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年的記憶(二)——炸油糕

作者:中流沖水

邊富貴 | 過年的記憶(二)——炸油糕

我小時候,村裡的人們備辦年貨,一般是先蒸饅頭、攤花兒(做玉米面餅)、炸油糕。因為這三樣東西是臘月裡村裡人的主食。一進臘月家家都要忙着做過年的營生,吃午飯沒個遲早,提前把這三樣主食做好,凍在涼房裡,吃起來友善。

那時,國家為了提高糧食産量,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大面積種植高産的玉米,低産量的小麥種得很少,供給社員們全年的基本口糧才380斤,白面僅占100斤左右,食用油人均一斤。在這種情況下,村裡人平時很少能吃到白面饅頭、油炸糕一類的美食,家家戶戶都把平時省下的白面、黃米留在過年的時候吃。是以我們小時候最盼過年,最起碼過年前後天天能吃到白面饅頭和油炸糕,還能吃飽,是以炸油糕就成了我過年時最愛的主食。

做炸油糕這天,大人們早早起床,生火、燒水、拌糕面、借蒸糕的大籠屜。

蒸糕時先要拌糕面,就是把糕面放在面盆或幹淨的大笸籮裡加适量的水拌好。這是個最講技術和經驗的環節。拌的時候要看黃米軟不軟,也就是要了解軋糕面的黍子粘性大小,粘性大的叫軟黃米,粘性小的叫硬黃米。如果黃米是軟的就少在糕面裡加水,如果是硬的就多在糕面裡加水,而黃米的軟硬是由黍子生長的土壤環境決定的。除了加水的量要準确外,水的溫度也有講究。軟黃米加工成的糕面用冷水拌就行,硬黃米加工成的糕面就要稍微提升一下水的溫度。加水的多少,水溫的高低不固定的,全憑經驗。是以誰家如果沒有把握拌好糕面,就要請會蒸糕的鄰居和朋友幫工,包括捏糕的親戚鄰居們,都要前一天就約好。來幫忙拌糕面、蒸糕的人,天剛亮就來主家了,不能遲了,如果這個環節遲了,後面的捏糕、炸糕就都得往後拖。

糕面拌好後要“粉糕面”,就是讓水分和糕面充分結合一會兒。如果“粉”完的糕面還有幹面,就需要再加點水,直至面盆裡或大笸籮裡的糕面全都結成拇指大小的球狀,就能上籠屜蒸糕了。

過年的記憶(二)——炸油糕

黃米糕面圖檔來自網絡

蒸糕時鍋裡的水必須要一直開着,保證鍋裡不停地冒氣,不然就蒸不熟。往籠屜裡撒糕面前,要在籠屜底下墊一塊幹淨的濕紗布,一來防止糕與籠屜粘連,二來怕糕面漏到鍋裡,一旦漏進去,水就會溢上籠屜來,“蒸”糕就變成“煮”糕了。糕面熟一層撒一層才能蒸透。以此類推,直至把糕面撒滿籠屜,最後再用濕紗布蓋好。鍋蓋是絕對不能用的,因為會産生“蒸汽水”,滴下來影響糕的品質。

等糕蒸熟後,就能在大面案上或者大盆裡“揣糕”了。

揣糕是個力氣活兒,還要講究一個“快”字,蒸熟的糕晾涼了就硬了,不好揣了,是以必須趁着糕剛出鍋就得揣。男人們把袖子挽得老高,攥緊雙拳,快速地拳擊、按壓面案上的糕,每擊打幾下就得趕快在旁邊的冷水盆中蘸一下雙拳降溫,等揣完糕雙手的指根關節都會被燙得通紅。糕揣好後就在表皮抹一層胡麻油防止幹皮,然後進入下一個“捏糕”程式。

此時,天已大亮,幫忙的女親戚、女鄰居們已陸續來了,她們說說笑笑,一邊捏糕一邊交流着這幾天做家務的辛苦和收獲,親戚鄰裡之間的親情,在這說說笑笑、叨叨啦啦的勞作中得到升溫,感情得到升華。

還沒經過油炸的糕叫“素糕”,擺滿在那裡,金黃、油亮,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吃起來熱乎乎、軟綿綿、筋道十足,既有一股黍子特有的香甜,還有一絲淡淡的苦味。

萬事萬物就這麼奇怪,往往最香的東西總有一絲苦澀,最美的東西,總有一些瑕疵,最好的事情總有一點遺憾,也許這才是天道。

過年的記憶(二)——炸油糕

炸油糕圖檔來自網絡

捏糕完成後就能炸糕了。大鐵鍋裡倒進芳香、金黃的胡麻油,等油燒沸後,就可以貼着鍋沿兒慢慢往鍋裡放捏好的素糕了,這樣放糕不容易濺起油來燙傷人。素糕在沸騰的油鍋裡“嗤嗤”作響,一會兒就起泡泡了。人們不停地把炸好的油糕夾出來,把素糕再續進鍋裡。因為胡麻油的油煙很大,炸糕時必須把門窗打開。一陣陣炸糕的香味傳到鄰家,傳到巷子裡,傳到街上……與别人家的蒸饅頭味兒、煮肉味、炸肉丸子味兒、豆腐味兒……混合在一起形成濃濃的“年味”。

剛出鍋的油炸糕最好吃,滿身泡泡,泛着油光,外脆裡軟,金黃誘人。如果蘸上用胡蘿蔔或甜菜熬制成的琥珀色糖稀吃,又香又甜,真是絕配!孩子們都能一口氣吃七八個。那個年代的所有糧油制品都沒有任何化肥、農藥污染,是真正的純天然綠色有機食品,再加上人們長期挨餓,是以那種香甜是現代人無法體會得到的。

炸糕結束後,主人家會做一鍋放了豬肉的粉湯招待幫忙的人們,并且會把熱騰騰、軟溜溜的現炸糕給長輩、鄰居們端過去,讓他們也分享自家的快樂。

我常常懷念貧困的少年時代,那時的生活雖然清苦,但人們善良、厚道,人和人之間貧富差距不大,都能互幫互助,很是親熱。物質雖然匮乏,但精神十分富有,生活雖然艱辛,但幸福感滿滿。人們在苦中奮鬥,在苦中作樂,在苦中追求,在苦中向往和憧憬,是以那時的每一段回憶都是那麼溫馨、那麼甜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