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西的油糕

作者:文化産業融媒體

本刊專稿 施紅岩

山西的油糕

香甜軟糯的油糕

追溯黃土高原上最古老的美食,山西油糕當之無愧。

山西油糕,是以黍米面為皮,以棗泥、紅豆、紅糖、白糖等為餡料,經高溫油炸而成的極具地方特色的食品。

黍亦稱“黃米”“糜子”,是中國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将其煮熟後有黏性,可以釀酒、做糕等。

山西油糕的種類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棗糕、雲片糕、油炸糕之分;因所用的原料不同,又有黍米糕、黃米糕、“菜”糕之稱。油糕的“糕”與“高”諧音,為取其步步登高、富貴之意,人們多在過年過節或婚喪嫁娶、孩子滿月、老人做壽、起房蓋屋時食用,故又稱之為年糕、喜糕。千百年來,油糕伴随着人們辭舊迎新,慶賀道喜,進而,成為山西人尤為喜愛的傳統食品。

記得小時候,過年前,外婆總會提前用笸籮撿拾好紅豆,洗淨後,再用溫水浸泡一天。同時将大紅棗浸泡去核,和已泡好的紅豆一同放在鐵鍋裡焖煮。旺火開後,用中火煮至紅豆開花、紅棗爆皮,待水熬的差不多時,放入紅糖繼續熬制,等水燒的基本沒有了,就用飯勺不停攪拌,以免糊鍋,直到豆子和紅棗起酥起沙,撤下火,然後就可以包油糕了。如果想要豆餡更加油潤細膩,那麼還有一種做法,就是放入油鍋再炒一下。期間要不歇手地一直攪拌,以免炒糊有焦苦和糊巴味。

外婆炸油糕時,除了紅棗豆沙餡的,還愛包一些素餡的菜糕,同時,還要熬上一大鍋菠菜粉條湯與之配伍,起鍋前,再撒上一把綠意盈盈的韭菜丁,看起來特别的賞心悅目。這一做法,大約是應民俗,借粉條的“長”和韭菜的“久”,寓意“長長久久”吧!

60年代,我父母在山西雁北工作過一段時間,故而熟知當地有一種“毛糕”的吃法,就是把黍米面燙好上鍋蒸熟,不包餡料,用當地漚的酸菜湯蘸食。據此,愛吃甜食的父親,後來将其稍稍加以改動,就是把糕面蒸熟後,直接蘸着白糖來吃,别有一番風味。

山西人大多喜食紅棗豆沙餡的油糕,對餡料的品質也比較講究。紅豆一定要買體型飽滿,光澤鮮亮的。紅棗也要選購果實肥碩、色澤紅潤、核小肉厚、質地細密的。山西自古盛産紅棗,灘棗、壺瓶棗、交城駿棗以及稷山闆棗、運城相棗等等,這些都是山西比較出名的紅棗品種。而作為油糕餡料,紅豆與紅棗更是互為映襯、相得益彰,實乃補血益氣的好食材。

糕面要用脫了皮的軟黍子面做,黍子遇熱會變軟,黏性很大,遇冷則變硬。是以,包油糕時必須趁熱制作。

炸油糕一定要用大鍋寬油,這樣油糕才能充分膨脹鼓起,顯得飽滿豐潤,誘人食欲。因黍米面已被蒸熟,餡料也是熟的,是以不需要炸太長時間,爐火也不宜太大,否則一下鍋,糕面顔色會變得黑黢黢的,不僅賣相難看,吃起來也差強人意。

山西的油糕

包油糕前準備的餡料

我們家的油糕餡,一律選用上好的紅棗和紅豆,有時還要配上黑芝麻、核桃和熟豬油,拌上白糖或紅糖制成餡料備用。這項工作每次都由興緻極高、手腳麻利的老爸來做,而老媽則回回當仁不讓地負責最關鍵的工序——燙面、包餡。

山西的油糕

包有餡料的油糕半成品

做糕伊始,老媽把糕面先用溫水拌成絮狀,老爸就利落地把糕面放在早已添足旺火、熱氣騰騰的籠篦上,撒上一層糕面,蒸一會兒,再撒上一層糕面,蒸一陣兒。待糕面全部蒸熟蒸透了,就提起籠布四角,把糕團倒扣在陶盆裡。

這時,老媽早已備好一大碗涼水和一小碗食用油,趁熱趕緊搋糕。

搋糕是最至關重要的一道工序,一定要趁熱搋,冷了就搋不開搋不動,做出的油糕就不細膩不筋道,黍米面的黏性不能充分發揮出來,口感自然也就差了很多。

看老媽搋糕,十指成拳,兩手上下翻飛,在面團上使勁擊打,可還沒幾下,手指就燙的發了紅,于是,趕緊把手放在旁邊的涼水碗裡蘸一下,就又緊接着繼續搋。如此反複多次,直到糕團變得細膩柔軟光滑,才能算搋好了。于是用手在油碗裡蘸上少許油,揪下一小團糕面,在面案上搓成粗長條,并揪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劑子,分别揉圓後,再抹少許油放在案闆上備用。如此反複,一切停當後,取其中一塊劑子,用十指邊捏邊轉圈,窩成稍厚的碗型厚片,添進餡料收緊口,團成圓球狀,再按成扁圓型即可。

待老媽包的差不多時,老爸早已紅好了半鍋菜籽或胡麻油,這時的油溫大約就是個七八成熱,老爸端着箅子,把包好的黍米面糕一一下入油鍋,待油糕浮起,炸至色澤金黃或金紅時,已是香味四溢,誘人食欲了。此時,用大笊籬撈出放在搪瓷盆裡稍加瀝油,就可大快朵頤了。喜歡甜食的,還可随喜好在油糕上再撒些白糖食用。

山西油糕的曆史,據說,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的晉國大臣荀息,為人忠誠可靠,足智多謀,晉武公去世後,他極力輔佐晉獻公,不僅以“危如累卵”來規勸晉獻公放棄建造九層高台,以慰民生,更獻計吞并小國虞和虢,打通了晉國向中原地區發展的通道。晉獻公臨終前,任命荀息為相國,并托孤于他。荀息以股肱之力助新君繼位,可連續不斷的宮變,最終導緻幼主被殺。荀息深感有負先王重托,遂自殺以謝天下,用生命诠釋了什麼是“忠貞”二字,留下千古英名,為後世所敬仰。

中國人祭拜祖先,曆來講究用最好的東西來做供品。在缺油少鹽的一千多年前,油糕這樣的油炸食品,應該是極為尊貴的食物了。于是,憨厚樸實的山西人民,就用這特别“尊貴”的油糕,來祭祀晉大夫荀息了。

從此,經曆代相傳,不斷改良後的油糕,就在山西人民的食譜裡長盛不衰并延續至今。

油糕雖好吃,但制作過程太過費工費時,是以,不逢年節,一般家庭輕易不做。于是,街面上就應運而生了一些專門制作油糕的店鋪,有炸熟售賣的,也有賣生制品的,由顧客買回家自己現炸。

原先,老媽所住的城坊街,有一家專賣油糕的小店,店面不大,夾在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裡不聲不響的,但他家的油糕卻紅遍了整個杏花嶺區。其他城區的人,好多聽說後,也紛紛慕名前來,特别是為婚宴和過年預定,有的一訂就是幾十斤、上百斤,有時去晚了,就訂不上了。特别是過年前,人們甚至要排長隊等候,顧不得天寒地凍,大雪紛飛,那場景可真夠熱鬧的。後來,因城市擴建改造,正巧我們家也喜遷新居,就不知它最後的去向了。

油糕,作為山西人宴會上一道不可或缺的主食,往往會成為人們品評一家酒店,其山西口味正不正宗、地不道地的标準,是以,有些酒店,單在這一道甜品上就下足了功夫。

如果酒店是用當年新磨的、絕對新鮮的黍米面做皮,而紅棗豆沙用的是酒店自己熬制的、絕非外面買來的那種齁甜稀寡的豆沙成品做出的餡料,那麼,炸出來的油糕,不僅外表看着金黃起酥,色澤瑩潤,吃起來更覺皮和餡綿軟香甜,回味無窮。假使油糕上還撒着如雪的白糖和五彩糖針,并盛在鋪了白色花邊烘焙紙的餐盤裡,就算還沒有吃到嘴裡,單隻看着,就已經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了。

山西的油糕

黍米面糕下油鍋

特别是在宴席上,作為一道現炸上桌的壓軸甜品,它,一定會讓人們品嘗之後贊不絕口,進而成為主家在筵席上很有臉面的一件事情。

酒店餐廳的大小宴席,一般都是十人一桌,是以,餐盤裡必定都是十隻油糕,平均配置設定。人們為了沾沾喜氣,盡管前面可能已經湯足飯飽,但待油糕上席,禮讓一番後,都會夾起一隻送入口中讨個好彩頭。油糕做得好的,人們就會吃得意猶未盡,發自肺腑地說一聲“好吃!”,做的不好的,人們往往會咬上一口意思一下,就棄在自己盤中不再搭理,盡管浪費糧食這一做法實在是不可取。

油糕口感最好的時候,是吃之前才用最快速度送上席的,一旦變涼,無論多好吃的餡料,也會因面皮發硬、糖餡冷卻而嚴重影響口感。

吃油糕時,不可太心急。剛出鍋的油糕,看似不冒熱氣,實則裡外皆因高溫炸制不容易冷卻。性急者,不知冷熱,一大口咬去,直燙得吞吞吐吐,咽又咽不下,吐又吐不出,勉強吞下去吧,會燙的前心疼後心也痛。特别是紅糖餡那種,糖汁順着口唇一路直流下去,不是滴滴答答,就是燙了口舌,免不了龇牙咧嘴,搞得吃相難看。

其實,按老人們的說法,油糕這東西太“重”,雖好吃卻也難消化,一次吃三兩個就好,不宜吃太多,以免腹脹。是以,凡事都有個度,就算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一下吃撐過飽,要給自己留點念想,保有吃了以後還想再吃的念頭,這才是真正愛吃會吃的表現。

山西的油糕

油糕,是山西人宴會上一道不可或缺的主食

其實,對于喜歡吃黍米面油糕的山西人來說,山西油糕,更像是聯系親情的一種紐帶。這種味蕾上的鄉愁讓人終生難忘,并随着時光的流逝愈發使人刻骨銘心。這是故鄉的水土在每一餐飯菜中留給人們的味覺記憶,這種味覺密碼早已深埋在每個人的血液中。無論你走多遠,無論時間有多長,那股熟悉的味道,始終會牽絆着你,不斷提醒着你家的方向,令你魂牽夢繞。

說起家鄉這熱氣騰騰的黍米面油糕,遠離故土的遊子啊!你們,想家了嗎?

責任編輯:張鴻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