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就要浙個味 浙江浙菜佳肴自美獨具特色

作者:創意聯盟
就要浙個味 浙江浙菜佳肴自美獨具特色

浙江菜雖有四大流派,皆具備選料講究,烹饪獨到,注重本味,制作精細的四大特點

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浙江省,簡稱“浙”,省會杭州,境内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省以江名,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複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緻平行的三支。地跨錢塘江、瓯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

浙江文化屬于典型的“中國東南文化區”,其主體構成是吳越文化。

自東漢至現代,浙江籍文學家加載史冊者已逾千人,約占大陸整體文學家比例高達六分之一,可謂是文化底蘊相當豐厚。這次文化遊記的拍攝團隊走進浙江省的紹興市,探訪了十二大菜系的浙菜。

就要浙個味 浙江浙菜佳肴自美獨具特色

小籠包該菜品起源于北宋,之後在江南地區發揚光大;屬于浙江省的特色小吃之一

浙江菜,簡稱浙菜,是中國漢族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産豐富,故諺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浙江省位于東海之濱,北部水道成網,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西南丘陵起伏,盛産山珍野味。東部沿海漁場密布,水産資源豐富,有經濟魚類和貝殼水産品500餘種,總産值居全國之首,物産豐富,佳肴自美,特色獨具,有口皆碑 。

此次拍攝工作得到了鹹亨酒店、繪璟軒(魯迅故居)、中國黃酒博物館、嵊州市剡中餐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嵊州市老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嵊州市紅太陽食品有限公司等餐飲名店的大力支援。攝制團隊拍攝了油炸臭豆腐、幹菜焖肉、醉河蝦,黃酒奶茶小籠包、豆腐包、豬頭肉春餅等多樣經典又富含創新的浙菜。

浙江,東瀕大海,有千裡長的海岸線,盛産海味,如著名的舟山漁場的黃魚、帶魚、石斑魚、錦繡龍蝦及蛎、蛤、蝦、蟹,平原,河道港叉遍布,著名的太湖南臨湖州,淡水魚名貴品種,如鳜魚、鲫魚、青蝦、湖蟹等以及四大家魚産量極盛。又是大米與蠶桑的主要産地,素有“魚米之鄉”的稱号。西南崇山峻嶺,山珍野味曆來有名,像慶元的香菇、雲和的黑木耳。中部為浙江盆地——金衢盆地,即金華大糧倉,聞名中外的金華火腿就是選用全國瘦肉型名豬之一的“金華兩頭烏”制成的。加上舉世聞名的杭州龍井茶葉、紹興老酒,都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上乘原料。

浙菜富有江南特色,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著名的地方菜種。浙菜起源于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經越國先民的開拓積累,漢唐時期的成熟定型,宋元時期的繁榮和明清時期的發展,浙江菜的基本風格已經形成。究其曆史原因,同時也受資源特産的影響。浙江氣候溫和,水陸交通友善,其境内北半部地處“東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河漢密布,盛産稻、麥、粟、豆、果蔬,水産資源十分豐富,四季時鮮源源上市;西南部丘陵起伏,盛産山珍野味,農舍雞鴨成群,牛羊肥壯,無不為烹饪提供了殷實富足的原料。豐富的烹饪資源、衆多的名優特産,與卓越的烹饪技藝相結合,使浙江菜出類拔萃地獨成體系。

探尋底蘊豐富的浙菜文化,僅用三天的時間拍攝,雖稍顯倉促,但在相關機關的用心協助下,卻不減拍攝團隊用心将富含深厚的浙江文化底蘊的浙菜,透過鏡頭推薦給更多的台灣群眾,現階段,世界各地雖受疫情的影響,緻使大多數人出行的不便,但希冀透過影片的傳達,将這些傳承已久的浙江飲食文化,原汁原味的呈現到大衆視野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