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養孩子不是馴獸,而是種樹。

你不會去訓練一粒種子如何發芽、開花,而是給他充足的陽光、土壤和水分,讓他内在的生命力得以破土而出,長成他可以成為的樣子。

作者 | 可樂媽

你還記得自己16歲的時候在想什麼嗎?

尋常人家的孩子,這個年紀多半在備戰中考。

腦子裡想的或許是剛公布的模考成績,或許是那道沒寫完的數學大題,也可能是報哪所高中最穩妥。

但在12年前,16歲的張炘炀,已經是一個博士。

他每天想的是如何讓父母在北京買房,怎麼拿到北京戶口。

當年,他是媒體争相報道的對象:

連連跳級,不到10歲就參加了聯考,考了505分,以高出遼甯省二本分數線50分的成績被天津工程師範學院錄取;

用三年時間學完大學四年的課程,13歲考上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所學生;

16歲時,成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也是迄今中國年齡最小的博士。

然而,天才神童的光環也難掩争議的聲音。

2011年,研究所學生畢業前夕,張炘炀被曝拿學業作要挾,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不答應就不參加答辯,也不考博士。

此話一出,立刻引發了熱議。不少人批評他“沒情商”、“不體諒父母”。

但對于這一舉動,少年在央視人物訪談欄目《看見》的鏡頭下冷冷地給出了解釋:

“本來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你們(父母),你們應該為此努力。”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這一刻,主持人柴靜才意識到:

這場買房風波,不過是以極端的方式,将眼前這個神童家庭内部長久藏匿的暗傷撕開個口子給世人看。

她感歎道:

“當火箭升空提速時,載人航天器裡的宇航員會有嚴重的壓迫感,這是速度帶來的後果。

十六年裡,張炘炀以異乎尋常的速度趕超他人,是以今天,他會得到成績,也會得到困惑、掙紮、欲望和脆弱。

速度是很多中國普通家庭當中父母的選擇,他們也負荷着這個選擇帶來的得失和經驗。”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但同時,柴靜相信,張炘炀才16歲,他的未來還有無限潛能。

而如今,12年過去了,當初的少年即将而立,他的天賦都發揮出來了嗎?

最近,九派新聞用一則采訪視訊給出了答案:

和當初張炘炀考上博士時,網絡鋪天蓋地的“16歲博士”、“天才少年”、“神童”的大肆報道不同,如今28歲博士畢業的張炘炀,媒體已少問津。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未能做出什麼成績,無論是學業上,還是生活中。

他坦然告訴記者:

自己銀行卡裡隻剩幾千塊錢了,畢業工作後攢的5萬塊也已見底。

但張炘炀對此表現得很無所謂,他說:

“他們(父母)還欠着我一套北京的房子,到現在也該值1000多萬了,從這個角度講,隻要是1000萬以内,我完全有這個額度。”

“我一輩子不工作都可以,不隻是靠父母,還有父母的父母。”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從神童少年到啃老巨嬰,從人人羨慕到無人問津,從少年得志到擺爛躺平。

這種巨大的落差,很難不讓人想要探尋背後的症結。

當我反複觀看了不少關于張炘炀的采訪和報道後,我發現:

這個傷仲永式的悲劇背後,其實藏着無數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成績放在第一位

成人放在第二位

談起“神童”張炘炀,鄰居的第一反應是,“他爸功勞大”。

的确,這一路走來,父親始終在為兒子的學業保駕護航。

張爸爸寫過一本書,叫《神奇的學習》,他說十幾年來,隻要孩子在,他和妻子就沒看過電視,即使是無聲的。

不僅如此,他們也從未邀請過朋友來家做客。

而和嚴格的學業要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張爸爸對張炘炀性格養成的忽略。

《看見》中有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張炘炀從小争強好勝,受不了自己比别人差。

他投籃時進球率不高,便指令節目組:“必須把我投籃的鏡頭剪掉。”

父親站出來打圓場,張炘炀立刻高聲呵斥道:“閉嘴!”

可随即,他又對父親說:“如果你現在及時哄哄我,我倒還有可能收回去。”

父親聽罷,好脾氣地笑了笑,将兒子攬到了懷裡。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看了這一幕,我才了解:

為什麼當16歲的兒子堅決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買房時,父親想到的并不是拒絕,而是用租下一間房的方式哄騙兒子。

或許正是父親一次次縱容,才讓張炘炀愈發堅信:自己想要什麼就必須有什麼,若得不到,一定是父母有問題。

教育家傅雷曾多次強調:“教育當以人格教育為主,知識其次。孩子品德高尚,為人正直,學問欠缺一些沒有關系。”

沒有健全的人格做支撐,外在的優越就像空中樓閣,随時都有坍塌的可能。

作家九爺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對夫妻,兩人都是教師,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傾盡全力地培養兒子。

兒子也争氣,先是被保送到國内頂尖大學,畢業後又出國留學,在德國紮下了根。

然而夫妻倆當初隻顧着抓孩子的學習,卻沒有培養他的好品格,兒子長大後變得越來越冷漠自私。

父親得癌症了,兒子借口工作忙不回來,甚至連父親的最後一面都沒見上。

可當得知家裡要拆遷後,兒子卻第一時間跑回國,厚着臉皮跟母親讨要拆遷補償,被母親拒絕後,便再也不認這個媽了。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不要以為拿什麼大學文憑、有個博士學位就厲害了,這不算成功,教育的目的是成功做一個人。”

生而為人,卻不會做人,公式推導得再熟練又如何,英語說得再流利又何如?

如果一個孩子人格殘缺,學習再好也是個廢物,甚至是禍害。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搶在起跑線,輸在終點前

哲學家盧梭曾說: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破這個秩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

萬物皆有定時,一味搶跑,最終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節約時間成本,讓孩子走上快車道,快速成才,是張爸爸一直以來的心願。

為此,他讓兒子屢屢跳級,想方設法要讓兒子成為年齡最小的大學生、研究所學生,以及博士生。

而加速的代價,就是張炘炀的基礎很不牢固。

國中時,他就成了倒數;

讀研期間,他挂科,寫不出論文,甚至産生了想自殺的想法;

到了博士階段,他更是過得痛苦不堪,一度延畢,用了8年時間才拿到學位……

多年後,張炘炀抱怨道:“他們(父母)明明什麼都不懂還要指點江山。”

再好的天賦,沒有牢固的基礎,也不過是美麗的泡沫,輕輕一戳,就破了。

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陳寶生曾警告家長:

“學生是一張白紙,交給老師,老師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在此之前,左一道右一道,把孩子畫得五花八道,這會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還記得那對被央視點名表揚的網紅父女嗎?

女兒小钰天生是個慢性子:

7點45分到校,可眼看着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她還是不緊不慢地一粒粒扒拉着碗裡的食物;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放學鈴聲響起,别的孩子都飛奔着跑向門口,唯獨小钰雙手插兜,45度擡頭仰望天空;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課間,其他的同學都在蹦蹦跳跳地打鬧,小钰卻一個人枕着書包,翹着二郎腿,翻閱着手裡的書籍……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看到這些畫面,很多父母是不是已經急得抓耳撓腮了?

但爸爸三石卻沒有,他雖然有些無奈,卻很尊重女兒的節拍,并由衷感歎:

“天為被,地為床,不與世俗争輝煌,我能有你這麼潇灑就好了!”

羅素在《征服幸福》中寫道:

“孩子就像是幼小的植物,得不受打擾地呆在同一片土壤,才能好好地發展。”

播種有時,成長有時,花開亦有時。

别為了短暫的領先,就犧牲了孩子最寶貴的童年幸福。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自己不飛

下個蛋讓他使勁飛

網上有個段子:

這世上有三種鳥:

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

還有一種最讨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好笑的同時,也有一絲紮心。

這讓我想到經曆了買房風波後,張炘炀說的一段話:

“不是我逼父母買房,是我父母在自己逼自己,他們為了不曾實作的一個夢想,來自己逼自己。”

原來,張爸爸出生在農村,是當年罕見的大學生。

1990年,張爸爸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人民大學商學院第一屆MBA班,但因拿不出一萬五的學費,無奈放棄。

是以,在面對讓兒子去德國留學還是考北京的研究所學生時,張爸爸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面對父母多年的控制欲,張炘炀拿起了叛逆當武器。

他開始沉迷遊戲。

最嚴重的一次,父親将一壺熱水澆到了張炘炀的身上,但他還是埋着頭玩,不理父親。

為此,張爸爸氣得深夜出走,步行五十多公裡,從兒子的學校走回了河北廊坊的家裡,一直走到早上七點,累得站不起身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沒有叛逆的孩子,隻有叛逆的父母。”

每個叛逆的孩子背後,都站着一對充滿控制欲的父母。

而為了反擊父母,很多孩子不惜用自毀自傷的方式,也要讓父母的夢想破碎。

小說《無聲告白》中的薩迪亞就是這樣一個孩子。

她的父親詹姆斯是哈佛大學的研究所學生,但因為自身是黑頭發黑眼睛的黃種人,始終被主流圈子拒之門外。

母親瑪麗琳,有個當醫生的夢想,卻隻能在餐廳當女工。

而薩迪亞,就是在父母的期待中出生的。

父親希望女兒能夠獲得别人的肯定,得到社會的尊重,母親則希望女兒将來能成為一名醫生。

為此,薩迪亞隻能小心翼翼迎合着父母的期待,努力社交,學自己最讨厭的醫學。

最終,不堪重負的她選擇了溺水自殺。

了解了女兒自殺的真相後,震驚又悲痛父母這才終于明白了紀伯倫那首小詩裡所寫的: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父母的意義,不是把孩子變成另一個自己,而是在守望中看他向更遠的地方走去。

我們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去為孩子指路,但卻無法強迫孩子必須按照我們規劃好的路徑行走。

因為一張紙和一隻蝴蝶的差別,就在于後者從不任人擺布。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對“神童隕落”這一說法,張炘炀的大學老師張躍輝說:

“他本來就沒有起飛,沒有什麼隕落。他也許真的是一個可以行程萬裡的飛機,但他沒有出跑道。”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一個神童墜落軌迹藏着中國父母的教育通病

是啊,張炘炀就像一頭陷入困境的幼獸,被父親帶上了一條加速的跑道,将同齡人遠遠甩在身後。

卻因忙着趕路忽視了品格和基礎的塑造,再也沒有力氣登上更高的山頭。

如今,他隻能茫然地停在半山腰,站在父母的對立面,發出無助的悲鳴。

神童不再,但焦慮而功利的父母一直都在。

為悲劇唏噓的同時,也别忘了提醒自己:孩子的人生,需要的是喚醒,而非催熟。

守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是比考滿分更重要的事情。

點個贊吧,與所有父母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