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沈佺期這首詩,曾與崔颢《黃鶴樓》争第一,現在知道的寥寥無幾

有人說沈佺期人品不高,可是他的詩寫得真好。他的人品好不好我們姑且不論,但他的詩我們卻可以讀一讀的。

沈佺期是初唐時期著名詩人,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A錢入獄,也有說他讒附張易之而被流放的。他在初唐時期,可謂是詩壇的頂流明星。初唐時期宮廷裡盛行賽詩,沈佺期就是其中的“千年老二”。有關史料記載的賽詩大會,他就參加過,不過是第二名。

沈佺期這首詩,曾與崔颢《黃鶴樓》争第一,現在知道的寥寥無幾

《唐詩紀事》裡記載了這次比賽,景龍三年(709),唐中宗遊昆明池,讓群臣賦詩,上官婉兒評定名次。群臣賦詩後,初評沈佺期和宋之問兩人的詩最佳,不過最終勝出者卻是宋之問,沈佺期不服,上官婉兒說:“這兩首詩的水準都差不多,不過沈佺期的詩到結尾的時候,詞氣已經枯竭了,而宋之問的詩結尾的時候,依然強健有力。”沈佺期聽後,不再辯論。

沈佺期是初唐時期詩壇的頂流明星,這是毋庸置疑的。他在當時不但詩名很大,也是律詩的開創者之一。要知道,唐詩之是以能成為大陸詩歌的頂峰,和律詩的形成、發展是分不開的,可以說沒有律詩,唐詩在大陸詩歌史上的地位要大打折扣。

沈佺期這首詩,曾與崔颢《黃鶴樓》争第一,現在知道的寥寥無幾

作為律詩的開創者之一,沈佺期的律詩寫得怎麼樣呢?他的一首《獨不見》,堪稱其代表作,也被人稱為唐詩七律第一。可對現在的讀者來說,這首《獨不見》已經不那麼受待見了,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首詩。那麼這首詩到底怎麼樣呢?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獨不見》,一般被稱為《古意》,或《呈補阙喬知之》,有時也幹脆叫它《古意呈補阙喬知之》,是沈佺期七律的代表作,一度被人稱為“唐人七律第一”。

沈佺期這首詩,曾與崔颢《黃鶴樓》争第一,現在知道的寥寥無幾

《樂府解題》裡說:“《獨不見》,傷思而不見也。”可見此詩是寫相思離别的,詩中寫女主人公思念出征在外十年未歸的丈夫,以纏綿委婉的筆調,描述了女主人公的孤獨愁苦之情。

首聯中“郁金堂”、“玳瑁梁”,可知女主人公乃豪門富家,其所居住的環境十分華麗美好。一個“雙栖”,則又從側面烘托出其寂寞孤獨。雖然所居住的地方很好,可是卻是孤身一人,你看那海燕都是雙宿雙飛,自己卻無人可依,難免傷感。

颔聯進一步寫這份相思難解,你看那天氣夜夜轉涼,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禦寒的冬衣了,這時她又想起了出征遼陽十年未歸的丈夫。這一聯章法很好,前一句寫眼前所見所聞,後一句馬上寫到遼陽戍邊的丈夫,這就是開合有度、虛實相生。

沈佺期這首詩,曾與崔颢《黃鶴樓》争第一,現在知道的寥寥無幾

此外,詩人不說“木葉催寒砧”,而說“寒砧催木葉”,造句之奇警,令人佩服。如果說“木葉催寒砧”,那就是時令變化,天氣轉寒,大家都忙着做衣服,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反應。而詩人卻故意颠倒位置,說“寒砧催木葉”,則是因為大家忙着做冬衣,才令木葉紛紛落下。如此這般,她内心的那種空虛寂寞,那份思而不見的愁苦,才更加的濃重。

頸聯寫出征十年的丈夫沒有寄過幾封家書回來,他是死是活,是兇是吉,全無消息。可是她又能做什麼呢?隻有一夜又一夜的思念罷了。前一句寫白浪河,乃虛寫,是開;後一句寫丹鳳城,乃實寫,是合。詩中少婦的心理,所寫的有限,可以想象的卻是無限的。

沈佺期這首詩,曾與崔颢《黃鶴樓》争第一,現在知道的寥寥無幾

詩句前六句已營造出一種孤獨愁苦的氛圍,尾聯則變成少婦的獨白:我已經這麼愁了,你這皎潔的月亮,為什麼還要照在我的帏帳上面呢?詩人不寫她對月懷人,反寫其遷怒月亮,比之直接寫對月懷人,其感情色彩又要濃烈許多。

這首詩寫思婦“思而不見”的愁腸,其法度、其韻律、其色彩,都是極好,以至于有人直接說它是“唐人七律第一”。

沈佺期這首詩,曾與崔颢《黃鶴樓》争第一,現在知道的寥寥無幾

這首詩最有名的莫過于與崔颢《黃鶴樓》的那段公案。宋代詩歌理論家認為崔颢的《黃鶴樓》是“唐人七律第一”,但是到了明代,“前七子”的領袖何景明卻說這首詩是“唐人七律第一”,清代的沈德潛說它“骨高、氣高、色澤情韻俱高”,方東樹說它“曲折婉圓轉,如彈丸脫手,遠包齊梁,高振唐音”,王夫之更是隔代回應何景明,稱《獨不見》是“古今冠絕”,民國時期的顧随(葉嘉瑩老師)說這首詩是唐詩的“壓卷之作”。

雖然排名是見仁見智的事,但從何景明等人的力挺來看,這首詩确實是有獨到之處的,要不然也不會得到這些大佬們的認可。可是到了現在,這首詩基本上被人們遺忘了。

沈佺期這首詩,曾與崔颢《黃鶴樓》争第一,現在知道的寥寥無幾

王兆鵬在其《唐詩排行榜》裡,給這首詩的排名是第46名,從資料可以看出,現在的論文是沒有人提及它的,在網際網路的傳播,也是前100名裡,傳播率最低的。如果不是和崔颢的《黃鶴樓》一争高下的這段公案,估計它現在早就被曆史所淡忘了。由此可見,一首好詩的誕生,除了要自身硬之外,曆史大咖的推崇也是少不了的。

那麼,大家覺得這首詩怎麼樣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