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起了,昨天走在街上,聞到了秋冬的專屬香甜味。
是烤蕃薯啊!
有很多南方的朋友,在寒濕重的南方過冬,每到特别冷的時候,應該會有感觸,家裡就會煮一大鍋蕃薯糖水,基本上都是搶着吃的,手慢隻能舀到姜片了。
這個姜+蕃薯的家常糖水
=溫和版的姜棗茶

驅寒濕的好吃小甜湯。
蕃薯土裡土氣,吃它是給脾胃打底的。
冬天就要多吃一些根莖、豆類和堅果,它們與冬氣相合。
尤其是薯類的農作物,它是深深紮根在土地裡,得土之氣的。
你看,蕃薯就是性質平和、純厚,吃它能強壯脾胃、充實底子,不容易感到餓。
這種天坐着餓得快,就可以自己煮一碗蕃薯糖水來喝,又香又潤。
《綱目拾遺》說它:“補中,和血,暖胃,肥五髒。”
蕃薯有補中和血的作用,但一定要煮熟了來吃。尤其是怕吃紅棗生内熱的人,在秋冬可以轉吃一點熟蕃薯了。
《綱目拾遺》裡面還說蕃薯:“煮時加生姜一片,調中與姜棗同功。”
蕃薯與姜同煮,能溫熱、驅寒,居然有類似姜棗茶的效果。但不會溫補到生熱毒。
在秋冬吃一點,虛寒的身體很受用,關鍵是簡單到很多不會做飯的人也能煮,獻上做法。
隻需配齊:蕃薯、姜,紅糖。
1、蕃薯兩條:
可以用紅心蕃薯,市面上最常見、最常吃到的品種。
它口感帶點糯性,甜度适中,用來煮粥或者蒸熟直接吃都很好吃。
根據顔色挑薯原則:
白肉:益肺氣;
紅肉:和血,潤臉色;
黃色:健脾;
紫色:花青素高。
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對陰陽,蕃薯的皮也一樣。
有些人吃蒸蕃薯容易脹氣、燒心,可以連皮吃、或者搭配溫中散寒的生姜,這樣就能把滞氣的問題解決了。
2、足量姜:
姜是本次糖水的重頭戲,要放夠10克生姜片,溫熱的力量足足的。
3、紅糖:
用紅糖調味,糖水的口感一下子就豐盈起來,但又不會蓋過蕃薯本身的甜。
【一起煮15分鐘即成】
姜、蕃薯一同放到炖鍋裡慢慢熬煮,待蕃薯變軟可以用筷子戳透,再下紅糖,融化後即可起鍋吃。
還可随個人喜好撒些許桂花、枸杞或葡萄幹等。
這份糖水天然散寒氣、暖身子,生姜與蕃薯巧妙融合,湯汁入口之後,舌根有微微餘留的溫熱感。
漸漸擴散至整個五髒六腑,秋冬季也太适合了吧。
朋友們注意:有胃脹氣、食積不化,拉肚子時,吃蕃薯反而會導緻氣機不暢,建議不吃。
PS:文章及圖檔部分來源網絡,侵删。如果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