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天,吃點甜吧

海報|淸涼地兒-了琹

物道君語:

如果覺得生活太苦,那就吃點甜吧。

//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如果說最讓人無法抗拒的,大概要數“甜”這一字了。

小時候,吃糖不是尋常的事情。一大塊方磚般的紅糖,會被媽媽用油紙封好,藏在米缸裡。

等到春天,或煮糖水,或做糍粑,再把紅糖拿出來,在砧闆上磨切成薄薄的深褐色的誘惑。趁大人不注意時,總會偷着用手指沾一下,抹到舌尖,就感受到紅糖一點點融化,甜味慢慢沁潤到喉嚨、心肺,一股清甜的滿足感溢滿身心。

圖1 2|淸涼地兒-了琹

多年之後,那一絲絲的甜,已經消匿于無形,蹤迹缥缈。可是那份溫暖和幸福感,卻穿越時間留了下來。

記得《風味人間》裡面有一句台詞:“土耳其人相信,甜食等同于善良的心和溫暖的話。”

在這個特别難的春天,更想把春甜的美味、溫暖的話語、以及善意心靈帶來的所有甜蜜,和你一起分享。

圖|淸涼地兒-了琹

【春生,吃甜】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春天應該“省酸增甘,以養脾氣”。萬物春生,正是吃甜的季節。

看過一位網友的故事,她從外地到廣州生活時,有一年春天,和朋友逛到小洲古村的水道邊。看到糖水店的菜單琳琅滿目,便點了一份番薯糖水。就着河面吹拂的春風和暖煦的陽光,小心品嘗了起來。

糖水是老闆娘用屋裡的高壓鍋壓出來的,大塊的番薯被蒸得軟糯,紫紅色的糖水也甜絲絲的,“說不出什麼,隻覺得太好喝了。”

廣東話中所謂的“糖水”,其實就是甜湯的意思。汪曾祺曾經寫過,在西南聯大時,許多廣東同學喜歡喝番薯糖水。他覺得很奇怪,不就是番薯切塊熬的甜湯嗎,這有什麼好喝的?

喝過的人自然懂。當紅糖和番薯的甜味被熬煮到了極緻,隻要舀起一勺甜湯,滾燙滾燙地送入嘴裡,那種熱烈而溫暖的甜意,簡直像在春天裡完成了一個甜蜜溫柔的熱吻。

甜,就是有這種魔力啊!在為我們快速補充糖分的同時,也讓大腦分泌了大量的多巴胺,瞬間便能使幸福和愉悅的資訊傳遞到神經。

這種充盈身心的高度滿足,仿佛大步就能走進春光裡。再春寒料峭的日子,也能滿血複活。

難怪說,那些減肥的人們,因為長期減少了糖分的攝入,而容易會有抑郁的感覺。

其實就像木心說的那樣,“一個人到這世界上來,來做什麼?愛最可愛的,最好聽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春天的那一口甜,正是每個人生命最初的、也最重要的美好。請你在這個春天,不要壓抑對甜食的渴望,像萬物一樣好好生長,好好吃甜。

【春甜,說一些溫暖的話】

有時候,最溫暖的甜,可能不是食物帶來的滿足,而是一句用心的叮咛。

一千年前的某個春天,正是寒食前後,吳越王妃吳氏每年都會回娘家小住一番。

此時她僅離開幾日,便收到吳越王寄來的一封信箋,裡面有9個字,“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春雨剛過,山路多崎岖,定要小心趕路。田間阡陌的花都開好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地歸來,莫急,莫急。

圖|水殿月影

這是屬于春暖花開的甜。可想而知,當夫人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定有說不出的甜蜜和踏實。知他此刻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隻是會思念、也會關懷的夫君。

于是一邊開始收拾東西,一邊含笑嗔怪着:這個人呀,怎麼一刻都離不開自己?既思念人家,又怕催促會讓自己不耐煩;既希望自己早日回去,又擔心路途辛苦。

誰說隻有新婚才能濃情蜜意,哪怕一句牽挂的話,也可以成為尋常夫妻最平凡也最幸福的甜啊。

而這樣甜蜜蜜的心思,怕是隻有真正相知相惜的人,才能夠互相感受得到。

就像在電影《四個春天》中,陸媽媽看到老伴的頭發長了,會擡手撫摸他的白發,用貴州話柔聲說,“你的頭發應該理哩。”轉而用國語鄭重又調皮地笑着說,“謝謝啦。”

突然的感謝把陸爸爸弄得怪不好意思的,“謝什麼鬼啊。”陸媽媽卻說,“謝謝你的情啊,謝謝你的愛呀。”看似沒有邏輯的對話,卻有一種春風般化不開的溫柔流動其中。

想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聽到夫妻、家人對自己說這樣的話,内心也是會暖洋洋的。再辛苦的日子,都能繼續陪伴着一路同行。

暖心的話,一句就夠了。那裡面有屬于春天的缱绻與關懷,有懂得,有珍惜,有人世間最溫柔的陪伴。

【春甜,有一顆善良的心】

在生活還沒有給予我們太多暴擊之前,其實生命最初的甜,莫過于那一顆善良的初心。

記得蔣勳曾經講過一個很美的故事。有一年清明桐花盛開後,他在桐花林裡散步,就看到一個小男孩,站在花海裡進退兩難。

因為她的媽媽在不遠處和人聊天,而他站着的地上,很快飄滿了油桐花。隔着一片花海,每一朵都那麼美,他不忍心踩過去,隻能着急地喊着“媽媽、媽媽”求救。

他的媽媽看了一眼,隻是不耐煩地說着,“笨蛋,你過來啊!”

當她說到第三次笨蛋的時候,蔣勳過去問她,才知道小男孩5歲了,便說,“真了不起,如果他5歲舍不得去踩一朵花,我相信他一生都不會随便去傷害生命。”

圖|蒽子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這種與生俱來的善意與悲憫,是生命最原始、最珍貴的赤子之心,也讓我們無論何時都對生命充滿着甜蜜的愛。

再回到前文提到的,為什麼土耳其會有那樣一句諺語,“甜食等同于善良的心和溫暖的話”?

對此,他們的先知在《古蘭經》裡早有預言:“享受甜蜜的味道是虔誠的一個标志。”因為這樣的一份甜,早已超出食物的範疇,它能夠為人類帶來的幸福和善意,自有其宗教般的信仰力量。

圖|清可

我們的生活中,也品嘗過太多這樣的善意瞬間。或許是身處疫情中需要幫助時,陌生人送來的援助,一棵菜,一桶泡面,都彌足珍貴;

也可能是人生失意時,事業一塌糊塗,生活遭逢巨大的壓力,朋友及時地給你拉一把,“有事盡管吱聲,我在!"

世事變幻無常,還好我們總能與善意的甜一次又一次地相逢。穿越動蕩不安,穿越苦難,一路直達春暖花開的未來。

這個春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情,疫情、戰争、災難,又苦又寒的日子,好像很久都過不去。

生命總有太多的缺憾,既然如此,也不必追求全然甜蜜的那一種幸福感。

可以再耐心一點,再沉潛一點,轉身擁抱那些曲折婉轉。“隻有經曆了低谷和不如意,才能知道,那些觸手可及的日常和平淡,竟來得如此珍貴。”

生命中最本質的甜,會在苦盡之後,用淡淡的回甘,予我們以回報。

參考資料:

1、人物,《春天甜了,一整年才會甜甜的》

2、陸慶屹,《四個春天》,南海出版社

3、蔣勳,《桐花祭》

4、紀錄片《風味人間》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