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程硯秋之《四郎探母》:“和四郎并立台上,比四郎還要高大”

作者:梨園雜志

作者:偷閑齋主

 老戲中我最歡喜的是《四郎探母》,而看得次數最多的也是《四郎探母》,因為在這戲裡,能充分的表現出忠孝節義,場子也相當的緊湊。

 十一日程硯秋臨去秋波,于日場貼全本《探母》,我于百忙中偷閑去看了一次全本《探母》,本來是須生的重頭戲,要從這裡看程硯秋,本來就不是一會事,公主一角,須以溫柔華麗大方為主,梅蘭芳演此最佳,硯秋此角本不對工,面上無戲,表情毫無,猜心事一段,兩眼沉滞,尤不能交替,記得從前曾兩次看厲慧敏的《坐宮》,猜心事一段,眼神之佳,連梅蘭芳都不及,可惜嗓音嫌小(這是年紀輕的關系),否則《坐宮》一折,說老實話,确比程硯秋來得好。

 硯秋唱腔,專以走低調來博滿堂好,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不必去說它,身段僵硬,扮相尤其難看,硯秋近來愈變愈肥,臉上再貼兩道大片子,活像無錫特産的大阿福,和四郎并立台上,比四郎還要高大,這一現象實在是怪難看的。

談程硯秋之《四郎探母》:“和四郎并立台上,比四郎還要高大”

程硯秋旗裝

 末段同懇求時,那時的心情應是何等的緊張,賠禮時須略帶一點孩子氣的天真,硯秋都沒有表現出,所唱快闆“驸馬暫受一時捆,咱家上殿講人情,急忙去把金殿進,問我一言答一聲”,此段末句不妥,因為此時公主系上殿求情,決不能像四郎被六郎所擒時也來這麼一套“問我一言答一聲”,況且太後已知四郎夫妻串通盜令,這時假使給你一個不聲不響,請問公主該怎麼辦?還能再接下去嗎?是以此句還是照老詞“參見母後問安甯”來得妥當,寄語硯秋,下次改唱詞,請先仔細想一想。

 陳少霖的戲,我看過幾次,都不能滿意,此次扮四郎的結果,仍使我失望,少霖的嗓音本小,愈唱愈輕,到後來小得幾乎像蚊子叫一樣,我坐在正四排,尚有許多聽不清楚,坐在後面的更不用說了,不知他在唱給誰聽?

談程硯秋之《四郎探母》:“和四郎并立台上,比四郎還要高大”

陳少霖之《四郎探母》

 猜心事時幾句白口,雖然那時四郎正在傷歎,也許沒有好氣的回答着公主,然而最低限度,總要使聽衆弄明白他在說什麼,少霖此段,簡直可說是放在喉嚨裡說,表情太瘟,情感不足,《坐宮》一折,未能将四郎之滿懷心事一一托出,“坐宮院”一段,倒還平穩,見娘、别妻、哭堂諸折,最重面部表情,少霖都未能,倒是文亮臣的一付哭喪臉,頗能動人心弦,幾句“舍不得”還夠味,被擒的“吊毛”可惜被案目遮着,緻未看見。

談程硯秋之《四郎探母》:“和四郎并立台上,比四郎還要高大”
談程硯秋之《四郎探母》:“和四郎并立台上,比四郎還要高大”

程硯秋之《四郎探母》

 芙蓉草的太後,在今日之平劇界中,可稱獨步,一段西皮,博得不少彩聲,俞振飛的楊宗保,面上未敷粉,未免老氣點,不像十四歲的小孩子,餘從略。

(《十日戲劇》1937年第1卷第7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