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心靈絮語

與心靈絮語

人每天,不但要吃飯,還要說很多話

人長嘴巴,不僅僅是為了吃飯,也是為了說話,為了唱歌,為了辯論,甚至為了罵人。說話是基本功。生存與生活的需要,除了吃飯的本能以外,就是說話了。我們每天都需要說很多話。說話是正常,不說話人家就會把你當啞巴了。其實,即使啞巴也是有正常的表達欲望的,許多時候着急起來就會“哇啦哇啦”地亂嚷,甚至借助于誇張的手勢和表情,來表達自己内心想要表達的内容。

人們的表達,一般都是通過說話的形式進行,你說我聽,或者我說你聽。但是,這種表達大都是與别人進行交流。

不過,人們會思考,會感悟,會體會總結,會幻想憧憬。這一切都是需要用心去想的,而想的過程就是與自己心靈的交流。如果交流的時候發出了聲音,我們稱作自言自語;沒有發出聲音,那就是在心靈深處自我消化了。

與心靈絮語

很多時候,人會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與心靈絮語,因為我們人生每走一步,都是要用心做決定的。決定之前,與心靈絮語,自己與自己商量着怎麼辦;決定之後,與心靈絮語,讓心抛開一切思想的障礙,指揮全身任何一個部位執行行動。

我們每一條生命,都不知原由地來到世間。名義上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但無一不是精血相遇相融的巧合。從呱呱墜地開始,生命的旅程,注定要嘗遍酸甜苦辣。之是以我們對各種味道十分敏感,就在于我們有心。我們不斷地與心靈絮語,讓每一種味道都鮮活地刻在記憶裡。不得不說,記憶就是一把鋒利的歲月之刀,雕琢着我們畢生的滄海桑田。

當我們與心靈絮語時,眼前看到的,是真真切切的現實生活,是苦是甜由我們自己體會;記憶裡閃現的,是過去的點點滴滴,是悲是喜由我們自己回味;對于未來,有太多的變數,不好預測,也難以把握,是福是禍由我們自己承受。

與心靈絮語

與自己的心靈絮語時,生命會煥發光彩

潮漲潮落,月缺月圓,我們總說這是自然的規律,但也不能不說,這也是我們内心的感受。我們與心靈絮語,往往在潮漲潮落、月缺月圓的時候,換來一聲聲的感慨和歎息。我們的思緒,經常盤旋在往日營造的理想世界裡,似真似假、亦夢亦幻,讓我們沉醉,“不知今夕是何年”。

是夢,終有睜開眼睛的時候;是醉,也終有頭腦清醒的時候。當我們發現一切并不理想,這個世界是騙人的,我們會怎麼辦?

一個落魄的人去詢問一個得道高僧:“别人有,為什麼我沒有?”

高僧言道:“也許你有的,别人還沒有呢?”

落魄之人一時語塞,但仍不甘心:“為什麼别人有的,我卻得不到。”

高僧又道:“該得到的自然就會得到,不該得到的,即使你得到了也會歸于塵土。”

落魄之人不服,就去搶劫,搶到了一些錢财,但最終也送了性命。

與心靈絮語

得失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曹操詩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的一生,譬如朝露,或許眨眼間就消失了。在這短短的瞬間,我們能做什麼,能獲得多少呢?生前落魄,死後成灰,這是我們做人的宿命,但不能成為我們悲傷、失志、堕落的理由,而應該成為我們好好生活下去的動力。世上的人,落魄的多了,連大名鼎鼎的李白、蘇轼都曾經落魄,何況我們呢?而且,我們這一路,隻要生命存在,隻要機會還有,在不斷失去的同時,也在不斷得到,不知是也不是?

說到底,我們還是不能對往事釋懷,喜歡和現實較真,心胸不夠寬容罷了。有時候,太過執着,除了徒增傷感,什麼用處也沒有。靜下來的日子,我們好好和心靈絮語,或許我們能從溫柔的絮語中尋找到合适的途徑,讓我們的生命安甯、光亮且美麗。

與心靈絮語

從和心靈絮語中得到安甯、光亮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