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給孩子買玩具,孩子就撒潑打滾大哭大鬧,不達目的不罷休。”
“玩遊戲隻能孩子自己赢,其他人赢了,他就哭,不玩還不行。”
“孩子脾氣特别大,說他一兩句都不行,急了還動手打 人。”
……
以上這些場景父母們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
可以說孩子經常把父母拿捏得死死的,因為他們知道,隻要堅持鬧下去,父母就會妥協,他們就能達到目的。
面對孩子鬧情緒,不同的父母又不用的處理方式。大緻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當孩子情緒的奴隸
孩子在商場撒潑打滾要玩具,父母受不了周圍人的眼光,想盡快息事甯人。
“好了,别鬧了,媽媽給你買。”
“隻要你不哭,媽媽就帶你吃好吃的。”
用賄賂、哄勸的方式,表面上孩子不鬧了,可也卻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孩子知道,當他想要一件東西時,這種方法有用。
以暴制暴
“再哭再鬧,爸爸媽媽就不要你。”
“你要不聽話,媽媽就讓壞人把你抓走。”
“二話不說,揍一頓,看你還鬧不鬧。”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會使孩子短時間内屈服于父母的權 威和恐吓,但也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 全 感。
給孩子的情緒貼标簽
“為什麼打 人?你不是個好孩子。”
“你太懦弱了,動不動就哭,真不像個男子漢。”
“就知道哭,将來肯定沒人喜歡你。”
“隻有壞孩子,才躺在地上撒潑打滾。”
父母因為孩子的情緒問題,如此在孩子身上貼一些負面标簽,會輕而易舉地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以上三種處理方式都不是理想的處理方式。要想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問題,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情緒從何而來,是如何發展的。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
孩子情緒的發展軌迹
孩子之是以非常情緒化,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是因為他們的情緒還沒有發展成熟完善。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态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
情緒分為簡單情緒和複雜情緒,它是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發展、成熟起來的。
孩子一出生,就有了好奇、痛苦、厭惡、滿足這幾種情緒,因為人的本能有對食物的需求。
大約2—7個月,孩子就會發展出憤怒、悲傷、快樂、驚訝、恐懼這幾種情緒。
這些都是簡單情緒。而複雜情緒則是在孩子2歲以後才開始發展的。
2—5歲期間,孩子會發展出像尴尬、害羞、内疚、嫉妒、驕傲等更複雜的情緒。
5—9歲,孩子會逐漸對一些社會規則有所了解,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社會化。
9—12歲,孩子才能意識到他人的情緒反應。
12—18歲,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會上升,情緒體驗會更加敏 感。
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情緒發展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了解了孩子情緒發展的過程,我們就會明白,孩子的情緒問題,不能完全怪孩子,這和身心發展有一定關系。我們也就能了解孩子。
雖說,高興、悲傷、恐懼、厭惡、憤怒、驚訝等情緒,都是情緒的一部分,沒有好壞之分。
可是我們做父母的又擔心孩子會越來越肆無忌憚,控制不好情緒,成為令人讨厭的“熊孩子”。
怎麼辦呢?告訴大家,情緒調控能力是情緒智力的重要品質之一,這種能力能使孩子及時擺脫不好的情緒,保持正向健康的心境。
如何引導孩子處理生氣、憤怒、害怕、自卑、受挫等情緒控制的問題,就成了父母需要特别學習的一門功課。
有幾種方法家長可以嘗試一下:
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孩子也一樣,我們做父母的要允許孩子表達情緒。
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首先要告訴孩子你很了解他。比如可以這樣說:“你現在很生氣對不對?媽媽知道你生氣是因為沒有給你買玩具,但即使沒有買玩具,媽媽還是很愛你。”
父母要用同理心和傾聽,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孩子就會逐漸平靜下來。
但是,父母要注意一點,了解孩子的情緒,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情緒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合理的行為要堅決制止。
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孩子心愛的玩具被小朋友不小心弄壞了,孩子很生氣,兩個小朋友動手了。
這個時候父母如何處理呢?
我們可以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孩子調整自己的認知,讓孩子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引起他生氣的事情。
我們可以和孩子這樣說:“玩具被小朋友不小心弄壞了,你很生氣媽媽知道,但是你動手打 人也沒辦法讓玩具恢複原狀是不是?我們一起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好不好?”
有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利用繪本調解孩子的情緒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如果發現孩子的行為有了偏差,肯定希望馬上導正。給父母們推薦一種好方法,就是帶着孩子讀繪本,真的很有用。
繪本是圖畫加故事的形式,它能創造一種情境,讓孩子在所讀的故事中完成經曆,幫助孩子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認識一件事情,協助父母完成糾正孩子偏差和建立正确認識。
我家孩子所有的行為問題,我都可以通過和孩子的繪本閱讀,幫助孩子糾正。
關于孩子情緒方面的問題,我推薦各位父母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希望可以幫助到動不動就情緒崩潰的“熊孩子”,也解救一下被折磨的父母們。
這套繪本共10冊,非常适合2—8歲的孩子。
而且是中英雙語閱讀呦。
每一本都有一個主題,圍繞主題會帶孩子進入一個情境中,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情緒,了解情緒,學會換位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自我保護、勇敢、自信、誠實守信、情緒管理、懂禮貌、友誼、分享、自強、自律等主題。可以說孩子成長中面臨的主要情緒問題都有包含。
父母不想費心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就把這些書讀給孩子聽。孩子會在文字語言中自我領悟的。
家有2—6歲孩子,想要解決孩子情緒管理問題和性格培養的,都可以給孩子備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情緒是一種虛無缥缈的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是又影響着每一個人。
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幫助孩子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隻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就能幫孩子調整好情緒,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往期内容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