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聊文蛤餅和蝦餅

文蛤餅本是如東海邊人家的一道家常菜,過去由于太普及,甚至上不了筵席。那時文蛤産量多,又外銷不出去,當地居民吃膩了炒文蛤、文蛤湯之類,就變着花樣吃文蛤。文蛤餅因而應運而生。

文蛤我們本地人叫它最早叫蛼螯,蛼螯餅它最早叫“蛼螯坨子”即把蛼螯洗淨剁碎,拌和面粉,加點調料,放在鍋中用火岡成圓坨狀,用筷子挾成小塊食用。由于它既鮮美又當飽,做法簡單又便宜,很得人們喜愛。後來越做越精細,便演變成小巧玲珑的蛼螯餅。如今蛼螯身價飙升百倍,蟲車螯餅反成奇貨可居,堂堂正正登上了大雅之堂,上了星級飯店的筵席餐桌,做法也随之有了改進。

蛼螯餅的制作其實并不複雜,關鍵是要掌握要領。現以5斤生鮮蛼螯作原料為例:将蛼螯劈開去殼洗淨(洗蛼螯也有講究,應将蛼螯置水中順時針方向攪動,中途不能停止或逆轉)。用刀占刂成糊狀,瀝去水份置盆或大碗中,打蛋一隻于其中,另加少量絲瓜和荸荠(一兩隻)末,再加蔥花、姜末、精鹽、味精以及少量的面粉一并拌和成膏狀,要求不厚不薄。關鍵在于蛼螯肉要瀝幹,并且不放水,不放酒。否則水分會更多,勢必要增加調和面粉量,而面粉一多,蛼螯餅就不嫩爽了。蛼螯餅不用油炸,而用平底鍋火岡。加少量素油中火熬熱,用小湯勺沾水舀膏體置鍋中,稍用勺壓扁成金錢狀。看火候也很重要,要求兩面火岡黃而不焦,熟時要及時取出,這樣,一盤鮮嫩、金黃、噴香的金錢蛼螯餅就誘人地出現在你的面前。蛼螯餅食用時不再蘸調料,否則會沖淡鮮味,最好在盤内襯一點炒韭菜使味更佳。

聊聊文蛤餅和蝦餅

蝦餅

蝦餅做法與文蛤餅有許多不同。蝦餅的原料必須是紅蝦,其它蝦做出來肉質太老。取鮮紅蝦洗淨去頭、殼,剁成蝦醬狀,按蝦肉一斤計算,需放肥肉3兩,同時剁碎至盤内,打雞蛋兩隻,放少量水,面粉2.5—3兩。面粉一次不放足,慢慢加足即可。調料亦為蔥花、姜末、精鹽、味精。注意鹽宜少不宜多,多了則不鮮,少了可在燴蝦餅時改正。做蝦餅時要領有三點:一是要放肥肉,而且少了不行(不用肥肉,也可用生豬油,現在也有人用色拉油代替,效果也不錯;二是占刂蝦時要占刂的細,多占刂幾遍,必要時用刀橫批,不出現籽粒,現在有人改用搖肉機加工,但至少要搖五遍;三是要有攉功,即拌和要到位,邊攉邊視情适量加水。越是攉得好,蝦餅越是發得好。制作時可用油炸,亦可用平底鍋火岡,但油炸時形狀不成餅,而作圓球狀,稱為“蝦圓”。油火岡時和火岡文蛤餅方法一樣。當膏體入鍋,待受熱膨脹,并成金黃色時即可出鍋。起鍋後遇冷收縮,表面呈核桃狀。蝦餅食用時,一般要重新用糖醋燴過,外襯一些韭菜、荸荠片,木耳、胡蘿蔔等,色香味形俱全,鮮嫩滑爽。也有人在火岡熟時直接食用,取原汁原味之趣。

原文選自:聽如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