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自動
(1)原材料:
肥母雞(重3磅)1,味精1.5,細鹽4錢,胡椒粉
1 點
(2)生産方法:1.宰殺母雞後,用60~70°C的熱水趁熱,拔出羽毛,再切出内髒(雞肝采摘取其他用途),沖洗掉血迹和污垢。然後切掉雞脖子,再把雞脖子切成三段,雞頭切成兩半,每翅切成兩段,雞腿從膝關節上切下來,切掉小腿,使大腿仍然附着在雞身上。雞身劈成兩半,每半一半,然後折斷兩把刀,橫切一把刀,切成六塊。将整隻雞切成二十三塊,然後滴水沖洗幹淨,瀝幹要用的水。
2.取專用的蒸鍋(圖1),将雞頭水瀝幹,雞頸放入蒸鍋底部,第二層放雞脊肉和骨頭多雞塊,上層放雞肉塊,雞肉在表面排列成完全排列,顯得很肥,然後撒上細鹽, 蓋上鍋蓋,用塗有糊狀的長紙将蒸口塗成綠色密封,使不漏水。
3.拿一個大肚子的大沙箱,放十斤沸水,水箱口圍上一塊新抹布,把蒸汽鍋放在罐頭上,放高火四個小時(一定要用高火,讓水箱裡的水始終保持較大的沸騰度, 如果蒸水氣不足,雞肉不易煮爛爛,湯汁也少),雞肉煮熟後,湯量增加,即打開蓋子,撒上胡椒粉和味精,用幹淨的布取出糊狀物放在蒸鍋的側面,蓋上蓋子可以放在大盤子的内側。
(三)特點:本菜原汁原味,湯色澄清,鮮肉嫩滑,營養豐富。
蒸鍋雞的配料和配料,根據食者的口味适當增加或減少,如昆蟲草(是一種有價值的藥),可以做成蠕蟲草的蒸鍋雞;用昆蟲草和三七種粉末制成的蒸雞具有補充血液和氣體的作用。另外,用火腿、蘑菇切成薄片,放在雞肉上面,放成各種圖案,可以增加這道菜的美感。
蒸雞是雲南的名菜,已有200多年的曆史,在清乾隆年代用陽雞法,這就是燎雞的前身。後來,建水縣窯業将陽氣化為蒸汽,就成了現在的形。1947年,昆明開了一家"培養正氣"的餐廳,大量銷售蒸鍋鍋碗瓢盆,井水模仿這種做法,烹饪蒸鍋鴨、蒸鍋等産品,味道同樣美味。
以上食譜見于1965年青年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家食譜》,中國飲食文化有着悠久的曆史,蒸汽烹饪,即通過水蒸氣熱能的形式熱對流到烹饪原料上,古人會把澤恩廣場放在水壺或蛞蝓上,把它變成鍋(yþn), 加上鍋,使蒸汽通過莸緒和孔進入坩埚中蒸熟食物。這種蒸制方法經過蒸、蒸、蒸、蒸、蒸,已成為中餐的六大蒸制技術之一,用蒸鍋煮食材,看似簡單,但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河南安陽陰市場婦女墓出土的蒸銅鍋——青銅蒸柱形,三千多年前,是最早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發現的商用蒸鍋。

青銅柱形裝置應與蛞蝓或水壺一起使用炊具,上部蓋緊蓋子,水蒸氣通過物體空心内柱進入柱内,由柱頭的穿孔釋放,蒸汽不能洩漏在食物的中心柱周圍蒸煮。
圖1 蒸汽鍋
《美食中國》拍攝現場
《美食中國》拍攝關雲峰大師準備蒸鍋雞
雲南蒸鍋是著名的一道菜——蒸鍋雞。饅頭雞被東南亞國家評為"雲南第一名菜",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周總理點了饅頭雞作為國宴。
雲南蒸鍋雞以水紫陶器為容器,水紫陶器是我國"四大名牌陶器"之一,紫陶焚燒技藝也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4面蒸貴州苗汽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