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子上國中後,我開始用這些方法培養松弛感,徹底告别了家庭内耗

兒子上國中後,我開始用這些方法培養松弛感,徹底告别了家庭内耗

作者:主創團·小番茄

兒子上國中後,我開始用這些方法培養松弛感,徹底告别了家庭内耗

朋友家的女兒今年上初二了。

她是朋友眼中的掌上明珠,從小就名列前茅,一直是班裡的三好學生,還彈得一手好鋼琴,從小就在鄰居的羨慕中長大。

按照朋友早就規劃好的路線,以後女兒走藝考,上個好大學肯定不成問題。

可去年開始,一切都朝着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先是女兒期中考試失利,朋友也沒太當回事,隻當她沒發揮好,囑咐她下次好好考。

沒過多久,老師就給她打電話,說女兒最近上課頻頻走神,不注意聽講,作業也不認真完成;

她忍不住質問女兒,女兒卻非常不耐煩,拒絕跟她溝通;

到最後她隻要一開口,女兒就大發脾氣,吼叫着讓她出去,還哭着說自己不想上學。

她無計可施,隻好帶女兒去看醫生。

結果診斷結果竟然是:中度抑郁。

醫生告知她:女兒的内心一直非常痛苦,陷入了嚴重的“精神内耗”。

拿到這個結果,朋友也陷入了焦慮。

她怎麼也想不明白,曾經那麼懂事上進的女兒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更不明白的是,到底是什麼讓女兒的内心變得千瘡百孔,甚至冷漠疏離。

兒子上國中後,我開始用這些方法培養松弛感,徹底告别了家庭内耗
兒子上國中後,我開始用這些方法培養松弛感,徹底告别了家庭内耗

朋友的事情讓我想起《解放日報》曾報道的,一個叫譚談的女孩。

從小跟着母親在美國長大的譚談,回國後就讀于北京最好的中學之一,成績保持在年級前 20 名。

她擅長鋼琴、歌劇,有上千本的圖書閱讀量,在同學眼裡是完美無缺的好學生。

直到有一天,她忽然變得歇斯底裡:

她拒絕再彈鋼琴,拒絕去上學、拒絕跟母親溝通....最後被診斷為抑郁症,不得不休學在家。

她痛苦地跟醫生傾訴,都是因為母親,她才變成了這樣:

“因為媽媽,我沒有童年。

她是名校的博士後,躊躇滿志卻有很多遺憾,我就是她消除遺憾的工具。”

很多父母因為焦慮和高期待,不停地試圖掌控孩子,忽視他們的情感需求,給孩子過大的壓力;

最後整個家庭都處于一種緊繃的氛圍中,父母孩子彼此消耗,雙雙處于痛苦困擾之中。

隻是琴弦繃得太緊,終有一天會斷裂;一顆心若是禁锢得太久,總有一天會失去控制。

就像譚談,外表看似光鮮亮麗、堅不可摧,内心卻在漫長的内耗中變得脆弱無比,一戳就會破。

朋友的女兒亦是如此。

據我所知,她從小就被朋友逼着每天彈3個小時鋼琴,幾乎沒什麼自己的時間,連周末也要去上好幾個補課班。

她喜歡畫畫,喜歡在草紙上畫各種美麗的裙子,可是每次朋友看見都要呵斥她不好好學習;

過生日時,朋友帶她去吃牛排,一邊吃一邊給她灌輸:“媽媽省吃儉用把最好的都給了你,你一定要懂得珍惜……”

在這樣令人窒息的環境裡,我能想象到,一個孩子充滿着多少委屈、壓力、負罪感。

她不是突然抑郁,而是在長年累月的不斷消耗中,慢慢走向崩潰的。

兒子上國中後,我開始用這些方法培養松弛感,徹底告别了家庭内耗
兒子上國中後,我開始用這些方法培養松弛感,徹底告别了家庭内耗

其實養娃12年來,我也深知養育孩子的焦慮與不易。

尤其兒子剛上國小那會,簡直是我焦慮的頂峰:

兒子識字識得慢,上課跟不上、寫作業寫得磨蹭,又沒什麼特長,一放學就喜歡踢足球、滿院子瘋玩……樣樣都讓我想崩潰。

後來我才慢慢明白,我過去所有的焦慮,大多沒必要,隻會讓自己和孩子陷入内耗。

隻有松弛感的家庭氛圍,才能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成長環境,進而收獲健康、充滿愛的親子關系。

如何才能打造“松弛感”,給孩子一個和諧溫暖、輕松自在的成長氛圍呢?

結合12年的養娃經驗,我覺得最重要是要做到這4點:

1 允許一切發生

在兒子小的時候,我會盡量安排好一切,試圖讓我的教育更“完美”。

我會因為他挑食而抓狂,想盡方法逼他吃不愛吃的東西;

也會因為他不小心把膝蓋摔傷了而大呼小叫;

也會因為他做事磨蹭、學東西慢而大發脾氣。

後來我發現,很多事情即使沒按照我的想法來,也并不會影響什麼。

我們對很多事情的焦慮,比如說對于養育孩子的焦慮,說到底是對結果的擔憂;

但問題是,這種焦慮并不會改變最後結果,還會耳濡目染傳染給孩子。

是以,我開始學會接納和包容他在成長路上的一切,犯錯也好,突如其來的想法也罷,我都會雲淡風輕地說聲沒關系。

我想,允許一切事情發生,敢于面對一切問題,哪怕生活“脫軌”也沒關系,這恰恰是修煉松弛感的開始。

2 允許孩子慢慢來

詩歌《走在自己的時區裡》曾這樣寫道:

“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你在你的,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于你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非常準時。”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節奏,你越是着急,越是焦慮,成效反而越低。

記得曾經有這樣一個新聞熱搜,一位父親躺在馬路中間哭求民警拘留,原因竟然是女兒做不明白數學題,800減700等于900。

而在高贊回答中,一位國小老師一語說出了真相:這麼大的孩子不會算這題很正常。就像三年級的孩子不會計算20乘30,是因為他們沒學過兩位數乘法。

為人父母,我們總是怕孩子落後,卻忘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時區。

如果父母非要把自己的生存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那必定會破壞很多孩子自身的節律。

一個有松弛感的家庭,允許孩子慢慢來,願意給他時間,等他抽枝發芽。

像我兒子,雖然剛上國小那會開竅比别人晚一些,但我從來不會給他壓力,而是默默地在背後鼓勵他、安慰他。

結果自從到了六年級,這小子好像突然開竅了一般,成績突飛猛進。

當你把孩子當蝸牛養,接納孩子的“慢”,孩子也一定會還你一份驚喜。

兒子上國中後,我開始用這些方法培養松弛感,徹底告别了家庭内耗

3 允許孩子做無用的閑事

蔡康永曾說:

“我的成長,讓我相信,那些看起來沒有什麼用的東西,往往才是我們人生的珍寶。”

這話并非言過其實。

商業大佬李開複從小就喜歡玩,是家裡公認所有孩子裡面最調皮的那一個。

但父母對他從來不會過于幹涉,不想複習功課,看連環畫也行;不想上輔導班,去捉魚也可以。

喜歡看《福爾摩斯全集》,母親就把一整套書買下來送給他。

正是這些看起來無用的閑事,讓李開複一直對世界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

一個松弛幸福的童年,孩子應該有一些時光去做自己喜歡的,不那麼功利的事情。

比如說花一上午時間無目的地觀察螞蟻,在外面跑跑跳跳,看一些無用的閑書等。

讓孩子多享受些無用的時光和瑣事,他們的心才會被愉悅感塞滿,才會覺得人生是有意義的。

想通了這點後,我不再阻攔兒子踢球,而是炖好了肉等他回家,在他踢完球回來餓得嗷嗷的時候,盛上熱騰騰的大米飯。

我希望在壓力與競争并存的當下,孩子是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為自己而活的。

4 允許父母做自己

很多父母在成為父母之後,都喜歡圍繞着孩子轉,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主題。

台劇《茉莉的最後一天》中,茉莉的媽媽是位留美碩士,婚後,她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放棄了晉升為教授的機會。

她把期待都寄托于茉莉,一旦女兒沒達到她的期待,她就會不停地強調自己為家庭作出的犧牲:

“為了你我放棄大好前途,你卻不争氣,如果不是為了你,你以為我願意嗎?”

最後,茉莉壓抑成疾,不堪重負,從窗戶跳了出去。

如果父母把重心全部放到孩子身上,隻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不斷地消耗孩子的心理能量。

一個松弛感的家庭,父母是可以把自己經營好,并且享受自己的人生的。

複旦教授沈奕斐曾講過自己的故事。

在她家裡,每個人都各司其職,沒有誰圍着誰轉這一說:

老公主要負責陪伴,學習讓孩子自己負責,她會承擔有限的家務。

最後剩餘的時間都屬于自己,比如追追劇讓自己放松放松,做點喜歡的事等。

你熱愛生活,孩子也會過得詩意,你活得豐盈,孩子也會努力綻放。

兒子上國中後,我開始用這些方法培養松弛感,徹底告别了家庭内耗
兒子上國中後,我開始用這些方法培養松弛感,徹底告别了家庭内耗

有句話說得好:阻礙孩子成長的,不是貧窮,也不是忙碌,而是家庭中的内耗。

在内耗中,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與尊重,感受不到快樂和幸福,長大後很難成為身心健康的成年人。

其實,一個自由的、溫馨的、寬松的家庭氛圍,就是我們能給孩子的最珍貴的禮物,遠比錢珍貴。

它既能使我們心情愉悅,也能給孩子最好的滋養。

讓他擁有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對抗負面情緒的力量。

願父母都能放下焦慮,修煉心态,給他們寬容的環境和關愛,讓孩子們都能自由快樂地生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