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胖東來事件大結局!官方出手,柴怼怼“底褲”被扒,胖東來保住了

前言

胖東來與網紅"柴怼怼"的風波近期持續發酵,因公開抹黑和虛假指控,這位隻有20萬粉絲的玉石部落客成功搭上了胖東來的流量快車。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被激怒到發下狠話:若"柴怼怼"不受懲罰,就關閉胖東來。這一表态引發全網關注,讓事件迅速升溫。

"柴怼怼"究竟如何造謠胖東來?為何一個小網紅能讓超市巨頭如此憤怒?

作者-山

一場流量與真實的較量

誰能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玉石部落客,竟能讓年銷售額近170億的胖東來陷入輿論旋渦?這位名為"柴怼怼"的網紅,就像一條嗅到血腥味的鲨魚,精準咬住了胖東來這條"大魚"。

起初,擁有20萬粉絲的柴怼怼在抖音平台上釋出一系列視訊,聲稱胖東來以低成本玉石擷取百倍暴利,指責胖東來三萬塊的玉石品質甚至不如他店裡三千塊的産品。

這種沒有任何證據支撐的指控,卻因為觸及消費者敏感神經而迅速發酵。

更令人瞠目的是,面對胖東來500萬元的索賠,柴怼怼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地口出狂言:"500萬很多嗎?"甚至直接上升到地域黑,聲稱讨厭河南,要在胖東來門口開店與之對抗。這種近乎瘋狂的行為背後,揭示了一個令人心寒的商業真相。

原來柴怼怼這類部落客靠的就是"蹭熱度""造争議"的套路。有網友深扒發現,柴怼怼直播賣的手鍊成本可能隻有十幾塊,卻标價高達1800多元。

近三個月他通過直播帶貨已獲利50萬至75萬元,俨然是"自己幹着暴利的事,卻去指責别人暴利"。

這種"指鹿為馬"的行為并非孤例。在流量為王的網際網路時代,一些網紅為了吸引眼球,不惜用誇大、歪曲甚至捏造的方式制造争議,将知名企業當作自己吸引流量的踏闆。

而柴怼怼之是以選中胖東來,很可能是因為這家河南超市近期持續走紅,成為全國熱議的企業典範。在他看來,這正是絕佳的流量風口,隻要蹭上去,不管真假,都能收割一波關注度。

當虛假的指控遇上真誠的企業,當流量變現的冷漠面對商業信譽的堅守,這場戰鬥的意義早已超越了一己之利。這不僅僅是胖東來與一個網紅的對決,更像是商業誠信與流量經濟的正面交鋒。在這場交鋒中,胖東來選擇了最為強硬的回應方式。

憤怒的守護者

"如果不讓柴怼怼這種随意污蔑傷害他人的行為受到應有的處罰,我會主動關閉或永遠離開胖東來這個企業!"5月3日,于東來這句擲地有聲的宣言在網絡上炸開了鍋。一向溫和的于東來為何會被激怒到如此地步?

看似隻是一場普通的商業糾紛,背後卻是于東來對胖東來二十餘年心血的捍衛。面對柴怼怼無端的指責,胖東來并非坐以待斃。

首先,他們迅速公開了玉石定價标準,承諾如有品質問題全權辦理退款,支援消費者到第三方機構檢測。

于東來與網紅互怼後賬号設為私密,曾稱對方若不受處罰會關閉胖東來 2025-05-03 17:00·極目新聞

更加強硬的是,胖東來将柴怼怼告上法庭,要求賠償不低于500萬元,并公開曬出了法院受理通知書。這種毫不妥協的姿态,讓許多曾被網絡暴力困擾卻無力反擊的企業看到了希望。

事實上,胖東來在2024年的銷售額達169.64億元,2025年前三個月銷售額已高達62億元。而玉石銷售業務僅占總銷售額的0.34%,毛利率約20%。這與柴怼怼所聲稱的"主要利潤來源于玉石"的說法南轅北轍。面對這樣的差距,胖東來的憤怒可想而知。

更令人敬佩的是,胖東來不僅公開業績資料反擊謠言,還在官網釋出每日經營資料儀表盤,向公衆透明展示各門店、各業态的銷售詳情。這種開誠布公的企業文化,在商業世界實屬罕見。

于東來曾表示:胖東來沒有秘密,你是同行就随便看、随便學,想知道什麼就問什麼,我們都告訴你。這句話成了胖東來不懼謠言的底氣所在。一個不怕被看透的企業,又怎會懼怕造謠者的指控?

官方的一錘定音

就在輿論風暴愈演愈烈之際,抖音平台迅疾果斷地"官宣"了這場紛争的結局。5月4日,抖音針對胖東來投訴釋出正式公告,對"柴怼怼"賬号采取了限制投稿權限等處罰措施。

平台不僅下架了柴怼怼29條涉嫌侵權的視訊,還禁止了其賬号釋出任何視訊及他人對其的關注。這種雷霆手段展示了平台方對商業诋毀零容忍的态度,也為類似争端的處理樹立了标杆。

抖音的處理過程頗為嚴謹。平台于5月2日23時首次接到胖東來的投訴後,立即啟動稽核流程并主動溝通,要求補充完善相關證據材料,特别是針對"利潤靠玉石"等争議點的駁斥證據。這種有理有據的調查過程,展現了平台在處理商業争端時的專業态度。

雖然一個月的禁期看似短暫,但在流量更新換代迅速的短視訊平台上,這已足以讓柴怼怼剛燃起的事業火苗戛然熄滅。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當柴怼怼的真面目被揭露後,許多之前質疑胖東來的網友紛紛改變态度,開始批評柴怼怼"吃相難看"。

網民态度的這種180度轉變,折射出公衆對商業誠信的重視與對惡意營銷的厭惡。抖音平台的處理結果也獲得了網友們的一緻好評,不少人都拍手稱快,認為這給了造謠者應有的懲罰。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不僅封禁了柴怼怼原賬号,還對迅速冒出的各種仿冒賬号進行了嚴厲封禁。

有賬号宣稱主号被封後10分鐘開播,但這個小号直播很快就被封,平台給出的整改建議是:"請勿在直播畫面、音頻、個人介紹等任何内容中冒充他人,或以模仿、冒充他人身份的方式引導使用者禮物消費。"這種釜底抽薪的做法,切斷了造謠者可能的"後路"。

随着平台的出手,這場鬧劇終于迎來了一個圓滿的結局。胖東來得以繼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而那些試圖通過造謠擷取流量的行為也受到了應有的懲戒。

這一事件不僅是對胖東來的正名,更為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流量雖重,誠信更貴。然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這樣的糾紛為何會頻繁發生?企業又該如何在日益複雜的網絡環境中保護自己的商業聲譽?

不隻是一家超市的戰鬥

胖東來的遭遇絕非孤例。事實上,這已是胖東來近期遭遇的第三起抹黑事件。此前,一位百萬粉絲的女網紅"褲頭姐"聲稱在胖東來購買的内褲嚴重掉色導緻過敏,但經專業機構檢測,涉事内褲色牢度完全符合國家标準。

另一位自稱"河南人"的經濟學者宋清輝則指責胖東來"缺乏核心競争力",是"靠流量騙錢的商人",這位學者此前曾因抹黑華為而被質疑。

這種接二連三的攻擊,揭示了網絡暴力的新形态——商業诋毀借流量之名行勒索之實。在流量至上的網際網路時代,一些自媒體和網紅将"碰瓷"知名企業作為擷取流量、增加收益的捷徑。

他們深谙噱頭制造之道,明白一條指責知名企業的視訊,遠比十條普通内容更能吸引眼球。

為何偏偏是胖東來成為衆矢之的?胖東來不僅是購物場所,更解決了大量當地就業,獨特經營模式還提升了所在城市知名度。

其高福利、透明定價的政策,無疑動了某些習慣行業潛規則同行的"奶酪"。胖東來的存在,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某些人心中見不得光的陰暗面。

目前網絡環境下,造謠者維權困難,造謠、抹黑一個企業或個人的成本極低,幾句話、幾段視訊就可能掀起滔天巨浪,真假資訊混雜,給當事方帶來極大困擾,也讓公衆難辨真相。

胖東來的應對之道或許值得所有企業借鑒:第一,保持透明,胖東來主動公開經營資料,讓公衆看到真相,第二,法律維權,面對诋毀果斷訴諸法律,不姑息任何傷害,第三,平台合作,積極配合平台調查,提供充分證據,形成合力。

這場始于玉石真僞的風波,最終演變為實體企業與網紅經濟的正面碰撞。當流量泡沫遇到硬核實力,某些跳梁小醜終将原形畢露。柴怼怼的結局印證了那句老話:偷雞不成蝕把米。

更深遠的意義在于,此事為網際網路平台如何平衡表達自由與商業保護提供了借鑒。在保障使用者言論自由的同時,平台也應建立更為完善的商業保護機制,對惡意诋毀行為形成有效震懾。

随着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形象與網絡聲譽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如何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保護企業聲譽、應對惡意攻擊,将成為每個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胖東來的經曆告訴我們,面對網絡暴力,沉默不是金,唯有堅定維權,才能守住商業尊嚴與消費者信任。

結語

胖東來與"柴怼怼"之間的這場風波終于落下帷幕,平台方的及時介入與明确處罰,讓造謠者付出了代價,也保住了胖東來這個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

這起事件敲響了警鐘:網絡并非法外之地,企業維護商業信譽的決心值得尊重,平台責任也日益凸顯。

面對網絡時代的商業诋毀,企業該如何有效維權?你支援于東來的強硬态度嗎?

資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