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容易被忽視的思維誤區,讓我把孩子越養越膽小

這個容易被忽視的思維誤區,讓我把孩子越養越膽小

本文看點:

家長們,你以為的立竿見影,其實往往是适得其反。

為什麼我們明明立了規矩,孩子卻反而迷茫、膽怯,反而退縮到家長看不到的地方,拒絕交流?

今天,我們會把這個問題剖開了進行梳理,您一定會從中有所收獲!

全文共4946字,閱讀時間13分鐘

我的孩子叫笑笑,今年6歲。在他變得越來越膽小之前,是極其大膽的。大膽到什麼程度呢?我說兩個例子,也就清楚了。

第一個例子是不怕人。

笑笑之是以叫笑笑,是因為他生下來就笑。兒保的時候,别的孩子都在哭,他卻沖護士笑,沖醫生笑。親朋好友來祝賀,誰對他說一句:“你好呀!”便能逗得他哈哈大笑。小區的保安,樓上樓下的鄰居,附近商店的老闆都知道他,因為别的孩子見着生人都要躲,而笑笑是主動伸出雙手要抱抱。出去公園玩兒,笑笑在前面奔跑,抱住每一個路人的大腿,仰着小臉兒,甕聲甕氣地叫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抱。

笑笑覺得每個人都好,我和爸爸卻害怕。

一次假期,我們一家與朋友一道去成都。錦裡人山人海。笑笑坐在腰凳上,不住哇哇大叫。我們拗不過,給他放到地上。誰知他腳一沾地,一甩腿便鑽入人群,眨眼就不見了。我和爸爸吓得靈魂出竅,奮力撥開人群去追,好幾分鐘才找到他——他正跟着一個叔叔後面,要去抓人家的衣角。

第二個例子是不怕高。

我看《發展心理學》,裡面有個例子,研究人員設定一處幾米高的懸崖,上設一塊玻璃闆,把嬰兒放在一端,另一端站着母親或玩具以吸引嬰兒往前爬。據說,參與研究的嬰兒在爬到懸崖處時,均停止了行動,很謹慎地觀察面前的“懸崖”。由此得出“嬰兒對空間、危險有天然的感覺力”這一結論。

但笑笑不在研究結論之列。我們小區有一處高台,台上種着一株兩人環抱的黃桷樹,虬根盤錯,四處延展,台下十米高,接一個花崗石鋪就的小廣場。笑笑學走路時,專往崎岖的地方走,每次都踩着黃桷樹的根莖走到台邊,咧嘴一笑就要往下跳——若不及時拉住,非得摔慘。不讓去吧他不幹,每天都搞得大人提心吊膽。

另外諸如不怕水,專踩着池塘邊、河邊走,不怕動物,手往大型犬的嘴裡擱,徒手捉老鼠等等的事例不勝枚舉。

但最讓我和爸爸擔心的,還是外出時願意跟陌生人走,以及對高處、河水等危險的地方沒有意識這兩件事。雖然知道要讓孩子多體驗、多發展,但每回看到小孩丢失或意外的新聞,心裡都直打鼓——咱不說把孩子養多好,但基本安全總得保障吧。

這個容易被忽視的思維誤區,讓我把孩子越養越膽小

起初,為了不破壞他的安全感,我們采用保守政策,用制定規則的方式來限制行為。

比如約定:去别人家裡的話,一定要和媽媽一起去才行;走在路上要牽着媽媽的手才行,要去哪裡也要先告訴媽媽,和媽媽一起去。并時時念叨:你現在還小,還不能自己保護自己,媽媽看不到你會擔心……

對于高處和水源,我們最初也是劃定紅線,一是決不能往下跳,二是一定不能獨自前往,三是必須要離崖邊、水邊多少距離。反複念叨六個字:危險,我很擔心。

執行一段時間後,笑笑并不買賬,依舊是該怎麼來還怎麼來。冬天和爸爸在河邊遛彎(我們住的小區是一個島),他看到度冬的紅嘴鷗,愣是往水裡沖,把爸爸給整崩了,拉住他先耳提面命教育一通,然後撿一塊石頭砰一聲丢進水裡,嚴厲告誡:你看,石頭掉進河裡就沉下去了,你掉進河裡也會沉下去,會死的。

丢了幾次石頭下河,笑笑知道了厲害,再不往水邊走。我和爸爸見這個方法奏效,依樣畫葫蘆,運用到其它方面:摔了一個雞蛋和玻璃杯,給他示範高空墜落的後果;在網上找了一些專門給孩子看的教育視訊,告訴他馬路的危險、人販子的可怕,并時不時給他叮囑如果在外走失該如何應對,找誰幫忙,有人拿糖不可跟着走,還要謹記電話号碼等等。

家裡人知道他“怕死”,當他生病不願看醫生吃藥、受傷不願處理傷口時,均以“傷口感染可能會有細菌入侵身體”之類的話去企圖說服他。

效果是好的,每次都立竿見影。久而久之,我們發現事情不太對了。孩子對于外界潛在的危險有點過于害怕了。

從前腳底闆被玻璃紮了還能墊着腳蹦蹦跳跳,現在擦破點皮就緊張得眼淚汪汪,不住問:會流很多血嗎?會死嗎?以前出門就跑得沒影,現在拉我拉得緊緊,出去旅遊一趟,不論風景多麼美好,他都一步三回頭,生怕自己丢了。以前走到哪兒都想去撈水,現在能正大光明玩兒水時,站在水溝裡卻謹慎得絕不亂動。吃水果蔬菜但凡看到點什麼不對勁的顔色,那是絕對不會再吃了。有一次在同學家,聽到“地球要爆炸”幾個字,他吓得哇哇大哭……

現在,親朋好友幾乎都忘了他小時候如何大膽,說起來都是“笑笑膽子小得很”“他謹慎得很”之類的評價。

這個容易被忽視的思維誤區,讓我把孩子越養越膽小

我一直沒想通,到底哪裡出了問題。雖然逃不過矯枉過正,但我們所用方法也是查閱了許久,被各路教育專家都蓋過戳的,一沒打罵二沒恐吓,就是講事實擺道理,咋就搞成了這樣?

直到前幾天遛彎時,聽到一對母女的談話,我才想明白自己錯在了哪裡。

那天的情景是這樣的:光線昏暗的河堤上,一個女孩兒騎滑闆車呼啦啦往前沖,她的媽媽在後面喊道:寶貝,請你慢一點好嗎?媽媽的腿很短,走不了那麼快,追不上你我會擔心的。女孩兒停車回頭,媽媽走上前,微笑着說:謝謝你停下來,謝謝照顧了我的感受,我感到自己被重視着,我很開心。

那一瞬間,我心裡咯噔一下,幾乎是立刻變聰明了。同樣都是擔憂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外出事故,同樣是叫孩子停止行為,這個媽媽與我完全是兩種思維方式。

她語言非常講究的。她不說“你怎麼怎麼樣不對”,而說“我很不舒服”,她不說“你應該怎麼怎麼樣”,而說“我希望你能體諒我”,最後再說“因為你的行為,讓我的精神得到了滿足”。

在達到不讓孩子亂跑避免危險的同時,她成功給孩子傳遞了三層意思:

1,你的行為沒有問題,你很好。

2,你可以有能力顧及到他人的感受,并且調整自己的行為去照顧他人。

3,你的體諒能夠給予他人非常大的安慰與鼓舞,你讓世界變得更好了。

這是無形中給孩子做了絕佳的人格引導,幫助孩子意識并養成如何成為一個強大的善良的人。在這樣的語言裡,孩子不斷感覺自己的力量,怎麼會膽小呢?

她是在用一種正向的方式引導孩子的行為。

反觀我和爸爸一直一來對笑笑的表達與引導,無一不是在給他傳遞這幾條資訊:

1,這個世界有很多危險與恐怖。

2,你沒有能力面對和處理這些危險。

3,你的行為是不妥當的,是錯的。

這些資訊被孩子的腦子一翻譯,幾乎就是一句話:這個世界很糟糕,你也很糟糕。無形中塑造了一個悲觀,消極,恐怖的世界觀給孩子。他像被我們丢進了黑漆漆的原始森林,如何能不怕呢?如何能有自信呢?

我們是在用一種負向的方式引導孩子。

正向和負向,這是兩種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它不止在于這一件事的表達和影響,它會滲入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在任何時候給到孩子影響:對于生活,我們是一種開敞的、接納的心态,還是一種拒絕的、焦慮的心态——這才是孩子陽光自信或畏縮膽小的核心。

回想起來,曾經那個“膽大包天”的笑笑所呈現出來的狀态,不就是一種對世界天然的敞開和接納嗎?

這個容易被忽視的思維誤區,讓我把孩子越養越膽小

想明白之後,事情就好辦了。我與爸爸一碰頭,幾乎是立刻就敲定了未來的改善方針:

1,改善語言,從表達“你”轉為表達“我”。

語言是可以直擊心靈的利器。父母的語言傳達着潛意識裡最隐秘的情感和動機,而孩子通常能夠精準捕捉。

我們平時提醒孩子,多是“你不要”“你應該”“你可以”為開頭,表面看是提醒,實際是一種否定和指責。因為“你、我、他”這些字很具體,它代表的不是事,而是具體的人,當我們帶着“你”這個字去表達的時候,否定的就是孩子本身。這會将我們同孩子對立起來。

仔細想想,在工作、生活中,每當聽到别人講“你不要”“你應該”的時候,我多多少少都會有點不舒服,感覺對方居高臨下,想要壓過我,心裡就會起防禦和抵觸。

孩子也是一樣的。但孩子既愛我們,又沒有那麼強的力量來反擊我們,它的不舒服就隻好壓下去。他們還信任我們,會記下我們對他的評價,時間長了,便認為自己是真的“不好”“不行”。日積月累地,就掐滅了自信,助長了自卑。

最直接的規避辦法就是把表達“你”改為表達“我”。比如說“我想”“我感覺”“我希望”之類的。

就像那個媽媽一樣,不是表達“你不能走太快了很危險”而是表達“因為我擔心你,是以我希望你停下”。與人的好壞沒有關系,與事的對錯沒有關系,僅僅是“我”的私人感受和需求。在這樣的語境中,孩子不是被指責的,而是被期望的。

這是改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學會示弱,多請孩子幫忙

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全能的,強勢的,這讓孩子有安全感的同時,也會讓他為自己的弱小感到自卑。如同母雞張開翅膀護住小雞,保護的同時也給小雞的頭頂投下一片陰影。

示弱就是母雞張開翅膀時筋骨酸痛,大為吃力,需要小雞在下面用樹枝幫忙頂着。這就從單方面的力量輸出變為兩個人的合作共謀——我想保護你,但有些事我做不到,需要你幫助我一起來完成這件事,你不是被動接收的一方,你是重要的參與者,是我的力量。

如同那位媽媽的做法。她給自己找了一個示弱的點:腿短,走不快,需要孩子慢一點來配合她。她邀請孩子一起“共謀”,讓孩子做關系的主人,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這個容易被忽視的思維誤區,讓我把孩子越養越膽小

3,發現事物好的那一面,并說給孩子聽

那個媽媽并沒有像我一樣不斷告誡孩子:這個世界很危險,外面的壞人有很多。我相信,她在面對水,面對火,面對“懸崖”的時候也不會強調“你會死的”這樣的話。

她忽略了這些讓人焦慮和不安的因素,在說出自己的需求并邀請孩子共謀後,隻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你的行為,讓我很感動,很開心,很滿足。她隻将事件中美好的那一面呈現給孩子。

同樣一件事,爸爸媽媽看到的是光,孩子就被照亮了,爸爸媽媽看到的是黑暗,孩子就被遮住了。一直走在光裡的孩子,當然是自信且勇敢的。

4,行動上給予支援,幫助他掌握保護自己的技能

最後一步,是和孩子一起,去認識危險,分析危險,并掌握在危險中保護自己的方法。

一個人的自信肯定是源于對事物的了解程度以及對自有能力的感覺。

生活中随處都有讓人緊張的危險的可怕的事,那些事就像一道又一道的牆壁,如果撞上就逃避,那我們就會一直被困在有限中,在越來越狹小的空間裡轉來轉去。

隻有那些敢于拆牆,探路的人,才會收獲經驗,突破一道又一道牆壁,走向一個廣闊的世界。

以人販子為例。我們不能因為有人販子,就放棄讓孩子與陌生人接觸,放棄他自己出行,放棄讓他搜集自己的經驗。

我們可以平靜、理性地與孩子讨論這世上有那麼一群人,躲藏在人群中幹壞事。還可以與孩子一起看資料分析:人販子通常都在哪些地方與時間作案,他們的方式有哪些。我們可以讨論規避的方法——比如,不獨自走小巷,夜間9點後不獨自外出,迷路時如何有效自救等等。我們還可以在家與孩子COSPLAY扮演不同角色,演練遇到不同的情況應該如何應對。

最好的保護,一定是豐富他們的認知,加強他們的能力。

這個容易被忽視的思維誤區,讓我把孩子越養越膽小

5,慶祝每一次微小但偉大的勝利。

不敢淌水的孩子淌水了,不敢點火的孩子點火了,不敢自己出門買零食的孩子出門了,不敢自己睡覺的孩子自己睡了……當孩子每一次改變,我們都要和他好好慶祝。不是簡單誇一句“你好棒”,而是正式的一頓大餐,滿杯的飲料,為他的勝利暢快地幹杯。

來自爸爸媽媽的看見、重視、喜悅、驕傲,一定會化為孩子心中滿滿的自豪與源源不斷的力量。

總結起來,就是:改變語言+學會示弱+看見美好+鍛煉能力+慶祝勝利。

計劃完了,不禁自問:笑笑會因為我們的構想而有所改變嗎?不知道。育兒路上随處是坑,即便準備得再充分,也有可能踩進陷阱或蹭一腿稀泥。

但我想,隻有往前走,才有機會到達彼岸。這一份從容,或許就是“接納”的源泉。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這個容易被忽視的思維誤區,讓我把孩子越養越膽小

教養孩子,是一門學問,更是需要真心換真心。當我們一再接收外界繁雜的資訊時,不如去繁存簡,問問自己:我是什麼樣的人,我需要怎樣的親子關系;再問問孩子:Ta其實是怎樣的人,Ta希望我給予Ta什麼。

不要總想着去“教”孩子,你首先要真的看到孩子,去看到Ta的特點,并且帶着孩子,一同摸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