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我們上次介紹了不同年齡段正常兒童的社交模式。

可能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不幸中槍”,

确實社交能力不太好,該怎麼辦呢?

家長們也不用太着急,從本期開始,我們将向您介紹不同年齡段兒童社交政策,幫助孩子提高社交技巧,收獲友誼!

本期介紹的是第一階段:幼稚園時期(3~6歲)孩子的社交政策指導。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個時期兒童的社交特點:

這個時候的兒童還沒有明确的友誼概念,對于朋友的界定通常是單向地從自我出發,他們心中的“好朋友”往往是可以一起玩耍、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但有些孩子可能不願意和别人一起玩,或者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沖突,導緻遊戲中止甚至自己被孤立。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這個時期的社交政策指導有以下幾點。

01 由成年人扮演朋友

有的孩子雖然不願意和同齡孩子一起玩,但卻可能十分粘大人,例如他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

大人這時候就可以通過扮演同伴角色,教孩子如何進行社會性遊戲(也就是需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互動的遊戲)。

這就像演員學習如何演戲,社交能力較差的孩子可以借此學習如何加入同伴互動中。

而大人需要降低自己的互動和語言水準,盡量模仿成孩子的同伴——這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我們是地位平等的朋友,沒有一方處于控制地位。

這個“大朋友”應當多觀察同齡兒童一起玩耍的狀況,留意遊戲的名稱、使用的道具、遊戲規則和孩子們常說的話,使用“孩子的語言”,并且在孩子面對各種社會情境時給予指導和鼓勵。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還可以在和孩子互動時,一邊做動作,一邊解釋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注意傾聽他人的想法。

大人可以示範一些社交信号,例如吃藥時皺眉表示讨厭、收到别人送的禮物大笑表示高興和喜歡。

但我們不能抱有過高期望,希望他們僅靠觀察氣氛或别人的表情、手勢,就明白對方在想什麼。

一般情況下,大人扮演的都是一個友善的朋友。

但有時,大人也需要示範一些不友好的行為,例如扮演個小霸王、調皮鬼之類的。

然後可以借此告訴孩子什麼是适當和不适當的回應,進而達到讓其學習分辨和模仿适當回應的目的。

02 學會互相幫助

為了鼓勵孩子幫助别人,大人可以故意犯錯,或裝作不會解決某個問題,然後向兒童求助——這時,大人應該告訴孩子: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向别人求助是個明智而且友善的舉動。

注意在這個過程中,大人必須讓自己的能力表現得和孩子一樣,不然當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明顯不如玩伴時,他會感到失望或者憤怒。

另外,大人也需要向孩子表示:就算犯了錯誤也沒關系。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03 與其他孩子進行彩排

當孩子和“大朋友”進行了足夠多的互動練習後,就可以與其他兒童進行“彩排”了。

可以讓年齡大一些的哥哥姐姐或者班上比較成熟的同學擔任這個“朋友”角色。

這可以讓孩子在進入變化莫測的真實社交環境前有更多的練習機會。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04 把一起玩的場景錄像

把孩子的社交過程進行錄像,然後讓孩子重複觀看。

這些“社交紀錄片”能夠幫助孩子了解一些社交信号、社交反應、活動的順序、同伴舉動,以及作為“朋友”的角色表現。

家長還可以暫停在一些含有特别社會信号的畫面,幫助他們分辨友好的行為,并學習正确的行為。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05 角色扮演遊戲

一般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會根據故事書或者電視劇、卡通片裡面的故事和人物,做角色扮演的遊戲。

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的互動性和創造性。

但類似于自閉症這類社交性較差的孩子,在進行角色扮演時,更傾向于單獨進行,或者完全依據原版故事,不允許有任何變動,他們甚至可以一直反複表演同一個内容持續好幾小時。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是以,家長可以鼓勵這類孩子在進行角色扮演時開動想象力,讓遊戲更加靈活,幫助他們明白如果事情的發展與自己最初想象的不一緻,并不代表那是錯的。

06 鼓勵孩子的友好表現

在和孩子進行互動時,一定要對他們合适的行為進行及時回報。

随時随地告訴他們:你的這個行為是對的!

例如:

“我看到明明摔倒時,你主動問他有沒有事,這就是一種關心别人的友好表現,你很棒!”

“今天朵朵的發繩不見了,你幫她找了出來,對不對?這個行為就是幫助,你做得很好!”

07 社交故事

這是卡羅爾 格雷在 1991年開發的一種教育方法:

所謂社交故事,是采用一種既定的方法和格式,借由相關的社會信号、觀點和常見的反應,描述一種情況、技能或概念,幫助分享社會性和情感方面的正确知識。

簡單來說,社交故事是用來記錄社會性知識和社會性成功事迹的一種方式。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社交故事的例子(圖源知乎@聽到TobiiDynavox)

而在編寫社交故事時,有一些原則要注意:

要和孩子合作,關注孩子的觀點和能力;

使用描述句、觀點句、訓示句、肯定句基本句型,或者根據孩子的需要增加合作句或控制句;

社交故事應描述和鞏固孩子已有的表現不錯的情況,而不是孩子不了解或失敗的行為。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可以将這些故事多印幾份随身帶着,一旦遇到和某個社交故事内容相關的情境,就可以随時拿出來讀。

08 社會信号遊戲

家長還可以利用社交故事進行社會信号訓練。

這裡讓我們用一個例子了解什麼是社會信号訓練:

在課堂上,當老師發出類似清喉嚨的“咳咳”聲時,普通兒童知道這可能是一種警告信号,接下來必然會去觀察老師的表情——像道路标志告訴司機前方有信号燈,然後司機會注意信号燈顔色。

如果老師是微笑的表情,這就是一個“綠燈”的信号,代表你可以繼續做手頭的事情:

如果老師皺着眉,眼睛盯着某同學,這就是一個“黃燈”信号,代表你必須小心,最好先停下來觀察:

如果老師是用一種生氣的表情盯着你,這就是“紅燈”信号了,清楚明确地告訴你必須立刻停止手頭的事情,否則後果嚴重。

社交能力較差的孩子可能隻會将老師的“咳咳”聲解釋為嗓子太幹,需要喝口水或吃顆潤喉糖。

想讓社恐寶貝愛上社交?|兒童社交政策指導

這就需要社會信号訓練——向孩子說明這個“咳咳”所代表的資訊,以及後面可能出現的表情,并且練習如何回應特定情況。

如果孩子對社會信号的意義感到困惑時,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疑惑,“我不太明白”“我做錯了嗎?”。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幼稚園時期(3~6歲)孩子的社交政策:

由大人扮演孩子的朋友

讓孩子學會互相幫助

與别的孩子一起進行社交“彩排”

鼓勵孩子觀看和其他兒童遊戲互動的錄像

與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遊戲

鼓勵孩子的友好表現

編寫社交故事幫助孩子了解特定的社會情境

利用社交故事進行社會信号訓練

你學會了嗎?

學會了就和自家寶貝一起試試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