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發現: 陝北剁荞面是中國面條的起源

作者:陝西傳媒網

中國面條究竟發源于何時何地?剁荞面、手擀面、拉面、拉條子、挂面等種種面條中,到底誰先誰後?一直是烹饪曆史乃至于文明起源發展中一個重要問題。近日,科學家得出結論,中國面條的起源,是陝北剁荞面。而陝西定邊作為紅花荞麥的原産地和傳承剁荞面的核心地區,被認為是最早出現剁荞面的地方。

研究發現: 陝北剁荞面是中國面條的起源
研究發現: 陝北剁荞面是中國面條的起源

為了溯源中國面條起源,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做了多年的研究。通過對北京東胡林遺址、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青海貴南縣拉乙亥遺址、西安半坡遺址、榆林石峁遺址、定邊新石器遺址等古遺址出土器物的整理對比,通過實地勘測和對曆史文獻的深入挖掘,對比各地的面條制作細節和工具裝置,魏益民教授認為,中國面條的起源,是至今流傳于陝北定邊、靖邊、吳起一帶的剁荞面。對于青海喇家遺址發現的距今3900年的小米為原料的面條狀物,魏益民教授認為,由于是小米所加工,不是真正的面食,是以不在此之列。

為何陝北剁荞面是中國面條起源?首先因為荞麥面的食用遠遠早于小麥面。荞麥起源于中國,種植曆史非常悠久。而小麥最早引入我國新疆地區僅僅4000多年,推廣到中原地區更晚。據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考證,兩千多年以前,在隴西、隴東、關中和中原地區,這些中國面食的主要地區,種植的作物主要是起源于中國的谷子、糜子、荞麥等,很少或幾乎沒有小麥種植。“從食用曆史來看,荞麥遠遠比小麥久遠,從工具裝置和制作難度看,荞麥面的磨制和擷取都比小麥面容易,是以即使到了荞麥小麥都種植的時期,荞麥面也應出現和食用的更早,”魏益民說。

研究認為,不僅荞麥的食用早于小麥數千年,而且荞麥面的食用方式也明顯更古老。陝北剁荞面将新磨制的荞面用水和成面團,經醒面和揉面後,擀成十毫米左右的面餅,用雙手持面刀剁成厚度為兩到四毫米的面條;水煮熟後,加上羊肉湯和調味的沙蔥等蔬菜食用。研究人員發現,與一般面刀相比,陝北剁荞面的刀遠遠不夠鋒利,明顯比較鈍,主要靠荞面刀的重力将面切開。研究人員認為:這種不靠面刀的鋒利,而是靠面刀重力剁面條的方式,很可能起源于石器時代。因為如果單純為切面,重量較輕的鐵質刀具單手就可搞定。

陝北剁荞面主要流傳于定邊、靖邊、吳起等縣。由于是中國紅花荞麥的原産地,種植荞麥的曆史最為久遠,定邊被認為是傳承剁荞面的核心地區。陝北剁荞面到底有多久?在定邊當地,從民國時期到“文革”,民間曾經兩次發現過接近于石面刀的器物。定邊文化館原館長黃龍程說,根據當地人叙述,這些“石面刀”比現在的剁荞面刀窄一些,重量更重,是以雖然刀鋒沒有鐵荞面刀鋒利,但由于更重,完全可以切開荞麥面。目前,定邊縣有關部門正在征集民間石面刀。

魏益民教授的研究認為,根據出土器物、曆史文獻和互相之間的傳承關系,最早食用面粉的形态是餅,而剁荞面是中國最早的面條。饸饹面是擠壓面條的鼻祖,是面條規模化生産的初級形式,手擀面是小麥引入關中和中原後,在剁荞面制作工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新疆拉條子是蘭州拉面的祖先,蘭州拉面是手工挂面的雛形,和新疆拉條子同類型的還有扯面、揪片子、貓耳朵等。(記者 韓承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