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法了解:拼命節約的老人,到底是為什麼?60歲的我來說說看!

作者:努力的向陽花

昨天我遇到樓上的趙大姐了,她今年80歲整,她的老伴83歲。兩個人一個是從市裡事業機關退休的,終身俸4500,另一個是從縣區體制内幹部退休的,月終身俸7200.

趙大姐見了我就跟我感歎:不行了啊,我的腿疼,現在做飯都是湊活,感覺再過一段飯都沒力氣做了。這該咋辦呢?孩子們都離得遠。

趙大姐有一兒一女,女兒早年跟着丈夫定居杭州,又因為趙大姐以前重男輕女,和女兒感情不深,女兒經常過年才回來探望一次。每次回來,她都趕緊指揮女兒給拆洗被子,收拾家裡,光想把所有的活都讓女兒做了。

她的兒子和兒媳婦都是體制内的,在市區的南邊買了140平的三室一廳樓梯房,兩口子早就說讓他們搬過去跟着一起住,但是趙大姐喜歡清靜慣了,不想去。再加上兒子兒媳婦都是上司,工作很忙,平時周六日還加班,也顧不上他們。

無法了解:拼命節約的老人,到底是為什麼?60歲的我來說說看!

我就跟趙大姐建議:咱們都80歲了,要學會關懷自己了,别省着錢不花了,你們都是高工資,現在能自理,就請個鐘點工,過來給收拾下家務,做個午飯,早晚飯你們就怎麼簡單怎麼來,這樣多好啊,省出做飯的時間,還可以出去轉轉。一個月多支出個1500-2000就夠了。

趙大姐撇撇嘴說:不行啊,我跟你大哥還能動,就在那坐着,讓别人給咱做飯服務?總感覺不到時候。

我就不知道如何把對話繼續下去了,我知道,再勸100次,她也是一樣的說辭,歸根到底還是心疼錢。

有很多人都說,為什麼有很多老人,明明條件很好,卻拼命的節約呢?我也來說說原因:

01 因為小的時候在原生家庭受過很多苦。

像趙大姐老兩口,家裡兄弟姐妹都是五六個,從小家裡都窮,缺衣少吃的,他們又是家裡的老大,有了好的都緊着讓弟弟妹妹先吃先穿。

趙大姐說,年輕的時候,她跟妹妹隻有一條新褲子,誰出去辦事的時候,就讓給誰穿。他們真的是苦日子過來的人,是以一分錢他們都覺得很珍貴。

現在,趙大姐老兩口依然很節約,他們幾年都不買一件新衣服,裡面的内衣都是縫縫補補有更新檔的,兩個人飯量也不大,一頓飯兩個人分一個饅頭,喝一碗粥,一口都不剩,平時如果孩子們不來,肉從來不吃,一個月生活費連1000都花不了。

無法了解:拼命節約的老人,到底是為什麼?60歲的我來說說看!

02 不想讓孩子們受苦,節約的錢都給了孩子孫子。

趙大姐有點重男輕女,她的錢很少給女兒,基本都舍得給兒子孫子花。他們自己什麼都不舍得買,但是孫子隻要提出出去旅遊,報個輔導班,那每次贊助都是一萬兩萬的,永遠都舍得。

兒子買房子,他們也出了好幾十萬,可能是自己年輕的時候受緊受窮慣了,是以特别不舍得讓自己孩子再受苦,是以對自己節約,對孩子和下一輩非常大方慷慨。

03 節約是美德。

現在有一些年輕人,掙3000塊,花的時候就像有3萬塊,月月光,總從家裡要錢花。

實際上,對于普通人來講,錢真的是攢出來的,不是掙出來的。

像趙大姐家,雖然條件很好,但是他們也知道,每一分錢來的不容易,如果自己沒有的話,伸手要錢那是很難的,而且節約的品質,也能讓家族的好品德一代一代延續下去。總是吃喝不愁,随意揮霍,不給家裡留些餘糧,早晚會吃空的。

無法了解:拼命節約的老人,到底是為什麼?60歲的我來說說看!

當然,對于條件一般的家庭來說,更得靠節約,攢錢來獲得更多的積蓄,是以,節約不是壞事。

但是,要警惕過度節約,咱們老了,不要過度,要學會愛自己,不管現在家裡條件如何,該吃的該喝的,不要過分虧待自己,在适當的情況下再節約,要有度。

您同意我的觀點嗎?您身邊有沒有特别節約的老人呢?

不管是否節約,還是要學會關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