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總是鐘情于太多的感觀與味覺,以至于一些特别的味道從小到老也不會忘記。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味道,特别是小時候吃過的小吃。其中的味道,那怕是月歲逝去幾十年會留存腦海。
如今,每當想起小時候吃過的美味小吃,我都會回味無窮,激動萬分,感歎不已。
出生在成都市新都區農村的我,小時候的美味小吃有不少,但能留在記憶中的,除了葉兒粑外,還有一種美味小吃叫窩子油糕。
自離開故鄉新都到南充工作後,至今已40年有餘,遠離故土的我,再也沒有品嘗到窩子油糕那熟悉味道了。
小時候,我總喜歡跟大人一起去趕集(場),到了響午(中午),就會拿着從母親那裡要來的幾分錢,到攤點去買一塊窩子油糕吃,感覺味道好極了。
據了解,制作窩子油糕的過程是,将糯米蒸熟壓好的糯米飯團包入甜豆沙,做成凹型圓餅,炸成金黃色撈起,趁熱食用,香酥淡甜,愛吃食甜食者感覺特佳,是以,許多成都人對窩子油糕情有獨鐘。
兒時見到的小吃攤點賣的有兩種油糕,一種是方油糕,一種是窩子油糕。
方油糕是方形(或正方形或長方形),賣五分錢一塊,窩子油糕是圓形的,裡面有豆沙,賣八分錢一塊。
因窩子油糕裡包有好吃的豆沙,具有外脆内軟,色黃酥糯,香甜可口等特點,是以倍受人們喜愛。
也不知為何,後來做窩子油糕的人越來越少了,油炸攤點隻見油條不見油糕。
2013年某日,我出差到成都,在入住的酒店附近,我驚喜地發現一家賣窩子油糕的攤點,于是便欣然前往。
黑黢黢的油鍋,炸出的窩子油糕猶如紙薄,咬起來幹硬難嚼,完全沒有兒時的味道。特别是那種外酥内嫩、外脆内軟的美妙感覺根本找不到了,結果讓我十分敗興。
今年3月底的一天下午,我到成都新都區斑竹園區親戚家,無意中了解到,斑竹園有一家門店有窩子油糕賣,人民币三元一塊。
驚喜之下又準備前往品嘗,但十分遺憾的是,這家門店的窩子油糕隻賣上午。
于是親戚向我承諾,等我有機會再到斑竹園鎮時,提前告之,便可先行購買。
兒時的情節早已遠去,但兒時那熟悉的味道卻永存記憶。(蘭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