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文/老K

微網誌上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

一個醫生在治療複診的抑郁症孩子,而孩子在那裡看書時,醫生大為誇贊孩子用功。

這時候母親趕忙來了一句“用功?假用功”。

醫生無奈的對母親說:“你看又開始說了,又說了吧!”。

無論怎麼叮囑還是擋不住母親對孩子習慣性的貶低。

這個消息發出來之後,很多小夥伴想到了自己過去被父母PUA的場景。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這些美其名曰為鼓勵你的方式,卻深深讓這些孩子陷入無比痛苦的深淵,以至于多少年之後還能曆曆在目地把其說出來。

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有時候假話說多了,也就成了真話了”。

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随意在實驗中抽取了18名普通學生,然後告訴校方,他們通過了一項測試發現這些孩子有很高的天賦,隻是還未開發出來。事實上,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并沒有什麼不同,但考試結果卻顯示,這些學生真實的考試結果卻比其他孩子高出來很多。

研究者發現,是這些正向的鼓勵與贊美讓這些孩子發揮出更高的潛力,進而超越了平常的自己。

羅森塔爾由此得出一個結論:期望和贊美是人的内在需求,也是激勵的一種有效手段。

是以,孩子是否有能力,最後的成就如何和自身努力有關聯,同時也和受到家庭的暗示和方式方法有關。

為何有些父母偏愛貶低孩子?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其實有時候,很多父母随口的一句貶低的話好像并不想真正地貶低它們,但卻成為了很多孩子内心無法消除的“烙印”。

比如,有時候父母隻是想發洩式的表達對孩子當下的不滿,通常一些什麼“豬腦子,你不長腦子嗎等等”這些話随口而出,但卻實實在在傷害到了孩子。

《中毒的父母》一書中寫道: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将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那些話到了孩子的耳朵裡,都是對自己努力的否定,對自己尊嚴的踐踏。

舒淇曾就在一檔節目中表達自己“沒有童年”。

她的凄慘沒有童年并不是衣裹不腹,而是父母每天的打擊和侮辱讓她不堪重負。

“大嘴巴,真醜”,這都是父母經常的話。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長此以往,讓舒淇成了低自尊的人,最終導緻舒淇生活和愛情屢屢受挫。

究其為何父母頻繁貶低孩子,一種精神分析的解釋是,父母本身對自己就不滿意,很多時候會把這種感受不自覺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

其次就是,貶低往往意味着好控制,因為你不好,是以就要聽我的,這就是典型的“以批評為名,行控制之實”。

被父母長期PUA的人,會形成“人格烙印”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一個長期被貶低的孩子,内心會變得異常敏感,并且會長期自我懷疑。

甚至有時候連面相都會有所改變。

最近日本做了一個實驗,連續贊美一個女孩50天後發現,原本長相平凡,神情木讷的女孩竟然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投射性認同”。

說得通俗一些就是,父母長期給孩子灌輸什麼感受和想法,孩子沒有覺察與分辨能力時,很容易會認同到自身,長此以往就真的變成了父母想象的那個樣子。

前段時間熱播劇《狂飙》中大嫂教育孩子就是典型的例子,一次高啟強未經曉晨同意就把他最心愛的八音盒送給了别人時。

高曉晨非常委屈,但大嫂非但沒有安慰他,反而不停數落道:“屁大點事,你哭什麼?”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還有一次,高曉晨在練鋼琴,高啟強還誇他學得快,但大嫂卻立馬說道:“練了一個月才這樣,還有臉說”。

對不起,醫生也很難治療那些長期在“貶低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

最後,高曉晨變成了一個非常叛逆的孩子,因為從小沒有得到認可,是以拼命在生活中尋找一切證明自己的地方,最後屢屢碰壁,成了悲劇。

這樣的情況在現實中比比皆是。

很多時候,長期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形成穩定的人格狀态,一旦上升到人格層面要想改變可謂難上加難,這也是為何有些抑郁症非常難以治療的原因了,因為可能不單單是抑郁,還有些人格障礙混雜其中。

最好的教育是“接納”與“愛”

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故事,一位作家人到中年的時候,回憶起童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他說:

那天晚上,我在外面玩,忘記了時間,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

我以為媽媽會罵我一頓,諷刺我一番。

可是沒想到,媽媽隻是問了我一句,吃飯了嗎?我說沒有,她就轉身給我端飯去了。

這件小事,一個人能夠記一輩子。

一個真正内心強大的父母,不僅僅會有為孩子賺錢養育的能力,同時還有接納孩子不完美的能力。

這樣的接納和包容的能力日後會成為一個孩子走進複雜充滿挑戰社會的“原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