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五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恐惧生娃,中国人口老龄化响起了警报。
2024年一年,中国的新生儿仅出生954万,连一千万的大关都没有突破。
这样的结果令不少的人对中国未来的人口产生了担忧,厦门大学的教授甚至提出:不生就下调养老金,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
生育困局:从“罚款生”到“不敢生”
在计划生育的年代,不少家庭甚至不惜缴纳“超生款”也要生下二胎、三胎。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生育政策逐渐放宽,从二胎政策演变为三胎政策,却并没有了以前的“生娃热潮”,这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卫健委对外公布信息可以看出,在2016国家开放二胎政策的第二年中国的新生儿就迎来了一个高涨期。
但是这样的好久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成果,自从2017年的“回暖”之后,新生儿的生育率就走上了下坡路。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甚至有一些生育完一胎家庭的年轻夫妻也不愿意诞下二胎。
明明以前政策不允许的时候疯狂生,怎么到了如今“三胎政策”都开放了,却没有愿意生了?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育要承担的压力太大了,一对年轻的小夫妻结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首先就是结婚一定要买房、买车,逐渐上涨的房价和层出不穷的新款车辆为一个小家庭增大了不少的负担。
面对这样的困境,自然有很多的年轻人选择先立业再成家,或者干脆推迟结婚和生育的计划。
而那些已经结婚的小夫妻现在大部分的常态就是:夫妻结婚了,虽说是有车有房了,但是还需要面对巨额的房贷、车贷。
要知道,现在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找不到工作、很容易被开除的困境,身上已经背负大额贷款了,哪里还有过多经历养育一个孩子呢?
除了结婚成本上涨之后,养育新生儿的成本也是令人担心不已,现在的养娃早已不是给口吃的就能养活了。
从最基础的怀孕开始,孕检、孕期补品、生产费用、月嫂费用等就是一大笔开销,在这就是孩子出生:奶粉、尿不湿、婴儿用品、玩具等也需持续投入。
好不容易孩子长大了,作为孩子的父母总是保持着一种信念: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高额的教育成本:补习班、兴趣班甚至提高生活标准都成为了压在孩子父母身上的经济担子,许多年轻人对生育产生了恐惧。
不光如此,现在的职场对于女性来说并不友好,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招未结婚未生育的女性,生怕她们会因为生产耽误本职工作。
面对各种各样的因素,许多的年轻夫妻都选择了“丁克”生活,不愿意生娃。
养老金威胁:生就上涨,不生就下调
在看到如今的情况之后,厦门大学的赵燕菁教授站出来了,他对外提出了一个引人两级分化的解决方案:按照夫妻所生子女的个数颁发未来的养老金,如果没有小孩就下调。
或许赵燕菁教授对外提出的方案是经过他深思熟虑过的结果:要用养老金和老年生活质量来“胁迫”年轻夫妻生娃。
如果这代年轻夫妻不生孩子,那么未来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低质量,低养老金”的老年生活。
赵燕菁这样的想法虽然第一眼看起来十分“可行”,但是仔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赵燕菁教授的想法太过于“理想化”。
首先就是,如果一对年轻的夫妻没有选择生子,那么他们几十年来的工资可能会积少成多,根本不用担忧老年“下调养老金”的说法。
再者就是,中国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养老金了,有一大部分群体都是没有养老金的群体。
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上调还是下降养老金都是无所谓没有任何影响,赵燕菁教授的说法根本无法成立。
赵燕菁教授挺身而出的建议一瞬间引发了不少网友抵制,甚至还受到了不少过于激烈的抨击。
或许赵燕菁教授本来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这个“解决方案”错就错在脱离了最基本的真相,根本无法成立。
其实赵燕菁慌张提出未体察民情的“解决方法”背后是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大“劫”。
如果新生儿出生数量连年下降,那么未来随着20后、30后长大之后,中国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力人口不足。
流动的劳动力根本无法满足市场最真实的需求,国家生产力可能会因此削弱,国家行业发展受限。
除此之外就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深,大陆的养老问题和医保成本变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重担,国家经济压力增大。
国家需要解决“不愿生”的问题刻不容缓,但是当前养育成本对于年轻人来说又是一个经济重担。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 2024 版》发布内容可见:将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养成一个本科毕业生平均成本将近70万。
如此高额的成本,对于大部的家庭来说都是一笔重要经济负担,许多刚结婚的家庭望而却步。
由此可见,如果想要彻底打破现在需要面对的生育困局,单单遵循赵燕菁教授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如果真的想要彻底改变当今“不敢生”的局面,其实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从当代年轻人的角度思考。
降低年轻人的生育成本、降低年轻人的养娃成本、加大对年轻人工作的扶持......
就好比山西吕梁对于新生儿的生育补贴、广州白云区南岭村的生育奖金......不是单纯的喊口号而是用实打实的真金真钞奖励生育的夫妻。
或许只有真真切切的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们解决真正的心里忧患,“不敢生”的问题才能被解决。
一旦新生儿大批量的出生,那么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这何尝不是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法呢?
信息来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