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熟年》裡的兩位中年母親皆收獲熱議,宋丹丹飾演的刁蠻媽媽吳二琥總能讓觀衆血壓飙升,郝蕾飾演的張春梅,則經常讓觀衆心疼憐惜。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如果說吳二琥的關鍵詞是“蠻橫”,那麼張春梅的關鍵詞一定是“完美”。

作為妻子,她能賺錢又相當顧家。

她的事業與丈夫旗鼓相當,卻不要求丈夫為家庭付出,而是将生活打得理井井有條,完全不用丈夫操心養家育兒問題,是不是典型的傳統型“完美妻子”?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渴望》裡劉慧芳被老一輩觀衆歌頌的“美德”,恐怕都不及她一半。

作為母親,一邊辛苦工作養家,另一邊又給足了孩子陪伴與保護。

丈夫忙于工作,連孩子的學校都沒去過,她卻能擠出時間陪伴孩子學習,不僅将他培養成重點大學學生,還在經濟、工作選擇等方面給兒子掃清成長障礙。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給這樣的母親當孩子,相當令人羨慕了。按傳統價值觀來說,為孩子傾盡一切守護的張春梅,也能得一個“完美母親”稱号。

然而,傳統對妻子、母親的“完美”定義,放在當下,似乎都不再受用。

曾經張春梅認為自己的努力付出很值得,丈夫事業有成兒子成績優異,大家庭更和和美美,但人到中年,她卻遭遇了感情、家庭、事業的三重危機。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這些危機,大多源自他人對張春梅的單方面指責。

丈夫倪偉強情緒崩潰堅持離婚。

倪偉強認為張春梅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是監視、控制,他無法容忍妻子熱衷安排他的衣食住行、打探他的工作狀況,以及頻繁的聯系。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兒子倪斯楠渴望自由意圖退學。

倪斯楠為了玩樂隊荒廢學業,張春梅嘗試溝通後卻被兒子指責操控自己的人生,認為她一直在逼自己選擇不喜歡的道路,不想再為母親的喜好而活。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憤怒之下,倪斯楠甚至遺憾自己沒辦法像父親一樣和母親“離婚”,言外之意他痛恨因為血緣無法和母親徹底斷絕關系,擺脫對方。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孩子如此控訴,剛剛被逼離婚的母親内心如何可想而知。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奮鬥半生,為家庭付出多年,張春梅得到的卻是雞飛蛋打的人生,丈夫堅持離婚,兒子堅持離家,這種結果,大部分觀衆都為她感到不平。

張春梅對丈夫、兒子的“控制”,的确有迹可循。

比如她給兒子的人生規劃是選擇經濟學專業,未來考研考博,否定兒子的理想,雖然了解她的安排是為了求穩,但換個角度,會讓孩子的人生很挫敗。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但張春梅對丈夫、兒子的“控制”,在觀衆視角遠遠沒達到讓這對父子以“切斷關系”方式進行控訴的地步,她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可以溝通的人。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倪偉強控訴她要求自己回家的次數太頻繁,影響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可實際上張春梅對丈夫的要求是一周回兩次家(同一個城市,丈夫是大學教授)。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同城生活,一周回兩次家都覺得太頻繁……

如果倪偉強和張春梅本身就是喜歡距離感的夫妻,結婚時便約定了保持距離,那麼能了解,畢竟,世界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有選擇婚姻模式的權利。

但從大嫂吳二琥的言論可以看出,這對夫妻最初更執着保持夫妻親密關系的,其實是丈夫倪偉強,妻子張春梅反而是妥協、做出改變的那一個。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倪偉強對妻子過多幹預自己工作的指控也不太能站得住腳,因為張春梅甚至不知道丈夫被學生惡意舉報過,很多問題皆是丈夫情緒失控她想幫忙才參與的。

可以看出,所謂妻子“控制”更多是夫妻兩人溝通不暢後對問題的放大。

兒子倪斯楠的指控也不是能完全站得住腳,因為他口中母親像是在自己身上安了一個監控,而事實上,張春梅直到被通知兒子頻繁曠課才知道對方的現狀。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待她想要溝通時,倪斯楠瞬間就炸了。

這種情況下,觀衆視角更像是倪偉強、倪斯楠兩人不願耐心和妻子、母親溝通,一遇事便不負責任逃避、叛逆,更加深了觀衆對張春梅的心疼。

當然,因為劇情主視角是張春梅,倪偉強、倪斯楠視角中被她“控制”的日常是留白處理的,不排除兩人曾經試圖溝通,卻因為張春梅的執着而麻木隐忍的狀況。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有時候,我們選擇不溝通,不是因為不知道溝通的重要性,而是清楚自己的訴求永遠不可能被對方采納,被逼讓自己變成一個“不負責任”的人。

家庭長短,最難分辨,到底是張春梅控制欲太強,還是她的丈夫、兒子性格天生不負責任,其實很難下一個絕對的結論,但有一個問題卻很值得重視。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張春梅的人生,明明那麼努力,為何會瞬間崩塌?

有一個情節很耐人尋味。

除了對丈夫、孩子照顧有佳外,張春梅對大家庭也很盡心,她認為家人之間需要感情維系,便帶頭規劃了一家人定期團聚一次的活動,以聯絡感情。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婆婆患上老年癡呆後,她也是整個家族裡最強烈堅持将婆婆留在家中照顧的一個,為了處理家庭瑣事,張春梅一度疏忽工作間接錯失了升職機會。

對于張春梅的用心,除了她的丈夫與兒子外,婆家人幾乎都一緻贊賞。

婆婆表示将她當親女兒,拒絕兒子跟她離婚,小姑子為了二嫂控訴哥哥自私,跟張春梅性格不太和的大嫂,也在離婚問題上對妯娌維護有加。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整體來看,張春梅在婆家似乎是所有人都重視、愛戴的存在。

但很有趣,離婚後的張春梅再一次像往常一樣發起家族聚會時,小姑子獨自帶婆婆玩忽略了資訊,兄嫂一家因為忙碌沒注意到資訊,赴約的,隻有張春梅一人。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不可否認,每個人的缺席都有其正規理由,但大家都很清楚,如果足夠重視,不可能所有人都因為五花八門的原因忽略曾經約定俗成的東西。

歸根到底,還是張春梅的付出,存在太多一廂情願。

她總是做着一些自認為對家庭、親人好的事情,事實上這些東西也的确重要,但張春梅忽略了一個問題,她認為好的東西,家人未必有同樣想法。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每個小家庭,亦有自己更迫切解決的問題。

與大家庭定期聯絡親情相比,大哥大嫂的家庭更想把時間集中在賺錢解決經濟壓力,與堅持親自照顧母親相比,倪老二明顯更認可專業養老院。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當你認為的好與别人迫切想要的東西背道而馳時,愛,亦會變成負擔,也許,倪偉強父子對張春梅的不滿,也是因這種點滴的“愛”積累出來的。

就像倪斯楠眼中的母親,她的操心,在他眼中卻是壓力。

一味的周到付出,是張春梅中年生活遭遇巨變的關鍵原因,但,張春梅中年面臨的生活崩塌,根本原因,是她忘記了照顧自己。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每個人的訴求是多樣的,生活亦是千變萬化的,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能弄懂别人的訴求,一味“付出”的愛,根本不可能得到“完美”。

可惜,很多人往往會陷入“付出=幸福”的怪圈。

劇中的張春梅如此,可能源于她原生家庭的缺失,格外渴望圓滿的家庭,對親情、家人太過重視,當付出成了生活的全部時,人們往往會失去尋找幸福的能力。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請回答1988》中有一段劇情,羅美蘭以為離開家一段時間,丈夫和孩子的生活會變成一團亂麻,她深深的覺得家人完全離不開自己。

待發現家人離開自己仍舊生活的很好時(裝的),羅美蘭便瞬間低落起來,因為她發現自己沒那麼被需要,自己,沒那麼重要。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當時很多觀衆是以共情,感歎自己媽媽也是這樣,覺得很幸福。

七話卻覺得有點心酸。

當一個人的幸福隻存在于“被需要”、“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幸福”時,的确讓人覺得偉大,可反過來想一想,她或他的幸福,是不是很容易被别人推翻?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以他人被自己付出而感到幸福,一旦他人不需要這份付出,或者否定了這份付出,一切幸福都會化成泡影,甚至會成為推毀一個人多年努力的利刃。

張春梅便是如此,她以為付出為幸,但她的付出完全被家人否定。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現實生活中,一直保持着幸福的羅美蘭常有,因為大部分人即使會覺得這份愛有負擔,也會因為親情努力接受,生活摩擦不斷,家人卻仍願雙向奔赴。

但付出半生甚至一生後,幸福卻被迫崩塌的張春梅亦常有。

因為人們的生活追求在變,被付出的人,也在追求自我。

客觀來說,《熟年》裡的張春梅,已經是相對幸運的一個,因為否定她的家人大多是善良的,隻是自己迷茫無助想要改變,卻并非真正想要傷害張春梅。

丈夫要離,兒子要逃,從《熟年》張春梅中年崩塌,看一味付出的痛

現實生活中,除了負擔不了被付出而“叛逆”的類型,卻還有真正自私自利的類型,當他們有機會追求新生活時,“張春梅”們,大多成了被抛棄的墊腳石。

無論善意的,還是惡意的,當我們的人生不是而自己而活時,就已經注定了自己的未來會被别人掌控,無關性别,無關身份,都有可能成為其中一員。

人生可以自由選擇,但願每個人選擇去愛、去付出之前,一定也要愛自己,兩者同樣重要,甚至,後者才是我們選擇愛與付出的基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