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誠提問:不掃孩子興會被判多少年?

母親節剛過,就看到一條心酸的熱搜視訊:#兒子偷偷給媽媽買花被指責#。

視訊中,上國中的兒子在母親節當天給母親買了一袋花。

而母親覺得花不實用,讓孩子退掉。

退掉花回家,孩子一邊委屈哭泣、一邊看學習資料。

視訊出來後,網友紛紛評論:

“這種媽媽真無語。”

“以後不會再收到禮物了。”

“孩子要用一生去治愈。”

真誠提問:不掃孩子興會被判多少年?

孩子心中裝着對母親的愛,想要用鮮花表達對母親的感謝。

母親心中裝着生活的不易,想要精打細算為孩子提供最好的資源。

視訊中的孩子沒有錯,母親也沒有錯,隻是處理方式錯了。

孩子付出了愛,卻沒得到應有的回應。

其實,這也是很多家庭中的縮影。

前不久,江蘇南通一男孩,看到媽媽手機很破卻舍不得換,就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了一個新手機送給媽媽。

為了買到合适的手機,男孩一次次去店裡詢問、對比,還抛開面子和店員砍價。

但沒想到迎來的不是媽媽的開心和笑容,而是滿臉憤怒生氣地指責他亂花錢。

孩子滿懷期待為父母準備了驚喜,做了一件自己覺得很了不起的事,等到的不是表揚和認可,而是否定與打壓。

在合适的時間得不到認可,在錯誤的時間獲得批評。

漸漸的有些孩子不再與父母分享,不願意再花心思制造驚喜,心也離父母越來越遠。

真誠提問:不掃孩子興會被判多少年?

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的批評,會對孩子造成什麼?

還記得電視劇《小歡喜》裡的母親宋倩和女兒英子嗎?

英子爸爸為英子打造了一個秘密基地,裡面放置了英子喜歡的樂高模型。

宋倩發現後,絲毫不理會孩子的道歉,在情緒波動下當着孩子和前夫,還有前夫女朋友的面,砸了所有的樂高模型。

真誠提問:不掃孩子興會被判多少年?

宋倩無時無刻的監管,不分時間場合,不分孩子狀态的批評。

最終讓英子連續失眠34天,對着手機留言:感覺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沒有意義。

真誠提問:不掃孩子興會被判多少年?

長時間的壓抑,讓英子有了跳河輕生的念頭。

真誠提問:不掃孩子興會被判多少年?

生活中,批評式教育随處可見:

你看看人家,看看你,太不讓我省心了。

你幹這些沒用的幹什麼?又不能考試加分。

一天到晚,就想着玩!你這樣能考上什麼好大學?

你就這麼下去吧,我看你這輩子算完了

仿佛父母總有一種能力,無論什麼事都能成為批評孩子的理由。

孩子與人打架,不問緣由将孩子一頓臭罵。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優秀,不分場合将孩子一頓數落。

孩子已經知錯,依舊不依不饒各種批評。

朋友前幾天跟我分享了,他跟兒子吵架的故事:

初二的兒子,晚上自己在房間寫作業。

剛加班回家的朋友,在敲門沒得到回應後就推門進去了。

結果發現,兒子正戴着耳機看短視訊看得入迷。

沒忍住情緒的朋友,以初二正是關鍵時刻将兒子罵了一頓。

當時兒子臉色蒼白的說着對不起,說自己隻是想放松下,可朋友還是各種批評,甚至開始翻前賬。

直到朋友老公聽見聲音跑過來,說孩子吃完飯不舒服還堅持回房間複習,隻是想放松下,又沒做什麼過分的事。

朋友說,自己明明隻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想讓他未來過得更好,可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是最失敗的母親。

不分時間、不分場合,不分孩子狀态的批評,對孩子來說是一場手足無措的災難。

成年人尚且有承受不住批評的時候,更何況對于還在成長期的孩子?

因批評産生的消極情緒無法排解,行為就容易出現偏激。

教育之難,往往正是:

我們忽略了孩子的消極情緒,沒有在合适的時間給予應有的幫助。

親子之間最大的障礙,便是以批評表達關愛。

真誠提問:不掃孩子興會被判多少年?

 少一份批評,多一份鼓勵

教育家蘇格拉底曾說:“教育是把一個人的内心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為自己的樣子。

我們與孩子之間缺的從不是愛,而是鼓勵與認可。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曆:

小時候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鼓勵,我做什麼事,他們都覺得我做不好。

國中的時候,我想報名參加廣播站的選拔,但是父母直接說:你不行!說我的聲音不好,去了也白去,還容易讓人笑話。

工作後,我特别不自信,一些需要争取的機會我總是不敢去,覺得自己沒能力,肯定做不好。

很多時候,父母希望通過否定來避免孩子受挫,卻忘記了孩子遠比我們想得優秀。

曾看過一個視訊:

視訊中的小男孩,三年前考試全班倒數第二,父親耐心地詢問男孩上次考第幾?

男孩回答:“上次考了倒數第一。”

父親再次溫柔說:“有進步,下次再上一個名次好嗎?”

三年過去,男孩已經逆襲成了全班第一。

真誠提問:不掃孩子興會被判多少年?

認可孩子的努力與進步,通過鼓勵讓他們樹立信心,無懼困難朝着目标前行,是尊重也是信任。

這就是,鼓勵的意義。

孩子向我們表達愛意時,我們溫柔接受并告訴他:“媽媽也一樣愛你。”

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堅定地告訴他:“相信你通過努力,可以解決。”

孩子取得成績時,我們自豪地告訴他:“你的努力,值得這份榮耀。”

關懷類節目《今天你也辛苦了》有這樣一幕:

孩子們組成了一個合唱團,希望在中秋節給父母表演節目。

記者詢問他們有什麼願望時,孩子們說得最多的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勵。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寫道:

“人生來就喜歡被人鼓勵,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可以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成長,收獲自信,變得更優秀。”

在孩子經曆風雨與挫折時,父母的鼓勵将化為他們最大的勇氣與底氣,從心中生出陽光照亮前路。

真誠提問:不掃孩子興會被判多少年?

 鼓勵讓孩子更優秀

曾有記者在調查,全國21個省(市)29名聯考狀元時發現:93.1%的狀元家長采用鼓勵教育,而采取鞭策教育的隻占6.9%。

你很棒......

你很優秀......

這些父母害怕說多了會讓孩子驕傲自滿的詞,是沒有指向性的表揚而非鼓勵。

鼓勵具有指向性,幫助孩子在努力中學會不懼困難,勇敢直前。

曾經聽身邊的朋友,講起她曾鼓勵孩子的故事:

孩子在體測模拟的時候,總是不及格。

一天早上,朋友剛起床就在窗前看到,孩子自己在小區練習跑步。

孩子回家後,朋友一邊做飯一邊說:

“你主動去練習跑步,是希望體測成績能過關吧?你有自己的規劃,也能管理自己不用媽媽操心,有了這樣的能力,你将來中考一定能考好。”

後來,孩子每天都自己規劃學習,不會的問題也能用自己的方法及時解決。

父母的鼓勵,是對孩子的肯定。

肯定他們在某件事情上的付出與進步,同時激發信心與潛能。

真誠提問:不掃孩子興會被判多少年?

生活中,孩子考試進步了10分,很多家長便隻看見了10分。

而這10分背後,有孩子的努力,或許還有改變了一些壞習慣而換來的進步。

哪怕很小的進步,有時也是孩子拼勁努力後的結果。

批評、指責是親子關系中的棘刺,以愛的名義将孩子逼入無助、悲痛的境地。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說:

“鼓勵表揚,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

以肯定表達尊重,以鼓勵表達愛意,才會有更和諧和更舒适的親子關系。

孩子能走多遠,取決于父母所扮演的領路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