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控鶴府真是武則天的溫柔鄉?真相或許颠覆想象,深度剖析控鶴府

宋之問是唐代著名文學家,格律詩創始者之一,他曾寫過一篇《明河篇》,裡面有這樣幾句話,甚是值得把玩:

鴛鴦機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

這首詩的成文背景很有意思,彼時宋之問與張易之、張昌宗交好,他也是控鶴府成員,但是一直沒有得到與武則天“宴集”的機會,借着這首詩發了下牢騷。

控鶴府真是武則天的溫柔鄉?真相或許颠覆想象,深度剖析控鶴府

武則天之是以不讓他參加,主要是“患齒疾,口常臭”,但是礙于情面,這樣直言又不妥,她就讓崔融傳話:

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

口臭都能聞到,可見武則天與控鶴府成員交往何其親密。

關于控鶴府的前身------控鶴監,狄仁傑也曾經上疏,直言你是要創立千秋偉業的,二張侍候左右,這不是影響你的盛名嗎?留下這個污點,豈不是可惜?

從上述兩則事例再聯想到控鶴府成員“美少年為左右奉宸供奉”,人們有理由懷疑控鶴府已經成為武則天聚集男嬖、享樂奢靡的機構,張易之、張昌宗“俱承辟陽之寵”,後人甚至以此為題材寫了一本小說------《控鶴監秘記》。

那麼,曆史上的控鶴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武則天延年益壽的載體

仙鶴是一種長壽高雅的動物,它承載了兩種美好願望:延年益壽、羽化成仙。

如果梳理一下武則天臨朝稱制後的軌迹,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她喜歡改名,而且大多都與“鶴”有關。

控鶴府真是武則天的溫柔鄉?真相或許颠覆想象,深度剖析控鶴府

光宅元年(684年),武則天臨朝稱制,洛陽不再稱東都,而變成了“神都”,各部衙門亦是改名。中書省改稱鳳閣,門下省改稱莺台,與之相應的,官職名稱亦發生了變化,比如同中書門下三品相應改為同鳳閣莺台三品。

不僅如此,許多宮殿也與鶴産生了關聯。武則天平時住在迎仙宮的集仙殿,在神龍之變後,她被趕到了上陽宮,并将寝宮改稱仙居殿。

曆代帝王關于年号的命名,一般是遇到“祥瑞”或者治下發生内讧、兵變等災難的情況才改元,但縱觀武則天的年号很是不一般。

692年為長壽元年,是因為之前武則天齒落而更生,大赦天下,遂改元。此後,寓意長壽的年号接踵而至,比如後來的延載、天策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聖曆、久視。

從這些年号的名稱上,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位已經步入遲暮之年老人的延壽心願。

武則天并不滿足于此,在延載元年,她幹了一件在今天看來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694年,在神都洛陽,71歲的武則天诏見了三位“大神”。

控鶴府真是武則天的溫柔鄉?真相或許颠覆想象,深度剖析控鶴府

第一個是來自河内的老尼,常住洛陽麟趾寺,說自己可以預見未來;第二個叫韋什方,自稱生于東吳孫權年間,到現在已經456歲了;第三個是個胡人,五百歲。

在這三人中,武則天尤其對韋什方高看一眼,給他賜姓武,因為他會制作“長生藥”,當年秋季,武則天任命他為正谏大夫,并很快升到同風格鸾台平章事,成為大唐的宰相。

不過,後來因為沈南璆經常出入宮禁,吃醋的薛懷義怒燒明堂,武則天诘責老尼沒能“預見”此事,将她和胡人下獄。從嶺南采藥回來的韋什方得知此事後吓得自盡了。

雖然上當受騙,但是武則天隻吃塹不長智。到了697年,太平公主将善于吹箫的張昌宗引薦給武則天後,張昌宗又向武則天推舉了自己的哥哥張易之,其理由是“臣兄易之器用過臣,兼工合煉”,可見,武則天對“長生藥”癡迷到了何種程度。

武則天追求長壽的心思,早已被衆多朝臣看在眼裡,不少朝臣開始阿谀奉承,朱前疑和武三思是其中的佼佼者。

朱前疑奏疏上寫道,“臣夢陛下壽滿八百”,然後他就升為拾遺;嘗到甜頭後,繼續如法炮制,“夢陛下發白再玄,齒落更生”,遷為郎中;“聞篙山呼萬歲”,武則天這次沒給他升官,隻賞賜了個紅色的布袋,讓他搭在官袍上。雖然老了,但她不糊塗,再升就是五品了,這種溜須拍馬之徒混進來,讓那些幹實事的人情何以堪?

在這方面,玩得爐火純青的當屬武三思。

控鶴府真是武則天的溫柔鄉?真相或許颠覆想象,深度剖析控鶴府

傳說周靈王太子姬晉(即王子喬)擅吹笙作鳳鳴,後來追随浮丘公羽化成仙,後來還騎着白鶴出現在缑山,武三思上奏說六郎之美豈是凡間所有?他定是王子喬轉世。

這句話說到武則天的心坎上了,在她患病封禅嵩山的時候,于缑山立升仙太子廟,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張昌宗身披羽衣乘坐在木鶴上吹箫,以模仿王子喬飛天的樣子。

衆多文人開始逢迎獻詩,最有名的當屬崔融的《和梁王(武三思)衆傳張光祿(昌宗)是王子晉後身》,在該詩中他對張昌宗進行了露骨的歌頌:

聞有沖天客,披雲下帝畿......中郎才貌是,柱史姓名非......朝朝缑氏鶴,長向洛城飛。

顯然,在武則天看來,二張是她羽化成仙的“引路人”。

在這種情況下,控鶴監成立了,它承載的使命便是希求延壽和羽化成仙。

二、掌控朝堂的抓手

699年控鶴監改為控鶴府,700年改為奉辰府。

如果說控鶴監成立初衷就是為了延年益壽這一目的的話,那麼,當它改稱控鶴府甚或奉宸府後,其職責亦發生了重大轉變。

控鶴府真是武則天的溫柔鄉?真相或許颠覆想象,深度剖析控鶴府

在立子還是立侄的問題上,朝中重臣不停的勸谏武則天,比較有名的是狄仁傑和李昭德,他們兩人說辭基本相同,百年後,能給你立廟祭祀的隻有你的子孫,而不是你的侄子,曆史上就沒有侄給姑建廟的。

吉顼是武則天的心腹,他也堅持還政李氏。對于張易之、張昌宗哥兒倆的處境,他直言“公家以幸進,非有大功於天下,勢必危”,二張對此心知肚明,就誠心請教他該怎麼辦。吉顼說:

天下思唐久矣!廬陵斥外,相王幽閉。上春秋高,武諸王,非海内屬意。公盍從容請相王、廬陵,以副人望?

二張兄弟果然對武則天提起了此事。

或許是衆人的勸說起了作用,武則天最終下定決心,到了控鶴府成立的前一年,即聖曆元年,武則天将李顯一家接回京城,但卻是秘密接回,這表明武則天心裡多少還是有些無奈。

當年八月,武氏領頭人武承嗣去世,九月,李顯被立為太子。

看起來,李氏勢力在逐漸增強,但是,幾個月後,控鶴府就成立了。從武則天的動作可以知道,她采取的是帝王平衡術,李武兩族維持勢均力敵狀态最好,這樣她手中的權柄才最安全。為了控制李武兩族,武則天需要一個抓手,控鶴府就承擔起了這個職責。

控鶴府真是武則天的溫柔鄉?真相或許颠覆想象,深度剖析控鶴府

控鶴府成員多為“才能文學之士”,“乃引李峤、閻朝隐、徐彥伯、張說、宋之問、崔湜、富嘉谟等二十六人”,表面上看,控鶴府變成了賽詩之處。實際上,這還真不是吟詩作畫的地方。

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蘇世長、陸德明、孔穎達、顔相時、李守素......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在唐初号為“十八學士”,皆出自秦王李世民的文學館,這個機構實際上是李世民的顧問、決策之處,用現在的話說,他們就是智囊團。

房融、崔神慶、崔融、李峤、宋之問、杜審言、沈儉期、閻朝隐......這是武周朝的重臣,同時也是控鶴府成員,從名單來看,他們可不是單純為了“宴飲”或者鬥詩而三天兩頭的集會。顯然,控鶴監就是武則天的智囊機構。

神龍之變後,上述人被外貶的事實也可為佐證。不過,因其具有治國才華,很快又被調回朝廷,景龍二年的時候,唐中宗設立修文館,李峤為大學士,宋之問、沈儉期、杜審言、閻朝隐為直學士。即便是當年與二張關系好的韋嗣立 、韋承慶也被召回。

結語

發生神龍之變的四十五年後,即750年,張昌期(張昌宗兄)的女兒在楊國忠的幫助下,伏阙上書,請求為張易之、張昌宗平反,唐玄宗準奏。

控鶴府真是武則天的溫柔鄉?真相或許颠覆想象,深度剖析控鶴府

從控鶴府的發展曆程來看,其開始的職能很簡單,就是武則天益壽延年的寄托而已,這一切,随着武則天決定還政李唐後又承載了平衡李武兩族的功能,它俨然變成了宮禁内的小朝廷。隻有李武兩家勢均力敵,武則天的地位才越牢靠,這也是武則天設立控鶴府的根本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