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南特色小吃之抱羅粉

作者:馮曉晖

傳統上,海南沒有面食。這個水稻一年三熟的熱帶島嶼,主食除了籼米,就是芋頭蕃薯。海南人一天三頓,早上米粉,午餐和晚餐都是米飯。油條面條豆漿包子之類,以前是不存在的。是以海南的米粉的種類可真不少。雖然食材單一,隻要做法繁多,飲食也沒那麼單調。

海南米粉排名前四的分别是:海南粉、陵水酸粉、文昌抱羅粉和萬甯後安粉。本篇介紹文昌抱羅粉。

抱羅是海南省文昌市的一個鄉鎮。在本系列中,文昌的特色飲食已經出現過兩次,一是海南第一名菜——文昌雞(見《尋味中國 31 海南文昌雞》),另一個是極具特色的糟粕醋(見《尋味中國 51 海南鋪前糟粕醋》),後者也是一種米粉。

早期到海南的漢族移民主要來自閩南,位于海南東北角的文昌是他們登陸的地方,也是離家最近的地方。這裡是海南漢人的根基,是海南話的标準所在地。文昌還海南唯一沒有黎、苗人的純漢人居住區,傳統文化最為濃厚,那種宗族氛圍和對教育的扶植與崇敬的态度,在海南其它地方并不常見。

海南特色小吃之抱羅粉

文昌文廟

文昌的文廟很值得看看。在文廟旁那家堂皇闊大的林氏宗祠裡,我看到牆上張貼着族生聯考名榜和同族人捐款助學名單,才了解了這座城市真當得起“文昌”之名。

海南特色小吃之抱羅粉

離開文廟繞到河邊,有條真當不起“文昌”之名的醜不堪言的仿古騎樓老街。我在街口找了家所謂的抱羅粉店,号稱百年老店,三代傳人。為何百年才傳了三代?晚婚或許是唯一說得通的解釋。

海南特色小吃之抱羅粉
海南特色小吃之抱羅粉

冒着被樓上風化的水泥塊砸腦袋的危險,我竄入這家粉店。店面狹長,明晃晃的太陽從沿街的玻璃窗照進來,照着牆上那張簡略的紅紙,上面寫着兩個價格,三種口味。腌粉、半腌半湯、粉湯。我這種初次體驗的,當然選擇半腌半湯。

海南特色小吃之抱羅粉

首先看粉。與之前的陵水酸粉和海南粉不同,文昌抱羅粉是熱湯粉,用的是粗粉,是以它也被稱為“粗粉湯”。

海南天氣熱,即使是熱湯粉,抱羅粉多也不用再過沸水。店家抓一把渾圓雪白晶瑩的粗粉條放入碗中,再撒上配料。抱羅粉的配料有鹵牛肉、鹵豬肉、海南酸菜、花生米之類,比起前面介紹的海南幹腌粉和陵水酸粉,分量和種類都差了不少。

海南特色小吃之抱羅粉

然後澆熱湯頭,湯頭才是抱羅粉的特色。粉湯澆的是清湯,這種清湯是用豬骨、牛骨加香料熬制而成,香氣濃郁,湯色清亮。店家将一堆煮過的大塊頭骨放在一旁,表示用料紮實,卻也是有些駭人。

腌粉則是深色黏稠的濃湯汁,感覺像是用清湯做底加耗油、芡粉再加工出來的。與海南腌粉相比,抱羅粉加入的鹵子分量很大,将粉和配料完全浸沒在了湯汁中。

海南特色小吃之抱羅粉

所謂半腌半湯,就是清湯、鹵汁各加一半。

口感上,抱羅粉的粉條綿軟,沒多大韌性。湯汁鮮甜,略帶着點酸,腌粉的甜味更重些,吃的時候最好加點黃燈籠椒調味。我覺得腌粉才是抱羅粉的傳統,個性也更強烈,濃湯汁挂在粉條上,極是滑溜,一口吸入,不用怎麼嚼就能下肚。就這麼吸幾口粉條,再将鹵肉、酸菜、花生米慢慢地嚼,也有些趣味。

海南特色小吃之抱羅粉

抱羅粉大約是我吃過的口感最滑的粉,在海南各類米粉中獨具特色。這類粗湯粉碳水不高,營養也算不上均衡豐富,但水分足,口感好。作為一種早餐小吃,還是挺不錯的。

海南特色小吃之抱羅粉

後記:

下一篇,海南四大粉之後安粉,敬請期待。

原創圖文,請勿轉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