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kōng ,客觀存在的事物均是幻象,并不真實存在
今天我們來認識【空kōng】這個字。

【字形演變】
工,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人工的、人造的”。空,金文(穴,洞)(工,人工的、人造的),表示經過人工處理的洞穴,即宜居洞穴。“司空”是堯帝時代開設的古老官職,主管水土治理和建築等工程。籀文和篆文承續金文字形。有的篆文以屋頂形象(“餘”的省略)代替金文的“穴”,表示“空”與建築有關。造字本義:名詞,人工開鑿或修建的居穴。隸化後楷書将篆文字形中的寫成。石窟為“穴”;居穴為“空”;大而深且有水之穴為“洞”。作為形容詞,“空”強調内部結構了無一物;“曠”強調視野的開闊明亮。
【書法名家】
【字詞釋義】
〈名〉
1.本義,名詞:人工開鑿或修建的居穴 kōng 。
禦史大夫……成帝绶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祿比丞相,置長史如中丞,官事如故。——《漢書 百官公卿表上》
司空,公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世祖即位,為大司空,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後漢書 百官志一》
2.洞狀的遼闊蒼穹。
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左思《詠史》
複道行空。——唐 杜牧《阿房宮賦》
夜靜春山空。——唐 王維《鳥鳴澗》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裡。——範仲淹《嶽陽樓記》
濁浪排空。——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
亂石穿空。——宋 蘇轼《念奴嬌 赤璧懷古》
3.虛無的,可通行其間的三維狀态
然骞鑿空。——《漢書 張骞傳》
衣又穿空。——《漢書 鮑宣傳》
空以穴其城。——《漢書 李廣利傳》
空,猶穿也。——《漢書 溝洫志》注
舜穿井為匿空旁出。——《史記 五帝本紀》
司空主土。不言上,言空者,空尚主之,何況于實,以微見箸。——《白虎通 封公侯》
利出一空者,其國無敵;利出二空者,其兵半用;利出十空者,民不守。——《韓非子》
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宋 蘇轼《石鐘山記》
4.未被安排的自由時間
〈形〉
5.三維的虛無,不存在的
空,空虛。——《廣韻》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詩 小雅 大東》
倉禀實而囹圄空。——《管子 五輔》
空石之中有人焉。——《荀子 解蔽》
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淮南子 原道》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水經注 江水》
澹乎若深泉之靜,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文選》
以空言求璧。——《史記 廉頗蔺相如列傳》
此非空言也。——《史記 貨殖列傳》
獨卧空室之中。——漢 王充《論衡 訂鬼篇》
空濛辨漁艇。——唐 杜甫《渼陂西南台》
6.時間上自由悠閑的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
〈副〉
7.從天上,不着地地,無着落地,白白地
皆若空遊無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颢《黃鶴樓》
空以身膏草野。——《漢書 李廣蘇建傳》
空餘淚痕。——清 林覺民《與妻書》
雪上空留馬行處。——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此處空餘黃鶴樓。——唐 崔颢《黃鶴樓》
内空府庫之藏,外乏執備之用。——《鹽鐵論 本議》
乃出圖書,空囊橐,徐徐焉實狼其中。——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動〉
8.騰出位置
不宜空我師。——《詩 小雅 節南山》
【字的故事】
臨江仙·身外閑愁空滿
宋·晏幾道
身外閑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細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
淺酒欲邀誰勸,深情惟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譯文:
這世間充滿閑愁,所見所聞沒有樂事,皆是悲苦。眼前雖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從今夜開始細數,到明年分離時還有多少相聚的時候呢。
淺酒無别人可勸,惟你能勸;深情無别人可知,也隻有你才能知道。春天将盡,東邊的溪山風景秀麗,可以與你同遊,去觀賞那江水中倒映柳樹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
解讀:
詞的上片寫的是與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歡會,卻以“眼中歡事常稀”來表現,使歡樂也蒙上一層愁苦的陰影。因為聚會稀少,故而特别珍惜;因為珍惜,故而更怕這段歡事的終結;因為怕它終結故而要仔細地數一數究竟還有多少個相聚的日子。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細膩的心理活動,很是耐人尋味。
下片當以“東溪春近好同歸”為核心,表述了作者對生活的取向和希望。“淺酒”與“深情”兩句,就其句式與内涵而論,又是互相糾葛在一起的,這種筆法,本是《臨江仙》詞牌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性的寫作要求,其間有對比,有連結,或為對仗,或為互文。這兩句是說:淺酒無别人可勸,惟君能勸;深情無别人可知,惟君能知。這樣就把席間歡會的主客雙方的親密關系交代了出來。“東溪”,即東邊的溪山,泛言風景秀麗之處,并不是實有的地名。選個好去處,攜同歸隐共賞春光,也就不會再有異地分離的情況了——這隻不過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已。最後兩句是由“春近”二字引發出來的想象中的東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用十個字總寫春景,并不容易。選材欲其美,大概至少須得做到這麼幾點方能合乎要求。
小晏多愁善感,對于人生,總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歡會之際難遣閑愁,春日臨近頓生希望,悲愁與歡樂,聚合與離散,總是此消彼長起伏回旋,在他的心靈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瀾。這首小詞是酒席間的贈人之作,多是為友人所作。《小山詞》中多寫愛戀相思,此篇則例外。這首《臨江仙》詞,就可以看作是他的感情長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