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門石窟唐代香山寺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龍門石窟唐代香山寺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塔基遺址

16日,在龍門石窟研究院與洛陽日報報業集團“掌上洛陽”用戶端聯合主辦的“觀盛唐,來洛陽,看龍門石窟”——龍門石窟研究院“雲上龍門”系列直播活動的第四場直播在龍門石窟唐香山寺遺址舉行。直播中,龍門石窟研究院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偉,第一次向公衆展示了唐香山寺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讓我們有機會一睹“龍門秘境”風采。

規模宏大 以古印度高僧墓塔塔院所在而建立

香山寺是唐宋時期龍門石窟周邊著名的“龍門十寺”之一,與今天我們熟知的清代重建的香山寺地理位置有所不同,唐香山寺遺址位于龍門東山南麓,坐北面南,因山就勢,呈階梯狀分布于多級台地上。其地理位置優越、環境清幽、人迹罕至,是鮮為人知的“龍門秘境”。

路偉說,香山寺的興建與一位古印度高僧有關。這位古印度高僧名為地婆诃羅,據(唐)法藏《華嚴經傳記》卷一記載,其修行高深,于唐高宗晚期及武則天時期,在長安、洛陽翻譯了十多部佛經,深得武則天的尊崇和禮遇,武則天曾為其譯經“禦制序文,深加贊述”。武則天聽聞地婆诃羅圓寂“深加悲悼”,敕命将其葬于“龍門山之陽、伊水之左”(即龍門東山南麓)。

此後,武則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提議在地婆诃羅墓塔塔院的基礎上擴建寺院,武則天敕名香山寺。因龍門東山盛産香葛,香氣迷漫山野而又稱香山,是以寺院名稱和香山有密切關系。“我們在發掘工作中發現了一處塔基遺迹,很有可能就是地婆诃羅的墓塔。”路偉說,考古工作者根據地形、地宮構造、出土磚和石刻,結合文獻,确定其年代,判定其可能為地婆诃羅墓塔。

彙聚唐宋文韻 文人墨客眼中的“龍門秘境”

香山寺誕生了許多文壇佳話,“香山賦詩奪錦袍”就是其中之一。路偉說,武周聖曆元年春(公元698年),武則天曾駕幸香山寺,遊宴賦詩,令從臣武三思、沈佺期、宋之問、東方虬等賦詩應制,賜奪錦袍,留下了“香山賦詩奪錦袍”之詩壇佳話,也使香山寺因皇室貴族的因緣而具有官寺色彩,顯赫當時。

“洛都四野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白居易在其所作《修香山寺記》中,曾盛贊香山寺風景怡人,冠絕“龍門十寺”。白居易晚年長住洛陽,傾心釋教,慕戀龍門香山,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與胡杲、盧貞等九人結“九老會”,酬唱往來。由于香山寺長久失修,漸趨破敗,白居易于大和年間出資對香山寺予以重新修葺和擴建,使香山寺煥然一新。此後,白居易在此新修經藏堂,整理并續補經藏,對香山寺悉心護持,使香山寺又成為中晚唐時洛陽近郊著名的佛教寺院和觀遊勝景。“

現存有關香山寺的詩詞有80餘首,占現存龍門相關詩詞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路偉說,唐宋時期,許多著名文人騷客、官僚士大夫如唐代的沈佺期、宋之問、李白、韋應物、武元衡、白居易,宋代的邵雍、司馬光、文彥博、梅堯臣、呂公著、張耒、歐陽修、蔡襄等曾到香山寺觀遊、留宿,酬唱于堂前林下,留下了大量詠唱香山寺或龍門山色的詩篇,香山寺是以而承載了厚重的曆史文化資訊。

路偉說,文獻記載白居易卒後葬于香山寺如滿和尚塔旁,而在此次考古發掘工作中,發現的另一處塔基遺迹推測很有可能是如滿和尚的墓塔,也就是說白居易的墓葬也有可能在後續發掘工作中被發現。

此外,在白居易諸詩詞“香山石樓倚天開,翠屏壁立波環回”中提及的“石樓”,考古工作者結合地形地勢踏查與唐宋文獻記載,發現一處與白居易詩中描述的石樓下石盆泉的所在,進而推測出較符合石樓的遺迹位置,有待後續考古發掘予以确定。

龍門石窟唐代香山寺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手印紋磚

考古工作碩果累累 規劃建設考古遺址公園

路偉介紹,唐香山寺遺址考古發掘工作開始于2016年,由龍門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家機構聯合組成香山寺遺址考古隊進行考古發掘。遺址現存面積4萬餘平方米,一期批複發掘面積計3000平方米,現已全部完成。

本次發掘,發現兩處方形建築遺迹,均為塔基。還在香山寺北萬佛溝北崖壁發現有瘗窟和未完工淺龛遺迹。香山寺遺址區最高台地上其中一處建築基址台基外四周有磚、石壁包邊和一圈儲存較完整的散水。此外,發現有手印紋磚、舍利石函、石闆、佛教造像、瓷器殘件、石質建築構件、宋人遊記碑等,出土遺物種類豐富。這些遺迹遺物,不僅對探讨香山寺的平面布局、曆史沿革及與擂鼓台區的關系、中外文化交流有重要意義,而且為深入研究龍門石窟與周邊寺院關系及中國中古時期佛寺布局等學術問題提供重要的基礎性資料,并為中國佛教寺院建築考古積累經驗。

“地婆诃羅是唐代最早葬于東都洛陽的天竺(古印度)僧人,本次發掘也是國内首次對入唐的印度高僧墓塔的發掘。在發掘工作中,我們特意保留了一部分遺迹遺物供公衆參觀。”路偉說,為更好地傳承、弘揚龍門石窟深厚的文化内涵,講好精彩故事,他們計劃未來對唐香山寺遺址原址保護陳列展示,規劃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等方式,舉辦研學、夏令營等公衆考古活動,讓公衆可以直覺體驗香山美景、感受盛唐氣象。(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梁笑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