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口警報”拉響,二胎、三胎沒人生,專家建議不生就下調養老金

文|十五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恐懼生娃,中國人口老齡化響起了警報。

2024年一年,中國的新生兒僅出生954萬,連一千萬的大關都沒有突破。

這樣的結果令不少的人對中國未來的人口産生了擔憂,廈門大學的教授甚至提出:不生就下調養老金,這其中究竟是怎麼回事?

生育困局:從“罰款生”到“不敢生”

在計劃生育的年代,不少家庭甚至不惜繳納“超生款”也要生下二胎、三胎。

但是随着時間的流逝,中國生育政策逐漸放寬,從二胎政策演變為三胎政策,卻并沒有了以前的“生娃熱潮”,這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衛健委對外公布資訊可以看出,在2016國家開放二胎政策的第二年中國的新生兒就迎來了一個高漲期。

但是這樣的好久并沒有獲得很好的成果,自從2017年的“回暖”之後,新生兒的生育率就走上了下坡路。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子,甚至有一些生育完一胎家庭的年輕夫妻也不願意誕下二胎。

明明以前政策不允許的時候瘋狂生,怎麼到了如今“三胎政策”都開放了,卻沒有願意生了?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育要承擔的壓力太大了,一對年輕的小夫妻結婚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

首先就是結婚一定要買房、買車,逐漸上漲的房價和層出不窮的新款車輛為一個小家庭增大了不少的負擔。

面對這樣的困境,自然有很多的年輕人選擇先立業再成家,或者幹脆推遲結婚和生育的計劃。

而那些已經結婚的小夫妻現在大部分的常态就是:夫妻結婚了,雖說是有車有房了,但是還需要面對巨額的房貸、車貸。

要知道,現在社會環境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面臨着找不到工作、很容易被開除的困境,身上已經背負大額貸款了,哪裡還有過多經曆養育一個孩子呢?

除了結婚成本上漲之後,養育新生兒的成本也是令人擔心不已,現在的養娃早已不是給口吃的就能養活了。

從最基礎的懷孕開始,孕檢、孕期補品、生産費用、月嫂費用等就是一大筆開銷,在這就是孩子出生:奶粉、尿不濕、嬰兒用品、玩具等也需持續投入。

好不容易孩子長大了,作為孩子的父母總是保持着一種信念:一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于是高額的教育成本:補習班、興趣班甚至提高生活标準都成為了壓在孩子父母身上的經濟擔子,許多年輕人對生育産生了恐懼。

不光如此,現在的職場對于女性來說并不友好,很多企業都不願意招未結婚未生育的女性,生怕她們會因為生産耽誤本職工作。

面對各種各樣的因素,許多的年輕夫妻都選擇了“丁克”生活,不願意生娃。

養老金威脅:生就上漲,不生就下調

在看到如今的情況之後,廈門大學的趙燕菁教授站出來了,他對外提出了一個引人兩級分化的解決方案:按照夫妻所生子女的個數頒發未來的養老金,如果沒有小孩就下調。

或許趙燕菁教授對外提出的方案是經過他深思熟慮過的結果:要用養老金和老年生活品質來“脅迫”年輕夫妻生娃。

如果這代年輕夫妻不生孩子,那麼未來等待他們的可能就是“低品質,低養老金”的老年生活。

趙燕菁這樣的想法雖然第一眼看起來十分“可行”,但是仔細觀察之後就會發現趙燕菁教授的想法太過于“理想化”。

首先就是,如果一對年輕的夫妻沒有選擇生子,那麼他們幾十年來的工資可能會積少成多,根本不用擔憂老年“下調養老金”的說法。

再者就是,中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養老金了,有一大部分群體都是沒有養老金的群體。

對于他們來說無論是上調還是下降養老金都是無所謂沒有任何影響,趙燕菁教授的說法根本無法成立。

趙燕菁教授挺身而出的建議一瞬間引發了不少網友抵制,甚至還受到了不少過于激烈的抨擊。

或許趙燕菁教授本來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這個“解決方案”錯就錯在脫離了最基本的真相,根本無法成立。

其實趙燕菁慌張提出未體察民情的“解決方法”背後是中國正在經曆一個大“劫”。

如果新生兒出生數量連年下降,那麼未來随着20後、30後長大之後,中國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勞動力人口不足。

流動的勞動力根本無法滿足市場最真實的需求,國家生産力可能會是以削弱,國家行業發展受限。

除此之外就是随着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加深,大陸的養老問題和醫保成本變成了中國經濟的一個重擔,國家經濟壓力增大。

國家需要解決“不願生”的問題刻不容緩,但是目前養育成本對于年輕人來說又是一個經濟重擔。

根據《中國生育成本報告 2024 版》釋出内容可見:将一個牙牙學語的小孩養成一個大學畢業生平均成本将近70萬。

如此高額的成本,對于大部的家庭來說都是一筆重要經濟負擔,許多剛結婚的家庭望而卻步。

由此可見,如果想要徹底打破現在需要面對的生育困局,單單遵循趙燕菁教授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如果真的想要徹底改變當今“不敢生”的局面,其實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從當代年輕人的角度思考。

降低年輕人的生育成本、降低年輕人的養娃成本、加大對年輕人工作的扶持......

就好比山西呂梁對于新生兒的生育補貼、廣州白雲區南嶺村的生育獎金......不是單純的喊口号而是用實打實的真金真鈔獎勵生育的夫妻。

或許隻有真真切切的從年輕人的角度出發,為他們解決真正的心裡憂患,“不敢生”的問題才能被解決。

一旦新生兒大批量的出生,那麼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這何嘗不是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法呢?

資訊來源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