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想和妈妈们说:请您自私点吧

母亲节,今年突然很想写这样一篇推文,写给妈妈们。

接下来的内容里,没有任何牵涉世界观的探讨,或是牵涉人生观的道理,又或是牵涉价值观的歌颂。

有的,只是一些心里话。

事先声明一点,我目前的身份,单纯就是一个女儿,“妈妈”这个身份和我相距至少好几年,甚至,如无意外,我大概这辈子会和“妈妈”这个身份无缘。

所以,妈妈们大可把我看作是一个“自私的女儿”。

是不是已经有一丝庆幸,我不是您的女儿。但我想,您应该也会好奇,像我这样一个自私的女儿,心里对妈妈是怎么想的。

《请回答1988》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不止一次出现过幻灭的感受,就是发现“理想中的妈妈”和“实际上的妈妈”是很不一样的。

爆料一个有点小心机的故事吧,现在回头看我都觉得可以编成脱口秀的段子。

小学的时候,因为喜欢看动画片,其中一个剧情是这样的:平安夜在床头挂圣诞袜,第二天就会收到礼物。我也跟着那么做了,第二天却什么都没有收到。

但其实,谁不知道动画片里是父母扮演圣诞老人的角色把礼物偷偷放进圣诞袜里呢?小学一年级的我们都知道,我们也只是希望收到父母给我们偷偷放的礼物而已。

只不过,那时候我不知道的是,妈妈也有分为懂浪漫的妈妈和不懂浪漫的妈妈。而我妈妈正好是不懂浪漫的妈妈。所以我挂在床头的圣诞袜是空空如也,而我的同桌就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

不要惊讶,不是只有家长的眼中有“别人家的孩子”。在孩子的眼中,同样有“别人家的妈妈”。只不过这个“别人家”的定义,每个人都不一样。

有的人觉得,“好妈妈”就应该为母则刚,要坚强、要仁慈、要善解人意、要以家庭为重、要有自己的事业……如果不符合这样的期待,便会产生失望。

这些种种,我认为更像是一种幻想。如果以荣格心理学的概念来看,这就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然而,有没有思考过,我们对“好妈妈”的要求,有多少是来自社会刻板印象,又有多少是来自母亲真实的个性?

当我们每天都在说要“成为自己”,要求社会以“独立个体”看待我们,不要在自己身上强加刻板印象时,我们同时又对自己的父母加上了多少合理或不合理的期待呢?

我想和妈妈们说的第一句心里话就是:请您继续做自己。

虽然父母子女的关系,是这辈子的福报,不能选择,也不能更改。但是,也不代表彼此之间就应该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我记得几年前,费老师在一次分享会上,分享他和女儿的关系。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费老师说他觉得他有养育女儿的责任,因为是他把女儿带来这个世界的,但是女儿以后并没有赡养他的责任。

那天的分享会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我和我妈妈的关系很好,但很好之中也带有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

我反思了自己,从小到大,其实在无形中我是继承了妈妈的一些优缺点的,比如她遇到问题时的处事态度,对待别人时的人情世故,甚至是对人生的一些期待。

以前叛逆期的时候,我觉得我和妈妈的关系,是彼此牵制、彼此束缚。但到了现在,我会觉得我和妈妈的关系,其实是彼此学习,彼此成就。

所以,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其实都应该先是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妈妈或女儿。

《请回答1988》

我想和妈妈们说的第二句心里话就是:请您先爱自己,再爱我们。

很难否认,我们在出生后,与父母建立关系的那一刻起,就接受着社会、文化的制约。我们都是直接透过父母的语言来认识这个世界的,而他们的语言并非源自于自身,而是来自社会化、奠定于世界上无数知识的语言。

由此可见,即便我们没有刻意为之,意识中也早已存在各种幻想和理想。

不仅是我们对妈妈会有幻想,换个角度看,我觉得妈妈们对自己也有幻想。

这种幻想可能是基于存在感或价值感的需要,认为孩子离不开妈妈,认为自己必须做某些方面的自我牺牲。

我很喜欢的一部韩剧《请回答1988》里面,就有一集,讲豹子女士要回娘家几天,临走之时,反复交代丈夫和两个儿子:好好确认煤气,洗手间的马桶一定要使劲按、冰箱里的小菜一定要今天吃完、下雨了要记得收衣服……

临行前还三步一回头,唯恐自己背过身那一刹那,三个爷们就会因为不会照顾自己而死。

《请回答1988》

两天后,豹子女士回家,她发现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丈夫儿子都过得很好,简直是无可挑剔。

丈夫说:“老婆,我们过得可好了,你不在,我们也一点都没有不方便,放心,不用担心。”豹子女士面露苦涩,闷闷不乐地回卧室去了。

小儿子疑惑地问朋友:“她为什么不高兴呢?打扫、洗碗、洗衣服都很完美,煤饼也换了,妈妈叫我们吃的菜也吃完了。妈妈连手指头也不用动。”

朋友说,不是因为你们收拾得不整齐,而是太整齐了,整齐到让妈妈觉得即使没有她,整个家也可以过得很好。

随后,小儿子回家推倒家里的蜂窝煤,故意烫到哥哥的手,把房间翻得乱七八糟,然后大声向妈妈求助。

妈妈一边轻车熟路地收拾,一边碎碎念:“哎哟,真是冤家,没有我你们怎么活呀,什么都做不好。”但显然,那个开朗的妈妈又回来了。

这一集,我真的看笑了,因为太真实了,同样的剧情好像在我妈妈身上也发生过。

被需要、被依赖,大概是妈妈们对“妈妈”这个身份的幻想吧。

看似是付出一切在收拾“烂摊子”,实质上是通过满足家人来弥补着自己情感上的匮乏,从而找到了存在感和价值感。

《请回答1988》

正因为彼此都存有幻想,所以我们作为子女,好像已经习惯了用双重标准去要求自己的母亲。

或许是文化里总是在歌颂标榜一种无私奉献的母爱,或许潜意识里母亲就该为孩子付出自己人生的全部。

我们总是在渴望自由时,抱怨母亲左叮右嘱,束缚太多。又总是在需要照顾时,希望母亲如影随形,就在左右。

可是母亲真的只是您在这个世上的一个身份而已。每个人生活的重心,都还是自己,不是吗?

前半生已被各种责任羁绊,现在,就应该放松下来了,好好地去享受生活。谁活着没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呢?

我们在歌颂母爱时,也是在不断加深对母爱的期待。有时候真希望,每一位母亲,可以不为母亲的身份所累。

您可以不用无私且伟大的,我想您有自己的生活,做个简单开心的小女人。

而且,我一直都相信,一个足够爱自己的母亲,才有可能会养出一个足够爱自己的儿子/女儿。

《请回答1988》

- till next time -

你有没有什么话

是不敢当面和妈妈说的?

那么,你可试试看

在今天的【留言区】写下

然后把这篇文章转给你的妈妈

《苏东坡的治愈主义》

全集56讲已更新完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