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鮮豆皮是湖北省武漢市的一道著名小吃,也是武漢人早點(武漢人稱"過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三鮮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或鮮肉、鮮菇和鮮筍)而得名。
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時特制的節日佳肴,後來成為尋常早點。色澤金黃透亮,鮮豔奪目,皮薄軟潤爽口,滋味鮮美,含有蝦、菇、肉香。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豆皮制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軟、油而不膩。

三鮮豆皮這種看似随處可見的小吃,看上去其貌不揚,想要真正地做到好吃,還是須得下一番功夫的。一塊優質的武漢三鮮豆皮,必須符合下列标準:“豆皮的形,必須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須是金而黃;豆皮的味,必須是香而醉。”
在武漢,以老通城的三鮮豆皮曆史最為悠久,也最負盛名。“老通城”是一家酒樓的名字,建立于1931年,位于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以經營三鮮豆皮聞名,素有“豆皮大王”之譽。到武漢而不去“老通城”,就難算得是品嘗過“漢味”美食。
三鮮豆皮的具體做法是:糯米、綠豆、黃豆泡水後,經過磨、漿、燙等程式後,徐徐倒入鍋中,在鍋裡攤成一層薄皮。當豆皮呈現出白裡透黃時,打一枚雞蛋,均勻地刷在豆皮上。豆皮煎上片刻後,用鍋鏟将整張豆皮翻轉過來,再取蒸熟的糯米,攤在豆皮上,再加上鮮肉、鮮蛋、鮮蝦仁等餡料,用小火油煎。等豆皮金黃發亮,餡料熟透時,便用鍋鏟劃為兩寸許見方的小塊。
曆史與名人曾是“老通城”的驕傲。1958年,毛澤東兩次親臨“老通城”,在品嘗了“三鮮豆皮”後說:“豆皮是湖北的風味,要保持下去”,“你們為湖北創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謝你們。”接着光臨過“老通城”的名人是: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國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等。
“令狐沖向北疾行,天明時到了一座大鎮,走進一家飯店。湖北最出名的點心是豆皮,以豆粉制成粉皮,裹以菜肴,甚是可口。令狐沖連盡三大碟,付賬出門。”
《笑傲江湖》中寫令狐沖去救任盈盈,路過湖北時,豆皮隆重登場。大俠令狐沖救心上人,那一刻必然是心焦如焚,途中充饑,還能顧上連吃三碗豆皮,可見金庸對湖北豆皮那是一往情深。
去武漢,沒有嘗到這三鮮豆皮,那你就不算真正地去過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