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生病後性情大變、沖動易怒,是雙相障礙,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孩子生病後性情大變、沖動易怒,是雙相障礙,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孩子生病後性情大變、沖動易怒,是雙相障礙,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文 | 何日輝

釋出 | 晴日心理

01、孩子大發脾氣、打罵父母,是雙相障礙嗎?

有些孩子本來性格溫和,非常聽話懂事,可出現精神心理症狀後性情大變,情緒非常不穩定、沖動暴躁、敏感易怒,還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甚至在家裡砸東西、打罵父母。

還有些患者情緒難以自控,頻繁自殘、自傷,身上的傷口觸目驚心,父母既痛心、又擔心。

對于有上述情況的青少年患者,究竟得的是哪種精神心理障礙?這是很多患者、家屬都感到疑惑的問題。

很多精神科大夫把這部分患者的暴躁易怒、情緒激動看作輕躁狂/躁狂發作,而且他們又有過重度抑郁發作,是以很多精神科醫生會将這部分患者診斷為雙相障礙。

很多父母沒了解過“雙相障礙”,但通過詢問精神科大夫,或者上網搜尋,發現雙相障礙屬于“重性精神疾病”。很多大夫說這個病治愈難度很大,甚至“需終身服藥”、“遺傳度高達80%”等等。

父母們感到非常焦慮、恐懼,同時也充滿疑惑:我的孩子明明沒有那麼嚴重,怎麼就變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了呢?

有些父母在求醫問藥的過程中還了解到“青少年邊緣型人格障礙”,發現自己的孩子也有不少症狀符合這個人格障礙的診斷标準。

而且,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美國著名的青少年邊緣型人格障礙專家布雷斯還說,在美國,有很多得了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青少年被誤診為雙相障礙,導緻治療缺乏針對性。如果這些青少年能得到及時的、正确的診斷,再結合專業的辯證行為療法(DBT),他們的症狀能夠大幅度環節,甚至逐漸康複。

很多父母看到這些資訊後,心裡更加疑惑了:我的孩子是不是被誤診了?會不會不是雙相障礙,而是“青少年邊緣型人格障礙”?

其實,這部分父母的疑惑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很多患者被診斷為雙相障礙并不妥當,尤其是青少年患者。

很多精神科醫生會将患者大發脾氣、打人毀物的行為了解為“易激惹”,認為這是輕躁狂/躁狂發作的症狀之一,進而作出雙相障礙的診斷。

但其實,這在臨床上是存在一定争議的。

原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醫學顔文偉教授曾指出,輕躁狂/躁狂發作的主要症狀是“高興愉快”、“欣喜若狂”的,這種高漲的情緒能感染他人。他說,“有的醫生,不管什麼疾病,隻要病人發脾氣、沖動,就認為那是躁狂,加用碳酸锂或德巴金,說是情感調整劑,可以調整情感,那是不對的”。

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的孫學禮教授在《雙相情感障礙及其非典型症狀識别與優化治療方案共識》一書中,也針對“激惹”和“激越”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以防衛為目的的攻擊為“激越”,以掌控為目的的攻擊才能稱為“激惹”;“激越”類似于“狗的攻擊”,患者内心其實是壓抑、焦慮的,而“激惹”類似于“虎的攻擊”,患者是因為内心自大,容不得别人質疑,是以動怒。

而且,如果患者處于典型的輕躁狂/躁狂發作狀态,雖然他們有時也會生氣,但不生氣時,通常會表現得愉悅、高興,對未來充滿計劃和希望,自我感覺良好,看起來積極樂觀。

顯然,很多青少年患者并不屬于這種情況。他們在大部分時間壓抑、痛苦、沉默,有時候變得暴躁易怒、大發脾氣,是因為大量疊加性心理創傷被激活了,内心的痛苦、壓抑、絕望到了極點,大量的強烈負性情緒積累難以自控地爆發了出來。

嚴格來說,這屬于極度痛苦、壓抑之下的“激越”狀态,而不是“易激惹”狀态。

他們情緒大爆發後也沒有高興、愉悅,而是跟大發脾氣之前一樣,繼續情緒低落、意志消沉、不愛說話。有的孩子甚至會因為自己的失控過激行為而感到非常自卑、愧疚、自我否定,抑郁情緒更加嚴重,如果有自殘自傷的話,次數也更頻繁。

是以,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患者隻因為暴躁易怒、大發脾氣就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的話,這很有可能涉及過度診斷。又或者說,這部分患者并不屬于典型的雙相障礙,而屬于“泛雙相化”的類型。

02、不宜給未成年人下“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診斷

那如果孩子不屬于典型的雙相障礙,那會不會就是得了邊緣型人格障礙?這要看孩子是否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核心症狀及特征。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的情緒、人際關系、自我形象、行為不穩定,伴随多種沖動行為,是一種複雜且嚴重的精神障礙。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标準如下(診斷标準參考美國精神病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

一種表現為人際關系、自我意象和情緒等方面的不穩定,以明顯的沖動性為标志的普通的行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出現在各種情境中,具有下述5種(或更多種)症狀。

1. 瘋狂地努力避免真實或想象中的被抛棄(注意:不包括标準5中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2. 不穩定、緊張的人際關系模式,其特點是在過度理想化與過度貶低之間搖擺。

3. 認同障礙:患者存在明顯而持久的、不穩定的自我意象或自我感。

4. 至少在兩個存在潛在自我傷害的領域記憶體在沖動行為(例如花銷、性、物質濫用、瘋狂駕駛、暴食)(注意:不存在标準5中的自殺和自殘行為)

5. 反複出現自殺行為、自殺姿态或自殺威脅,或自殘行為

6. 因明顯的心境反應而導緻的情緒不穩定(如強烈的間隙性煩躁、易怒或者常持續數小時或不超過幾天的偶爾出現的焦慮)

7. 長期的空虛感

8. 不恰當、強烈的憤怒或難于控制憤怒(如經常生氣、憤怒、鬥毆)

9. 短暫的、與應激相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解離症狀

其中,邊緣型人格障礙最核心的症狀是患者非常、非常害怕被家人、戀人、朋友、甚至是喜愛的老師等人抛棄。一旦他們覺得自己被抛棄了,很容易出現劇烈情緒波動,甚至有極端行為。但其實在客觀上,别人往往并不是抛棄他們。

比如,患者容易對好朋友過度依賴,甚至讨好,對其掏心掏肺,甚至當朋友提出一些不妥的要求時,他們也會想辦法滿足。

當他們付出後,朋友給予贊美、認可,他們會非常開心、興奮,認為有人關心和在乎自己。可如果朋友因一些原因顯得稍微冷落、忽視了他們時,他們會非常敏感,産生強烈的負性情緒,并指責朋友要抛棄自己,甚至将過去朋友對自己的好都全盤否定。

如果朋友及時作出解釋和一些補償的行為,回到患者身邊,患者的情緒會大大緩解,然後又覺得朋友真好,繼續對其掏心掏肺。

可如果朋友真的不跟他們交往了,他們很可能會情緒崩潰,對朋友憤怒、怨恨,認定自己就是被抛棄了,然後行為失控,瘋狂砸東西、自殘、甚至可能嘗試自殺或者産生報複心理。

當然,以上隻是用朋友來舉例。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對比較親近的家人、喜歡的老師,甚至是聊得來的網友,也很有可能會有類似感覺。有時候别人隻是因客觀原因減少了跟患者的交流,患者也會難以自控地覺得自己被抛棄了。

若患者符合以上提及的核心症狀,便極有可能屬于邊緣型人格障礙。

但對于未滿18歲的青少年患者,是否能夠被診斷為人格障礙患者,這在臨床上也有一定的争議。

大陸《精神病學進階教程》中認為,18歲以下的個體不能診斷為人格障礙。但是,DSM-5(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則認為,如果患者的症狀、特征至少存在了一年,那麼也可以對18歲以下的患者下人格障礙的診斷(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除外)。

雖然以上兩種意見不完全一緻,但都可以看出,對于18歲以下的青少年,診斷人格障礙是必須慎之又慎的。

有些父母不了解人格障礙,以為隻是“人格有問題”,感覺好像比雙相障礙這個“重性精神疾病”要輕很多,便希望孩子能夠被診斷為青少年邊緣型人格障礙。但實際上,在主流精神科的臨床中,人格障礙的治療難度比雙相障礙要大得多,大夫們對人格障礙的了解也少得多。

目前,精神科臨床上“三軸診斷”一直得不到普及,絕大部分精神科醫生隻看軸一的精神心理疾病(像抑郁症、雙相障礙、強迫症、焦慮症等等),對軸二的人格異常缺乏了解和識别的意識,很少會對患者下人格方面的診斷。

是以,國内的精神科醫生很少能夠識别出邊緣型人格障礙,哪怕識别出來,他們往往也拿人格障礙沒有辦法,無法為患者提供高效的治療方案。

而上文提到的辯證行為療法(DBT)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症狀,但目前DBT在大陸遠未能普及,缺乏真正專業、有經驗的、又能結合大陸社會文化的DBT治療師。國内絕大部分心理咨詢/心理治療仍停留在傳統的CBT、人本主義、家庭治療和精神分析療法上,這對人格障礙還是非常低效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精神科大夫給青少年患者下了“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診斷,又無法為其提供有效的治療手段的話,他們很可能會一直攜帶“人格障礙”的标簽,無法擺脫。

另外,真正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符合人格障礙的3個特征:嚴重缺乏同理心,嚴重缺乏自我檢討能力,行為遠遠超出社會規範。

而我接觸過的絕大部分青少年患者,他們的人格異常還沒有真正達到人格障礙的地步。他們仍然有一定的自我檢討能力和同理心,尤其是當他們情緒相對平靜的時候;而且即使他們情緒波動時,其行為舉止也沒有遠超社會規範。是以,對青少年患者下人格障礙的診斷,并不妥當。

03、邊緣型人格異常的根源是病理性記憶

其實,無論是被診斷為雙相障礙,還是被診斷為青少年邊緣型人格障礙,這都是症狀學診斷,是大夫根據患者的外顯症狀,以及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來下的診斷。如果大夫對雙相障礙比較關注,那就容易将患者的症狀對号入座,下雙相障礙的診斷。

可如果從精神心理障礙的主要病因出發,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無論是雙相障礙,抑郁症,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這都符合我們提出的病因學診斷——創傷後應激反應失調(PTSRD)。這些患者在成長過程中都遭受了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而對于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狀的青少年患者,他們主要遭受了“感覺自己被抛棄了”、缺乏安全感相關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事件。

比如,我們曾接診過一位高三患者小甘,她被其他權威精神科醫生診斷為雙相障礙,情緒非常不穩定,病情嚴重,服用過多種精神科藥物治療,接受過多次改良電休克治療,但自殺念頭仍然強烈。

在對她進行系統化深度心理幹預時,我們發現她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症狀——特别害怕被别人抛棄。

小甘曾對一名心理老師非常信任,但後來該老師因工作調動,把她轉介給了新的心理老師。她很快就精神崩潰了,認為這名心理老師抛棄了她。當然,這位心理老師沒有提前告知患者,存在一定的工作失誤,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高一時,小甘的國文老師對她很好。但高三時換國文老師,她又覺得被抛棄了,怨恨原來的國文老師,一上國文課就憤怒、悲傷。

而她之是以那麼害怕被抛棄,對身邊人的離開這麼敏感,這與她幼年時期父親的長期缺位有關。

小甘年幼時,父親從事電網工作,經常出差在外。每次小甘說希望爸爸多陪陪自己時,父親總是一口答應,而且描述得非常美好,稱自己很快就回家了,會陪着小甘到處遊玩。

小甘當然非常期待,可父親其實是“畫大餅”,隻是口頭上安慰小甘,實際上他仍然長期回不了家。即使在家,他也很少陪伴女兒,把曾經的承諾抛到腦後。

長此以往,小甘形成了非常牢固的錯誤認知,她認為自己被父親抛棄了,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創傷。

是以,小甘一旦認識到感覺可以信任的人,就會對其掏心掏肺,非常希望跟對方保持親近的關系。可一旦别人出于某些原因跟她減少接觸了,她立馬感覺自己被抛棄了,變得暴躁易怒,給人一種“性情大變”的感覺。但其實,這也是疊加性心理創傷被激活後所出現的“激越”狀态。

有些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在感受到被抛棄時,會出現強烈負性情緒。為了發洩這種負性情緒,他們還可能會濫用酒精或者處方藥,最終演變為酒成瘾、處方藥成瘾等等。

有些患者還會通過自殘、自傷的方式來快速釋放負性情緒,甚至不排除他們在感受到被抛棄時會采取自殺行為。因為他們很可能出現災難化思維,認為别人抛棄自己是因為自己不值得被愛,而如果無法擁有别人的愛,活着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在臨床深度心理幹預中發現,當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複技術(TPMIH)将他們“感覺被抛棄”等不安全感相關的心理創傷事件一一修複,他們的情緒便大幅度穩定,不再對人際關系過度敏感、患得患失,能夠更加理性地與别人相處。

其實,無論是抑郁症、雙相障礙,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這背後主要都是病理性記憶所導緻的。隻不過病理性記憶事件的性質與數量的不同,導緻患者表現出了不同的精神心理症狀。

随着精準精神心理時代的到來,如果采取有效手段将其症狀背後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高效化的修複,患者完全有望高效、快速地走向康複。

至于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預防,如何與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相處,父母如何幫助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加快康複等等,我們後續還會再撰寫文章詳細分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