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和媽媽們說:請您自私點吧

母親節,今年突然很想寫這樣一篇推文,寫給媽媽們。

接下來的内容裡,沒有任何牽涉世界觀的探讨,或是牽涉人生觀的道理,又或是牽涉價值觀的歌頌。

有的,隻是一些心裡話。

事先聲明一點,我目前的身份,單純就是一個女兒,“媽媽”這個身份和我相距至少好幾年,甚至,如無意外,我大概這輩子會和“媽媽”這個身份無緣。

是以,媽媽們大可把我看作是一個“自私的女兒”。

是不是已經有一絲慶幸,我不是您的女兒。但我想,您應該也會好奇,像我這樣一個自私的女兒,心裡對媽媽是怎麼想的。

《請回答1988》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其實不止一次出現過幻滅的感受,就是發現“理想中的媽媽”和“實際上的媽媽”是很不一樣的。

爆料一個有點小心機的故事吧,現在回頭看我都覺得可以編成脫口秀的段子。

國小的時候,因為喜歡看卡通片,其中一個劇情是這樣的:平安夜在床頭挂聖誕襪,第二天就會收到禮物。我也跟着那麼做了,第二天卻什麼都沒有收到。

但其實,誰不知道卡通片裡是父母扮演聖誕老人的角色把禮物偷偷放進聖誕襪裡呢?國小一年級的我們都知道,我們也隻是希望收到父母給我們偷偷放的禮物而已。

隻不過,那時候我不知道的是,媽媽也有分為懂浪漫的媽媽和不懂浪漫的媽媽。而我媽媽正好是不懂浪漫的媽媽。是以我挂在床頭的聖誕襪是空空如也,而我的同桌就收到了“聖誕老人”的禮物。

不要驚訝,不是隻有家長的眼中有“别人家的孩子”。在孩子的眼中,同樣有“别人家的媽媽”。隻不過這個“别人家”的定義,每個人都不一樣。

有的人覺得,“好媽媽”就應該為母則剛,要堅強、要仁慈、要善解人意、要以家庭為重、要有自己的事業……如果不符合這樣的期待,便會産生失望。

這些種種,我認為更像是一種幻想。如果以榮格心理學的概念來看,這就是一種集體潛意識。

然而,有沒有思考過,我們對“好媽媽”的要求,有多少是來自社會刻闆印象,又有多少是來自母親真實的個性?

當我們每天都在說要“成為自己”,要求社會以“獨立個體”看待我們,不要在自己身上強加刻闆印象時,我們同時又對自己的父母加上了多少合理或不合理的期待呢?

我想和媽媽們說的第一句心裡話就是:請您繼續做自己。

雖然父母子女的關系,是這輩子的福報,不能選擇,也不能更改。但是,也不代表彼此之間就應該死死地捆綁在一起。

我記得幾年前,費老師在一次分享會上,分享他和女兒的關系。印象最深的一句話,費老師說他覺得他有養育女兒的責任,因為是他把女兒帶來這個世界的,但是女兒以後并沒有贍養他的責任。

那天的分享會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尤其是,我和我媽媽的關系很好,但很好之中也帶有錯綜複雜的“愛恨情仇”。

我反思了自己,從小到大,其實在無形中我是繼承了媽媽的一些優缺點的,比如她遇到問題時的處事态度,對待别人時的人情世故,甚至是對人生的一些期待。

以前叛逆期的時候,我覺得我和媽媽的關系,是彼此牽制、彼此束縛。但到了現在,我會覺得我和媽媽的關系,其實是彼此學習,彼此成就。

是以,無論是母親還是女兒,其實都應該先是獨立的個體,然後才是媽媽或女兒。

《請回答1988》

我想和媽媽們說的第二句心裡話就是:請您先愛自己,再愛我們。

很難否認,我們在出生後,與父母建立關系的那一刻起,就接受着社會、文化的制約。我們都是直接透過父母的語言來認識這個世界的,而他們的語言并非源自于自身,而是來自社會化、奠定于世界上無數知識的語言。

由此可見,即便我們沒有刻意為之,意識中也早已存在各種幻想和理想。

不僅是我們對媽媽會有幻想,換個角度看,我覺得媽媽們對自己也有幻想。

這種幻想可能是基于存在感或價值感的需要,認為孩子離不開媽媽,認為自己必須做某些方面的自我犧牲。

我很喜歡的一部韓劇《請回答1988》裡面,就有一集,講豹子女士要回娘家幾天,臨走之時,反複交代丈夫和兩個兒子:好好确認瓦斯,洗手間的馬桶一定要使勁按、冰箱裡的小菜一定要今天吃完、下雨了要記得收衣服……

臨行前還三步一回頭,唯恐自己背過身那一刹那,三個爺們就會因為不會照顧自己而死。

《請回答1988》

兩天後,豹子女士回家,她發現家裡收拾得幹幹淨淨,丈夫兒子都過得很好,簡直是無可挑剔。

丈夫說:“老婆,我們過得可好了,你不在,我們也一點都沒有不友善,放心,不用擔心。”豹子女士面露苦澀,悶悶不樂地回卧室去了。

小兒子疑惑地問朋友:“她為什麼不高興呢?打掃、洗碗、洗衣服都很完美,煤餅也換了,媽媽叫我們吃的菜也吃完了。媽媽連手指頭也不用動。”

朋友說,不是因為你們收拾得不整齊,而是太整齊了,整齊到讓媽媽覺得即使沒有她,整個家也可以過得很好。

随後,小兒子回家推倒家裡的蜂窩煤,故意燙到哥哥的手,把房間翻得亂七八糟,然後大聲向媽媽求助。

媽媽一邊輕車熟路地收拾,一邊碎碎念:“哎喲,真是冤家,沒有我你們怎麼活呀,什麼都做不好。”但顯然,那個開朗的媽媽又回來了。

這一集,我真的看笑了,因為太真實了,同樣的劇情好像在我媽媽身上也發生過。

被需要、被依賴,大概是媽媽們對“媽媽”這個身份的幻想吧。

看似是付出一切在收拾“爛攤子”,實質上是通過滿足家人來彌補着自己情感上的匮乏,進而找到了存在感和價值感。

《請回答1988》

正因為彼此都存有幻想,是以我們作為子女,好像已經習慣了用雙重标準去要求自己的母親。

或許是文化裡總是在歌頌标榜一種無私奉獻的母愛,或許潛意識裡母親就該為孩子付出自己人生的全部。

我們總是在渴望自由時,抱怨母親左叮右囑,束縛太多。又總是在需要照顧時,希望母親如影随形,就在左右。

可是母親真的隻是您在這個世上的一個身份而已。每個人生活的重心,都還是自己,不是嗎?

前半生已被各種責任羁絆,現在,就應該放松下來了,好好地去享受生活。誰活着沒點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呢?

我們在歌頌母愛時,也是在不斷加深對母愛的期待。有時候真希望,每一位母親,可以不為母親的身份所累。

您可以不用無私且偉大的,我想您有自己的生活,做個簡單開心的小女人。

而且,我一直都相信,一個足夠愛自己的母親,才有可能會養出一個足夠愛自己的兒子/女兒。

《請回答1988》

- till next time -

你有沒有什麼話

是不敢當面和媽媽說的?

那麼,你可試試看

在今天的【留言區】寫下

然後把這篇文章轉給你的媽媽

《蘇東坡的治愈主義》

全集56講已更新完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