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張鐵生,我總有說不出的婉惜之情,萬般思緒湧上心頭,難說清是喜是悲是憂?如今年逾古稀的張鐵生早該安度晚年了,但人們仍對情有獨鐘,津津樂道,是因為他能永立潮頭,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還是富商的光環,使人羨慕不已?
對張鐵生的認知,不能簡單地用好和壞,一言蔽之,的确是多種情感的交織。在我們剛上國小時,張鐵生就以白卷英雄這一跳梁小醜的角色,深深地印在我們腦海中,正是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對白卷英雄的形象始終沒有改變,一直延續了幾十年。而今多媒體的普及,也拓寬了我們資訊管道,也颠覆了先前的認知,各種有歇業鐵生的正面報道紛沓而來,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官茂華的<<打不死的張鐵生>>,對我受益匪淺。張鐵生的履曆的大起大落,更見證的時代的風雲變幻,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更值得我們學習。當時我也習慣地認為張鐵生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混混,更為當時的考試制度而憤恨,認為視人生如兒戲,怎麼如此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呢?
讀了<<打不死的張鐵生﹥﹥,我才明白了真相,張鐵生是下鄉知青,一直忙于生産,卻無暇顧及個人應考之事,是一心為公的典型,那些所謂的白卷,也不是隻字末做,特别是化學成績比較差,但也決不是0分,真正使他成名鵲起,那是在考場上所寫的《尊敬的上司的一份信>>,這封信就是在今天看來,也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也非普通人志所能及的。信中自叙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及當時的複雜的社會背景。張鐵生既是幸運的,是以而聲名鵲起;同時又是不幸的,也是以而遭受十四年的牢獄之災。生活的魔難使他鐵窗中度過青春歲月。出獄後步入不惑之年,白手起家,又處處受人冷眼觀的他,創業又是何等的艱難,然而他就是這樣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為自己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創辦禾豐牧業,天地牌飼料更使赢來事業的二度春。
更難能可貴的是,曆經苦難而癡心不改,他的心仍然裝着大家,緻富不忘本,把自己大部分股份都投入了公益事業。真是做出先富帶動後富,不忘初心,堅守使命,實作人生的二次飛越。有人曾經為他寫道:
天到盡頭金作岸,
人登絕頂雲為峰。
俊鳥枝頭鳳久立,
濤聲依舊彩梅紅。
我們秉持客觀公正的态度,以實事求是的态度,盡可能公正的還原人物的本來面面。我們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為他曆盡波折仍舊癡心不改的精神而折服,在今天仍有其現實意義。一個有堅定的信仰的人,必定有堅定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不從成敗論英雄,更不為他成為富豪而鼎力膜拜,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他那大公無私的品質,稱得上真正的英雄。聽說他現在在紐西蘭定居,安渡晚年,真正的英雄無論身在何處,他的心永遠裝着全體人民的。
雖然倍受争議,一片公心不改;風雲如此變幻,丹心永遠向陽開。重提張鐵生,此情長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