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目前沒有查出癌細胞”,我簡直眼冒金星

2021年11月3日,那是一個周三,我去做一年一度的機關體檢。在38歲的我心裡,每年的體檢僅僅是走個過場。

中午12點,我做完了最後的胸部CT,心裡計劃着中午回家給孩子做午飯、下午早點去機關梳理下工作、晚上孩子有美術課不用趕着去接、下班去買一些雞蛋……下午5點電話響了,體檢醫院通知我CT結果看起來不太好,最好馬上過去拿。

我平凡而普通的生活

被猛然按下了暫停鍵

辦公室裡,醫生的電腦上顯示着我的胸部CT影像,她趕緊讓我坐下,說:“你先不用害怕,你的肺部長了個結節,我調取了你近三年的片子做對比,以前是沒有的。”

她一邊放大片子一邊和我解釋:“你看這個結節,邊緣有毛刺、牽扯,形狀不太好……你趕緊去進一步檢查下,不過也不用太害怕……”

我一臉迷茫地拿過片子,說了謝謝後,一邊想自己為什麼要害怕,一邊潇灑地下樓。我心裡盤算着去個離家近點的醫院,能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做個簡單的複查。

第二天我早早起來,請女兒同學的媽媽中午幫忙照看下孩子,并準備下午1點出個小差。已經連續加班一個月的老公抱歉地說無法請假陪我去醫院了,我說我這麼強大,這點問題不至于再拖個人陪着。

我挂了全省最大醫院的呼吸内科專家号,一大早便趕去醫院了。即使疫情期間,醫院依然人潮湧動,我取号後坐在候診大廳,無聊之餘打開小夥伴燕子的微信,想聊幾句打發下時間。

“我昨天體檢發現肺部有一個結節,說看着不太好,來XX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誰?你?挂的誰的号?”

“我呀,你還對肺部有研究呢?你認識專家?”

“我不是跟你說過我朋友肺癌嗎?我了解啊!”

“肺……癌?這跟肺癌有關系嗎?”

我還想往下問,燕子電話直接打了過來。在她5分鐘的“輸出”後,我開始感到有點慌。從電話裡我得知,一是肺部結節有肺癌的可能性;二是最好直接讓胸外科專家看一眼,更有把握;三是全省最好的一位專家就在這個醫院,隻在周四上午坐診,今天正好在。

我立刻改了号,邁着輕快的步伐向胸外科走去。很快便輪到了我,我拿出片子,簡單描述了體檢情況。專家接過片子很認真地看了起來,邊看邊跟旁邊的年輕大夫們說:“這個結節雖然表面毛刺,但并不規律,邊緣雖然有牽拉,但裡面不是實心,還是有可能是發炎引起的。”

他給了我兩個選擇:一是直接手術,術中做病理活檢,良性就沒事了,惡性就擴大切除範圍;二是穿刺做活檢,良性就做消炎處理,惡性就直接手術。

我說一切聽大夫安排!他想了半秒鐘,說:“先穿刺吧!”

從醫院出來後,我内心開始猶豫——現在沒有不适症狀,況且下午還有工作……我跟燕子打電話說了自己的猶豫,燕子向我較長的描述了她朋友發現肺癌的過程後,我得知早期肺癌通常是沒什麼症狀的,如果出現了一些症狀才發現肺癌,一般便是中晚期了。

我有點慌了,打電話跟上司彙報後,便獨自趕往住院部辦理住院。在這之前,“穿刺”這個詞在我印象中就好比去打一針,但那時我才知道,穿刺其實算是一個小手術。

因為胸外科沒有床位,我被安排在樓下泌尿外科的臨時床位等待。疫情期間,醫院嚴格禁止病人外出。我站在走廊上,打電話囑咐老公幾點接孩子、孩子晚上都有什麼網課、孩子睡前有什麼小任務需要完成……

很快我被護士叫過去:“讓病人自己來!”

我:“病人?我就是病人!”

護士:“你陪護呢?”

我:“沒有。”

護士遞給我一系列檢查單子,囑咐我去存些費用,同時一定不能離開醫院。我站在走廊跟燕子打着電話,聊着醫院無聊且壓抑的環境,看着周圍幾個病人艱難地踱步……

我原本忙碌的生活,就這樣暫停了。

我拼命吸氧,卻怎麼也喘不過來

住院第二天,我開始了各項檢查,因為自己的小失誤,最重要的肺部增強CT未能在周五當天完成。晚上9點,管床大夫聯系我,增強CT沒做好的話,周六上午就無法完成穿刺,要等到下周一。我告訴他隔天一早我就能做完,于是他幫我把穿刺約到了周六上午10點。此時,我甚至還計劃着周一去上班,是以是絕對不能等待的。

周六一大早我便做完增強CT來到了穿刺室,穿刺室的醫生問我輪椅在哪。

“輪椅?我家屬沒來,可以嗎?”

“必須有家屬!”

我匆匆給請假在家帶孩子的老公打電話,叫他趕緊過來。他急忙把孩子安置在奶奶家,還哭了一把。原來,我們都已“進入狀态”。

因為管床大夫周末休息,他還未能看到我新鮮出爐的增強CT結果。穿刺室外一片緊張的氣氛,我突然感到一陣害怕,打電話詢問他:“要不我等周一再穿刺?等你看了片子再做?萬一體檢是誤診呢?萬一我不用做呢?”

大夫想了下說,“你去找CT室的X大夫,他看片子非常好,讓他先幫你看下。如果他也說要做,我建議你還是先做了,因為穿刺結果要等四天左右。”

我仔細盯着CT室X大夫看片子時的臉,生怕錯過一個微小表情。他看完片子,眉頭微皺,然後堅定地點了下頭:“必須做!”

穿刺全程是在CT裝置上完成的。當被告知趴下不能動的時候,我立馬慫了。平時“風風火火、天不怕地不怕”的我,竟然有點發抖。

我被蓋上了一層布,打了麻藥後感到一個冰冷的東西刺穿後背直達胸腔深處,不算太疼,但我還是不自主地“嗷”了一聲。一位大夫在指揮另一位,先進XX、再進XX、我完全聽不懂。然後就聽到像是玩具槍扣動扳機的聲音在我左後背“啪、啪、啪”。越是不懂越是怕,我盡最大努力讓自己不要發抖,盡量控制住身體不動。

終于聽到大夫說結束了,叫我翻過身平躺。可正當我要翻身時,喉嚨裡一股液體湧上來,我“哇”地吐了一口血,頓時感覺胸悶得無法呼吸。幾個大夫圍上來,一邊囑咐我躺好不要動,一邊給我鼻子上戴上了氧氣管,并不停地問我感覺如何。這時一位護士過來直接在我屁股上打了3針,并迅速給我插了留置針。

我喘着氣問:“這是怎麼了?”一位年長一點的大夫微笑着對我說:“沒事的,放松,你的情況我給你的管床大夫說過了,他會處理的,有點胸腔反應,應該不用置管。”然後老公被叫進穿刺室,扶我起身坐在了輪椅上。這時,我已經感覺呼吸急促,但我滿心想着明天是不是可以出院,非常沒有耐心在醫院這種環境等待4天的結果。

我強忍着呼吸困難問了一句:“大夫,我明天早上能出院嗎?”

“出院?這個……你不用想了!”CT的大夫非常堅定的說。難道問題很嚴重嗎?我有點不安。

泌尿外科住院部的氣氛安靜平和,回病房後我便被推進了監護室,但依然感覺胸悶氣短。我發資訊給管床大夫告訴他我的情況,得到了“先觀察”的回複。這時我已經有個“病人”的樣子了,再也不想出院的事情,平時愛看的書、愛追的劇也看不進去了。過了一會兒我接到管床大夫的電話,通知我下午三點去醫生辦公室術前談話。

術前談話?我整個人瞬間不好了……大夫不是說他今天休息嗎?不是說結果好的話不用手術嗎?

艱難地等到下午2點多,老公推着輪椅把我帶到樓上胸外科的醫生辦公室,還有另外三人也在等待。知道本來周末休息的大夫不是專程為我而來時,我心裡放松了一點。

我被安排在第二個談話。管床大夫調出我的肺部增強CT結果,向我講了肺部結節的情況,說結果看起來不太好,給出了“左肺下葉結節,惡性可能?”的診斷意見。

“目前沒有查出癌細胞”,我簡直眼冒金星

增強CT結果丨作者供圖

還沒來得及感受情緒,我迅速問大夫,肺癌的可能性多大?如果是惡性,早期的可能性多大?後續手術有什麼風險?手術後對生活的影響、複發率、存活時長……

大夫回答了他能回答的,其他的隻說讓我安心等結果。最後他說:“良性的可能性還是有的,畢竟你年齡不大……”

回到病床躺着,窗外竟然飄起雪花。2021年的第一場雪竟然來得這麼早。我想象着一家三口在雪裡蹦跳的場景,但現在這一切都不再與我有關。

我嘗試調整心态,但樂觀不起來,一種從未有過的情緒在我心頭揮之不去,胸口也越來越悶。晚上8點多,即使我拼命吸氧,依然感覺喘不上氣。我漸漸呼吸急促,甚至感覺無法呼吸,老公趕緊喊來了醫生和護士。

我氣胸了,這是穿刺的并發症之一。

管床大夫從樓上下來,說正好臨時有其他事情過來加班,他會親自送我去胸腔置管。泌尿外科病房,吸氧氣的口隻有一個,由于我呼吸困難,去置管的路上也必須帶氧氣,是以護士需要從我本來吸氧氣的地方灌一個氧氣袋,我也需要暫時“讓出”氧氣口。我一離開氧氣管,就開始呼吸困難,一邊張大嘴巴大口大口吸着氣,一邊叫旁邊的大夫:“快,我感覺不行了……呼吸不了了……”

當我帶着護士慌裡慌張未灌滿的氧氣袋來到上午的穿刺室時,幾個大夫已在裡面等着我了。

白天給我做穿刺的大夫碰巧今天值班,他迅速往我上半身蓋了一塊布,我感覺10分鐘便完成了置管流程,不過後來老公說他在外面等了30分鐘。起身時我身上多了一根從胸腔出來的管子,外接一個手提盒子。

“目前沒有查出癌細胞”,我簡直眼冒金星

從胸腔出來的管子丨作者供圖

回病房的途中,我跟管床大夫說今天真幸運,正好他在。

等待病理結果的日子

我身邊的病友換了兩波

周日,我被通知可以轉到胸外科病床了。胸外科跟泌尿外科一層樓之隔,氣氛卻完全不同,一大早六點便“熱鬧”起來。醫生辦公室滿屋子的大夫、家屬,護士忙碌地穿梭在各個房間,走廊裡還有很多提溜着插管盒子不停踱步的病人。走廊裡的地墊正在被收起,那是病人陪護晚上睡覺的地方,早晨6點多必須收拾完畢。

胸外科的病人大多是同病相憐的,我很快便跟他們熱鬧地聊了起來。他們剛見到我時都好奇地看着我,說我很年輕。很快我便知道周圍大多數人都是平時沒有任何症狀,體檢出肺部結節,來醫院隻是想确認自己沒事,但大夫一看片子卻建議馬上住院手術,而我隻是被建議穿刺。

我心裡燃起一點希望,但不敢燃起太多。我不是個特别樂觀的人,但也絕不悲觀,直到這時候都沒有掉過一滴眼淚,也沒有去網上查過一點有關“肺結節、肺癌”的資訊。我不想自己吓自己,但是也告訴自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我坐在醫生辦公室,在擁擠的病患家屬身後,聽大夫跟家屬術前談話、術後談話……我了解到早期肺癌治愈率很高,5年存活率也很高。我不斷給自己打氣,盡量平靜地等待結果,調節心态。

因為穿刺結果要等到下周三,病房裡的其他人陸續開始手術,手術後可能會被調到其他病房,我在的病房就有新病人住進來。我就這麼來來回回看他們換了兩波。

等待中,我會在半夜突然醒來,再也無法入睡;會在相熟病友進手術室後焦急地等待,直到晚上10點她安返病房才睡去;看到術後回來的人家屬不夠,會催促老公趕緊去幫忙“擡人”,并讓他在旁邊提前學習術後護理知識;看到鄰床要去手術的大姐哭時,我也會情緒繃不住跟她一起哭,這也是我唯一一次掉眼淚……但擦幹眼淚後我會重新調整心态,覺得不管如何自己都要積極面對,這次也正好是我給7歲女兒做榜樣的機會。此時我想,人最可貴的品質,應該也包括能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

等待結果的日子裡,一向脆弱、膽小的老公全程陪伴在我身邊,每次他從外面回來眼睛都很紅,卻面帶微笑。我知道,大夫那天的話對他來說确實是不小的打擊。我跟他說好,即使是最壞的結果也不許瞞我,要一起去面對後續的事情。

有一次樓下散步時,老公問:“如果是惡性的,你會不會覺得上天不公平、我們怎麼這麼倒黴?”

我回答他:“我從來沒想過有什麼不公平,更沒有覺得我倒黴。你看,氣胸那天大半夜的,我的主治大夫和白天做穿刺的大夫正好都在,一起幫我處理,我不幸運嗎?沒什麼不公平,也許是上天覺得我平時不夠愛惜自己,給我一次考驗呢?人生有太多痛苦的事情,總是要面對的!至少我們暫時不用為治病的錢擔心,也不用像外地的病人一樣奔波着看病。如果這次是良性,我便要感謝這次經曆,讓我有機會去感受生命,讓我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沒有查出癌細胞”,我簡直眼冒金星

下樓散步時拍的夜空,11月的晚上空氣特别好。丨作者供圖

在這樣的每日閑聊中,日子一天天過去,“下周三”就在一夜之後了。我突然想,自己該以怎樣的心态去看結果?有沒有勇氣去看?記得以前在一篇文章裡看到一句話:“做檢查讓時間很快過去,你沒時間恐懼,等結果才是比生病本身更煎熬的痛苦。”此時我便一下子了解了。

好險!肺癌與我擦肩而過

周三一早,大夫查完房,我的腿不由自主地跑到大夫辦公室,穿過人群,走到他身邊。他擡頭看見我,打開電腦裡的病曆看了看說:“你的結果出來了一個,目前沒有查出癌細胞,這個消息不錯,接下來繼續等吧。”

我不太确定他說的繼續等是什麼意思,但是感覺到了“好”的味道。我快樂地跑到病房跟愁眉苦臉的老公說了這個好消息,他的表情沒有太大變化,反而更加嚴肅。我再三追問,他猶豫着說去病理科問過,得到的答複是一個結果已傳給醫生,後續要做進一步化驗,還得再等一天。要進一步化驗,他擔心是不是有更不好的結果。

“沒有癌細胞,就要繼續查病因呀!”我脫口而出。

我一邊給去了手術室的管床大夫發消息,一邊焦急得一小時跑一趟醫生辦公室,請求别的小大夫幫我看看結果。

等到下午,我的大夫終于回複我——良性!

不是癌症!不是癌症!不是癌症!

我不知道怎麼形容當時的心情,簡直有點“眼冒金星”。恍惚中我聽到老公給爸爸媽媽、哥哥嫂嫂們打電話報平安,他臉上浮現的是前所未有的輕松狀态。

第二天查完房,大夫笑着問我:“你準備怎麼辦?繼續轉科治療?還是出院回家?”

“聽您的!”

“轉呼吸科!”

意外的肺隐球菌感染

很快,我被送到了另外一棟樓的呼吸科病房,又是另外一種不同的氣氛。不一會兒,我見到了呼吸科管床大夫,并拿到最終結果——隐球菌感染。

“目前沒有查出癌細胞”,我簡直眼冒金星

病理診斷報告丨作者供圖

大夫仔細跟我溝通了病情,我又查了關于隐球菌的各種資訊。

大夫說,隐球菌感染的情況北方不多見,多發生在南方,并問我家裡或者鄰居家裡是否養了禽類,比如鴿子、鹦鹉等。我否認後,提起我家附近廣場上的鴿子、動物園看過的鹦鹉、家裡那隻從來不被我關注的小倉鼠;還有我個人喜愛園藝,經常翻種家裡的花花草草……大夫說都不排除通過這些途徑傳播的可能。

大夫讓我先住院打點滴治療3天,并給我後續治療方案:回家吃藥6~12個月,定期複查、随訪觀察肺部情況。而此時的我,覺得自己是多麼幸運,能在“不惑”之年到來前停下來感受人生。

治療效果欠佳,重新調整心态

出院後,我遵醫囑每天服用真菌感染治療藥物“氟康唑”,并定期去做肝腎功能複查。慶幸的是,每次檢查結果都無異常。在出院一個月時我複查過胸部CT,提示結節較之前縮小了2毫米,一切都看起來非常好。我信心滿滿地繼續我的服藥治療,雖然本身有些胃病的我已經感覺到胃部不适。

轉眼到了2022年3月底,此時距離被診斷為肺隐球菌感染已經4個多月,再次複查胸部CT,結果卻顯示較上次無明顯變化。

“目前沒有查出癌細胞”,我簡直眼冒金星

複查胸部CT結果丨作者供圖

因為時間原因,我挂了同一個醫院的其他大夫看結果,大夫看了搖搖頭說:“應該是抗藥了啊!吃了4個多月的藥了,你準備後續怎麼辦?住院治療還是繼續口服一個月觀察?住院每次大概要十幾天吧,可能要多住幾次。”

住院需要時間,我沒有,并且我确實沒有什麼耐心重新住院。我仔細詢問了大夫造成抗藥可能的原因,得到答複跟自身的免疫力有關。我想到我出院一個多月後,确實又開始了放飛自我的生活——開始熬夜、不喝水、不運動等等。

糾結再三,我選擇繼續吃藥觀察,并開始調整作息、增加運動量,期待用提高自身免疫加服用藥物繼續治療。不管如何,光明總在前方吧。

醫生點評

陳子豪 | 上海長征醫院胸外科 主治醫師

作者所患的肺隐球菌病是一類真菌感染性疾病,大家可能比較陌生。隐球菌在土壤、腐木及禽類糞便(尤其是鴿糞)中分布十分廣泛,人們主要通過在此類環境中吸入含有真菌孢子的氣溶膠感染。

大多數肺隐球菌患者有咳嗽、胸痛及發熱等,并無特異性;但也有部分患者如本文作者一樣,僅在體檢時發現。在CT表現上,肺隐球菌病同樣沒有明顯特異性,是以通過影像資料診斷有一定難度。

治療肺隐球菌病的一線藥物為氟康唑,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服藥4個月後出現了治療效果欠佳的情況,就要考慮為氟康唑耐藥了。這也是此病治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外科手術對肺隐球菌病具有一定治療意義,但手術治療同樣具有風險,是以更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才能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回顧患者的就診曆程,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肺結節這一胸外科常見病的診療過程。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判定肺結節的良惡性。我們需要認識到的一點是:大多數的肺結節是良性病變,而最常見的情況就是肺部發炎,例如作者最終确診為“隐球菌感染”,除此以外也可能是肺結核、肉芽腫等良性病變。但要确定良性還是惡性,需要臨床醫生在診治的過程中找到充足的證據。

首先,是通過病史找證據,例如性别、年齡、工作環境、是否吸煙等,還要了解患者有無其他疾病或惡性良性腫瘤病史、有無惡性良性腫瘤(尤其是肺部惡性良性腫瘤)的家族史等等。假如一個患者的父親因肺癌病逝,同時本人又長期大量吸煙,那醫生考慮此患者肺結節為惡性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依據這些病史資訊,結合肺部惡性良性腫瘤的疾病特點,臨床醫生可以評估患者肺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發生風險。

其次,是依據影像學的表現,最正常的就是胸部CT中肺結節的影像學特點,例如結節的大小和數量、是否邊緣光滑、有無毛刺等,同時,再結合醫生的閱片經驗,來判斷良惡性的傾向。通俗來講就是根據面相看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但既然說是“相面”,那肯定不是絕對正确的,既有冤枉“好人”的可能,也有放過“壞人”的幾率。

第三,是依據患者的随訪變化找證據,例如一個肺結節患者,在随訪胸部CT的過程中發現結節明顯變大了,而且CT上出現了提示惡性的影像特征,那依據這個肺結節的變化,要更傾向考慮惡性。

最後,病理學證據是肺結節診斷的“金标準”,比前面叙述的三類證據“靠譜得多”,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文中作者完成了穿刺活檢,最終病理提示為隐球菌感染,即為病理學的證據。

總的來講,如果體檢發現了肺結節,雖然需要引起重視,但着實不必惶恐,加強對疾病的了解、認知,理性對待,及時就醫,才是正确之道。

個人經曆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檸檬小麥草

編輯:元氣洋、黎小球

“目前沒有查出癌細胞”,我簡直眼冒金星

果殼病人現已成立肺結節與癌、甲狀腺結節與癌、乳腺結節與癌、銀屑病、不孕不育等疾病群,在群内您可以和病友大神咨詢就醫經驗,和樂觀積極的病友交換康複治療的心得,我們還會定期邀請國内知名醫院的專家來到果殼病人直播間,進行直播互動。病友群的問題将會優先被回答。同時群内還提供患者招募、保險常識等一系列專屬服務。如果您本人是以上疾病的患者或家屬,歡迎掃碼入群。

直播預告

為什麼孩子讀書那麼多,國文還是學不好?

童學館這次邀請到了獨立童書策劃人、北京優秀閱讀推廣人朱新娜,來果殼童學館直播間聊一聊“閱讀和國文學習”的那些事兒:

* 孩子錯别字多、識字慢、閱讀了解差,究竟是什麼原因?

* 家裡書太多,孩子看書沒耐心,頻繁更換,需不需要引導?

* 孩子總愛看“沒用”的書,家長該幹涉嗎?

* 這種情況下,還該不該給孩子大量讀書?

5月10日(周二)明天中午12:00-13:00,來果殼童學館直播間,提出你的疑問,我們一起尋找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