豬痔瘡,誰說的?

​可能有人會想,雖說那時葫蘆頭比羊肉泡略微便宜一些,但頓頓請客,也省不了多少錢啊。别急,賈平凹先生可是有絕招藏着的。

到了店裡一坐,許多久未謀面的好友都會先寒暄一二,不忙着點菜,但說着說着,最終的話題自然還是今天吃什麼。這時,賈平凹先生不慌不忙地為大家介紹今天的主菜:“今天啊,請大家吃咱們陝西著名的葫蘆頭,好吃的很。”

一衆朋友一聽,頓時滿懷期待,心想這可是陝西著名的美食啊,老賈還是看得起大家的。

待幾大碗葫蘆頭端上桌來,賈平凹先生開始熱情地介紹起來,随手夾起碗裡的一塊兒葫蘆頭,慢條斯理地說道:“這葫蘆頭啊,其實就是豬痔瘡。”

葫蘆頭就是豬痔瘡,誰說的?

​這話一出口,剛剛還滿懷期待的一衆朋友,瞬間就沒了什麼胃口。

可賈平凹先生這還沒完,将夾起的一塊葫蘆頭随手塞進嘴裡,嚼巴嚼巴後,還要評價一番:“哎,現在的葫蘆頭都洗得太幹淨了,不如以前的好吃啊。會吃的人可都是愛吃洗不幹淨帶點兒味兒的肥腸……”

你就說,省不省錢?

葫蘆頭就是豬痔瘡,誰說的?

​賈平凹先生算是靠這一招省了不少錢,可卻為後人埋了一顆雷。

故事流傳出去以後,許多外地的朋友别的沒記住,單單記下了“葫蘆頭就是豬痔瘡”這句話,從此對陝西的葫蘆頭泡馍諱莫如深,即使有機會來到了西安,卻怎麼都不願踏進葫蘆頭泡馍館的店門。

不過還好,漸漸的,大家也都知道了這隻不過是名人轶事而已,當不得真。

畢竟,這葫蘆頭可是吃上一回,就再也忘不掉的美味啊。

#吃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