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态】1.7孩子學習中遇到了挫折,怎麼辦?

【心态】1.7孩子學習中遇到了挫折,怎麼辦?

有一個人叫弗蘭克爾,在二戰的時候,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度過了三年的時光。

這三年是非常殘酷的,比他以前度過的20多年都要漫長。他的親友們被一個又一個的送進了毒氣室;身邊的同伴,也一個又一個的慘死在了納粹的淩辱之下。在這裡,他被剝奪了作為人所有的權利和尊嚴,寒冷、饑餓、瘟疫和毒打,每一秒鐘都在威脅着他的生命,死神随時都有可能降臨。

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猶太人都不堪忍受這種痛苦,在被送進毒氣室之前,就自殺身亡了。而這個弗蘭克爾卻始終堅信有朝一日自己能走出這個毒氣室,并不斷地幻想着自己被解救的那天應該安排怎樣的日常生活。他終于支撐到被解救的這一天,走出了奧斯維辛,重獲新生,并且成為了著名的心理醫生,幫助無數受到精神痛苦的人走出人生的低谷。

這是一個人在逆境中靠頑強的意志力而生存的故事。

我們身邊還有另外一個故事,有個孩子他的考試成績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實體,每次都是全校第一名,甚至是區統考的前幾名。

有一次,統考考試的時候,他的實體成績考砸了,自己心裡很難受。實體老師見到他的時候也跟他說:哎呀,你看這次考得不太好,也沒發揮好。聽了這些,他心裡覺得更加難受。那天非常不巧,正好又碰到了實體教研組的老師,那個老師見到他也說:你看,這次我們學校本來要靠你來争光的,結果你考差了,是以我們整個學校考得也非常差。

他就把沉重的包袱都背到了自己身上,當天晚上就跳樓自殺了。

通過以上的兩個故事的我們來反思一下,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忍受極端的痛苦?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仍能生存下來;而有些人在輕微的挫折下,就忍受不了這種壓力,選擇了輕生。用小沈陽的話說:人與人之間的差别,怎麼就那麼大呢?

其實造成這種差别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心态不一樣:

弗蘭克爾能夠堅持下去,是因為它有着極端樂觀的心态;

而隐藏在這個孩子跳樓的背後,一種極度的悲觀心态。

心理學家經過30多年的研究發現,悲觀的人和樂觀的人最根本的差別是什麼呢?是對事情的解釋不同!

悲觀的人在遇到糟糕的事情時,更傾向于把它解釋成普遍的、永久的、改變不了的,是以才感覺悲觀;而他們在遇到好的事情時,經常會說:哎呀,這就是運氣吧、暫時的吧等等。

比如說他考試考好了,他就認為自己是狗屎運;如果考不好,她就認為是應該的、永久的。

孩子對自己的認知,源于父母對他的看法,尤其是早期。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因為三到七歲這個階段,孩子更多是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情,當他不知道怎麼解釋和判斷的時候,往往是聽從了父母的意見,這時候父母本身是樂觀的、還是悲觀的,對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大。

大家都看過一部電影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長期占據排行榜的前三位。講的是阿甘生下來時,先天條件特别差,腿腳不友善、說話還結巴等等,當他去入學的時候,智商還很低,隻有85,很多學校都不收他。于是,他的媽媽就去找校長,校長說他智商不夠,結果媽媽解釋說:我的孩子跟正常人沒有什麼差別,隻是慢一點而已。媽媽對這件事的解釋就是慢一點!

整個阿甘正傳的故事,内容實際上就是因為媽媽的信任和鼓勵,讓一個普通孩子成就他輝煌人生的故事。盡管是部電影,但在生活中也有大量的案例來驗證父母對孩子的整個教育方式是多麼的重要。

有一個偉人在他的人生傳記裡面寫了一個故事,他在國小讀書的時候,成績很差、反應很慢,甚至被老師瞧不起、被同學嘲笑,他很難過,就說:不讀書了,回家!

回到家之後,爸爸看他心情不好,也沒有批評他,就問他:孩子,有什麼想玩的嗎?孩子說:我想去海邊。第二天一早,這個爸爸就帶着孩子去了海邊。當孩子玩得很開心的時候,爸爸就跟孩子聊天,問孩子:你看,是海鳥飛的高?還是海鷗飛得高?孩子看見海鳥飛得有時候高、有時候低,然後就說:哦,看來是海鳥飛得比海鷗高。爸爸又問:海鷗飛的沒有海鳥高,那你說是海鳥飛得遠?還是海鷗飛得遠哪?我們都知道海鷗經常會沿着海平面做長途的跋涉遷徙!孩子堅定地說:海鷗飛得遠!

爸爸就跟孩子講:孩子,你可能不是那個飛的最高的鳥,像海鳥那樣;但你一定是那隻飛得最持久的鳥,像海鷗那樣,毅力最強!是以,你将來一定前途無量!

這個孩子被爸爸這麼啟發之後,回到學校,當再次面對老師和同學的嘲笑時,他心中就說:你就是那隻海鳥,偶爾會飛得高一點,但我卻是那隻飛得最久,最有意志力的海鷗!

事情其實并沒有改變,隻是對這個事情的解釋不同,就把一個孩子從悲觀的狀态變成了積極樂觀的狀态。

是以,各位父母,你們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在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給他一個正面積極樂觀的解釋,這個非常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