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5歲媽媽攜兩女兒跳河,女性如何才能走出家庭困境?

在安徽省天堂鎮,一位悲痛欲絕的母親帶着兩個女兒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大女兒隻有8歲,小女兒才2歲。

她們的遺體被打撈上來的時候,三個人的手被緊緊捆綁在一起,場面之慘烈,令人不寒而栗。

35歲媽媽攜兩女兒跳河,女性如何才能走出家庭困境?

圖檔來源:頂端新聞

是什麼讓這位年輕的母親如此絕望?網上衆說紛纭:有人說,這個家重男輕女,母親生下二女兒後,長期遭受來自夫家的冷暴力,婆婆洗全家人的衣服,唯獨把她的挑出來。

有人說,這位母親在2020年已經離婚,但是仍然和前夫生活在一起,事發前他們曾有過争執。甚至有人猜測,二人離婚是因為前夫想要生養男孩。

寥寥幾筆,勾勒出她結婚生女後,悲慘的後半生。

然而,她本不該過上這樣絕望的生活。根據同學和親屬的描述,她面容姣好、性格安靜、不争不搶,對兩個孩子也很好,生前曾獨自給她們治病。

為什麼深愛孩子的母親,卻要在自殺的時候帶走孩子?

01

病态的利他主義心理

一位外國學者研究了幾十例攜子自殺的案例後發現,母親攜子自殺主要是出于利他主義心理。

利他主義原本是一個積極的品格,指的是為他人的利益着想、做有利于他人的事。

但如果利他主義病态化、極端化,就會演變成為心理疾病。放在攜子自殺的父母身上,就意味着,“孩子活着也過不好,是以我要帶走他們。”

這反應了攜子自殺中的一個悖論:攜子自殺很可能不是出于恨意,而是對孩子的愛。但是,父母出于對孩子的愛,卻給孩子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悲劇。

前幾年,有位母親想要自殺,決定在自殺之前把孩子交給丈夫,于是給丈夫打電話,約他在出租屋見面。然而,丈夫以工作忙為由,拒絕按約前往。

久等無果的她覺得,丈夫根本不關心自己和孩子,是以就算把孩子留給丈夫,孩子也不會被好好對待,一念之差便決定攜子自殺。

35歲媽媽攜兩女兒跳河,女性如何才能走出家庭困境?

圖檔來源:unsplash.com

與母親的利他主義心理不同,父親攜子自殺,大多是為了報複。

比如近日發生的,一位法國父親在與妻子發生沖突後,殘忍将自己年僅5歲的女兒殺死後自殺身亡。

35歲媽媽攜兩女兒跳河,女性如何才能走出家庭困境?

圖檔來源:紅星新聞

曾有位父親攜子自殺後,給妻子留下紙條:“你現在不能擁有他們了,我已經把他們帶走了。”

一些男性會把對于家庭甚至個人生活的不滿,全部歸咎于自己的另一半。出于對妻子的怨恨,他們會企圖奪走妻子最重要的人,也就是孩子,讓她陷入永久的悲痛之中。

這似乎解釋了父母攜子自殺的心理,而導緻父母走到這一步的,還有複雜的社會和家庭原因。

02

女性生活的沉重壓力

衆多攜子自殺的女性背後,都有一條血淋淋的生存之路。

與那些因為個人問題而自殺的人不同,攜子自殺的父母通常承受着來自家庭的巨大壓力,比如家庭沖突、伴侶出軌、婆媳關系、離婚糾紛等等。

她們可能家庭地位不高,被丈夫和婆婆欺負,甚至是家暴。她們大多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有的還欠有巨額外債。

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母親自殺是因為自己的心理狀況出了問題,但是背後所反應出的,一定是整個家庭的心疾。

正因如此,自殺的行為才會牽扯到孩子:自殺的父母認為,自己死後就沒有人會照顧孩子了。

35歲媽媽攜兩女兒跳河,女性如何才能走出家庭困境?

圖檔來源:紅星新聞

2021年,安徽一位年輕的媽媽在離婚冷靜期的第四天,帶着兩個孩子從24樓家中跳下,留下了一封字字泣血的遺書。

結婚五年來,公公和婆婆從來沒有給她過好臉色,嚴重的時候,甚至不許她進家門。

孩子出生後,她辭去工作成為全職媽媽,沒有了經濟來源,被婆婆惡語相向:“她好吃懶做,白吃白喝5年,我兒子的錢都被花光了。”

在妻子承受這一切的時候,丈夫不僅不管不顧,還加入到加害者的行列之中,一喝酒就對她拳腳相加。

35歲媽媽攜兩女兒跳河,女性如何才能走出家庭困境?

圖檔來源:unsplash.com

有人說,那些攜子自殺的母親不是傻,而是絕望了。

背負着沉重的生活壓力,沒有經濟基礎和親人之愛的支撐,讓她們最終走向了不歸路。

03

年輕母親如何走出困境

2019年,一位媽媽因為高額套路貸,決定攜子自殺。她先是哄騙孩子喝下農藥,之後又自己喝下大量農藥。沒想到,最終自己被搶救過來,孩子卻永遠離開了人間。

後來,這位媽媽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當地檢察院批捕。

這也告訴我們,無論動機是什麼、理由有多少,攜子自殺對孩子來說都不是自殺,而是被父母殺害。

是以,對事件中的母親表示同情之後,我們更應該思考,如何才能讓年輕媽媽們走出困境。

營造健康的家庭生态

傳統的家庭心理治療關注母親和子女之間的關系,而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發現,隻有當其他成人養育者,比如孩子的父親也參與到兒童撫養中,使系統達到平衡狀态,兒童才能從中獲益。

是以,想要讓年輕媽媽們走出困境,就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給予媽媽更多的關注和關愛,了解媽媽們的心理需求。

家庭沖突不是其中某個人的責任,而是整個家庭的責任,丈夫和家中的老人都需要積極為女性提供支援和幫助。

35歲媽媽攜兩女兒跳河,女性如何才能走出家庭困境?

圖檔來源:unsplash.com

鼓勵孩子的自由意志

母親攜子自殺,反應了媽媽與孩子之間邊界感的缺乏。很多媽媽認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如果自己不在人世,那麼孩子也無法活在這個世界上。

邊界感的模糊是一種常見的家庭失衡狀态,輕則造成孩子的心理問題,讓孩子對家庭感到厭煩和恐懼,重則導緻父母包辦孩子的一切,乃至生死。

是以,媽媽們也要轉變心态,把孩子看作是一個有獨立自主意識的人,鼓勵孩子自我滿足感、價值感的發展,不要試圖控制孩子的一切。

時刻保有選擇的底氣

選擇攜子自殺的媽媽,大多有一種心态,就是覺得自己隻有尋死這一條出路,但凡有其他的辦法,自己也不會帶孩子一起自殺。

這再次提醒我們,女性的自由和獨立有多重要。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坎坷,究竟是積極解決問題,還是消極沉淪甚至放棄生命,都在自己的選擇。

如果丈夫對自己不好,那麼離婚也沒關系,如果自己撫養不了兩個孩子,還可以分割财産、求助父母,自己努力賺錢。

時刻保有選擇的底氣,就是讓自己不依附于丈夫、不依附于家庭而活,擁有自己的人生意義。

35歲媽媽攜兩女兒跳河,女性如何才能走出家庭困境?

圖檔來源:unsplash.com

查找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獨特的現象:國内新聞報道中,大多把這類事件表述為“攜子自殺”,而國外學者卻稱其為家庭成員之間的“謀殺-自殺”。

其中的差別在于,前者把孩子看作是一個被“攜帶”或者“脅迫”的依附者,而後者則把父母的行為歸于殺死一個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

“攜子自殺”的表述,似乎給這類事件蓋上了一層朦胧的紗,讓父母的行為看起來不那麼殘忍。

但是,無論是出于愛還是恨,殺子都是毫無争議的犯罪,父母的身份也不是奪走孩子生命的理由。

身為父母,尊重孩子的生命、認可孩子作為個體的價值,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