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孩子經常說“無聊”,家長的反應,影響孩子一生

1.

今天晚上陪大寶拼磁力片,大寶一直讓我幫忙拼裝,耐不住孩子懇求,于是幫大寶拼了一組,去哄二寶的時候,大寶不小心把磁力片弄倒了,我讓娃爸幫忙,大寶很抗拒重新拼裝,不願意自己動手,非要媽媽去幫忙。于是孩子爸爸簡單粗暴,直接把磁力片拆了扔在箱子裡,大寶于是不斷哭鬧,在沙發打滾,不管奶奶和爸爸怎麼鼓勵,她都不願意重新拼一遍,一直哭着隻要媽媽,而且要爸爸把磁力片恢複成原來拼裝的樣子。

我安撫大寶,對她說可以重新拼,但是大寶不願意,大寶奶奶說:要動腦子思考,腦子不用會生鏽。大寶也聽不進去。

其實我當時内心是崩潰的,二寶要睡覺,哇哇大叫。娃爸哄得惱火,就開電腦工作去了,大寶不服奶奶管,哭喊着要媽媽陪。

看着一地雞毛,我隻想說:天上不會直接掉下來一個主動性強自覺性強又懂事的小孩!

說實話,大寶有很多優點,但是呈現出來的缺點,将直接影響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專注力欠缺,主動探索的欲望低。

當孩子經常說“無聊”,家長的反應,影響孩子一生

2.

可是這到底是誰造成的呢?

我想,全家人都有責任。

首先,先檢讨我自己,我作為孩子的媽媽,為了表達對孩子的喜愛,給大寶買了太多玩具,看似是疼愛孩子,其實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大寶作為全家第一個寶貝,受到了太多的關注和幹擾。我記得大寶還躺在嬰兒車裡的時候,家裡人不間斷喊她名字,她都沒有一個安靜可以自己玩的時候。

第三,奶奶之前總是追着喂飯,追着噓寒問暖。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奶奶問渴了餓了,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奶奶怕飯涼了,就端飯過去,還養成了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的壞習慣。

第四.家裡看手機的人太多,奶奶喜歡看抖音,爸爸喜歡看視訊,媽媽用手機做自媒體,于是孩子有樣學樣,對手機的興趣比對玩具大。

第五.非常重要的一點,大人對大寶說了太多的“不”字!剝奪了孩子主動探索的欲望。

比如下樓玩沙玩土玩水玩雪,爬高上低,甚至是自己吃飯穿衣,都不被允許。因為我和孩子爸爸都在上班,孩子爸爸更忙一點,主要是媽媽和奶奶帶,是以更精細一點,孩子想玩水玩沙玩泥巴玩面粉玩雪,收到的多是拒絕的指令。

過多的“不行”“不能”,阻擋了孩子的探索欲望,遏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孫瑞雪的《愛與自由》說過:生命的紀律是秩序,智力的秩序是專注,行為的紀律是順從。有足夠的善意與包容,兒童才能自己摸索出事物的法則,繼而能夠順從規則。

當孩子經常說“無聊”,家長的反應,影響孩子一生

3.

深思熟慮,确定努力方向

反思了這麼多之後,内疚和自責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孩子還不滿四周歲,我相信,隻要全家人共同努力,孩子一定能改掉壞習慣,主動學習主動探索。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玩具斷舍離。趁着過年的時間,把那些缺胳膊少腿的玩具,都扔掉。隻留下拼圖,積木,磁力片等益智玩具,不斷拓展類型,開發孩子空間想象力,創造力。

其次,陪着孩子一起玩,慢慢放手,引導孩子自己主動創造。

第三,給孩子安靜玩玩具的空間時間,不要總是噓寒問暖打擾孩子,讓孩子有自我創作的成就感。

第四,減少電子噪音,特指手機,電視的時間不斷減少,直至回家“去手機化”。

第五,多讓爸爸陪玩,增加孩子理科思維,媽媽少說“不”字,讓大寶自己做決定,減少說教,以身作則。

第六,在教育上踩的坑不能在二寶身上再犯錯,保護孩子專注力和探索欲望,不以性别限制孩子發展,甚至是顔色的喜愛。

第七,非常重要的一點,每天抽時間陪大寶去戶外運動,最好能培養一門長期發展的體育運動,增加孩子的韌性和抗挫力。比如乒乓球,羽毛球,遊泳等。

最後,我想說,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言傳身教。少說“為什麼”,多問“怎麼辦”。少說“不要做”多說“試試看”。不要動不動拿自家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比,要讓孩子學會和自己比,因為總是盯着别人生活的孩子,不會幸福,專注自己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當孩子經常說“無聊”,家長的反應,影響孩子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