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荀子·大略》:為什麼要實行禮治?

作者:樂德樂的文史漫話
《荀子·大略》:為什麼要實行禮治?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

作為人民的君主,崇尚禮義、尊重賢人就能王天下;注重法治、愛護人民就能霸天下,貪圖财利、好行欺詐就會有危險。要想接近四旁,最好的辦法就是居于中央。是以稱王天下的君主必須身居天下的中心地區,這是禮制的要求。這是荀子要告訴我們,君王是禮的中心。

禮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顛蹶陷溺。所失微而其為亂大者,禮也。

禮,就像人的鞋子,走路丢了鞋子,一定會跌倒或者踩到葬物。意思是說,禮是人們應該踐行的,行事不遵循禮,就一定會跌倒、犯錯誤。在禮上隻要稍有偏差,就會釀成大亂子。

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親,兄弟不得不順,夫婦不得不驩。少者以長,老者以養。故天地生之,聖人成之。

禮與治理國家的關系,就像秤杆秤砣與稱量輕重的關系,就像繩墨與曲直的關系。是以,人不以禮為行為準則,他在社會上就無法生存;辦事情不遵循禮,事情就無法辦成;國家不崇尚禮,國家就不得安甯。禮是一切社會行為的标準。

君臣之間無禮就沒有尊卑,父子之間無禮就不會親近,兄弟之間無禮就不會和睦,夫婦之間無禮就不會歡欣。少者依賴禮才能成長,老者依賴禮才能老有所養。禮是維護和諧社會關系的基石。

是以,禮的精神是自然天地内生的,聖人根據自然之道制定了禮的形式。

《荀子·大略》:為什麼要實行禮治?

禮者、政之輓也;為政不以禮,政不行矣。

禮,是施政的指導原則。治理政事如果不遵循禮,政策一定行不通。

殺大蚤,朝大晚,非禮也。治民不以禮,動斯陷矣。

一年當中,君主開始狩獵的時間太早,或者一天當中,君主上朝的時間太晚,這都是不合乎禮的。治理百姓如果不遵循禮,一動就會有麻煩。

水行者表深,使人無陷;治民者表亂,使人無失,禮者,其表也。先王以禮義表天下之亂;今廢禮者,是棄表也,故民迷惑而陷禍患,此刑罰之是以繁也。

人們為了友善過河,要在水道标記水的深淺,以避免過河者陷入深水;治理國家也要事先表明哪些是禍亂的行為,使人不緻于言行有失。禮就是這種标準,古代的聖明帝王用禮義來表明哪些是禍亂天下的行為。

荀子感歎,諸侯國放棄禮制,這是在抛棄标準,導緻群眾迷惑而陷于禍亂,這就是如今刑罰繁多的原因。如果大家都能依禮而行,還需要那麼多刑罰嗎?

禮之大凡:事生、飾驩也;送死,飾哀也;軍旅,施威也。

禮的要點:禮用于侍奉生者時,是為了表達喜悅之情;用于送葬時,是為了表達哀痛之情;禮運用于軍隊時,是為了宣示威嚴之勢。

荀子這是告訴我們,禮不隻是是形式上的東西,禮運用于不同領域有不同的本質内涵。

《荀子·大略》:為什麼要實行禮治?

舜曰:「維予從欲而治。」故禮之生,為賢人以下至庶民也,非為成聖也;然而亦是以成聖也,不學不成;堯學於君疇,舜學於務成昭,禹學於西王國。

舜說:“維予從欲而治。”隻有我能随心所欲而天下大治。禮的制定,是為了規範賢人及普通百姓的行為,并不是為了使人成為聖人,但是它也能使人成為聖人,隻是不經過學習是不能成功的。堯曾向君疇學禮,舜曾向務成昭學禮,禹曾向西王國學禮。

這是說,舜以禮治國,大臣和百姓的言行都以禮為标杆,是以帝王不必事必躬親,而天下大治。

以禮治國,君王垂拱而立,而天下欣然!

繼續閱讀

  • 《荀子·臣道篇》

    13·1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說,善取寵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

    鑷子

    04-12

  • 《荀子·修身篇》

    【原文】。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②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賊也...

    鑷子

    04-12

  • 《荀子·君道篇》

    12·1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

    鑷子

    04-12

  • 荀子·榮辱篇

    【原文】憍洩①者,人之殃也;恭儉者,偋②五兵也。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故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鑷子

    04-13

  • 荀子·不苟篇

    3·1。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山淵平,天地比,齊、秦襲,入乎耳、出...

    鑷子

    04-13

  • 荀子·非相篇

    5.2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君...

    鑷子

    04-13

  • 荀子·仲尼篇

    7·1“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誠可羞稱也。齊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則殺兄而争國,内行...

    鑷子

    04-16

  • 荀子·儒效篇

    8·1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斷,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

    鑷子

    04-16

  • 跟着荀子學修身

    荀子真是儒家大師,第一篇學勸學,第二篇就學修身修身不僅是學習的過程,荀子還教會我們怎麼看人,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知人才...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不苟篇

    不苟,指不随便、不馬虎。君子以禮義治國,以誠信養心,以自律而求同志。極力表彰君子的種種可貴品格,揭露和批判了小人的不良行...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榮辱

    "榮"即光榮、榮譽,是指社會對個人履行社會義務之後所給予的褒揚與贊許,以及個人産生的自我肯定肯定心裡體驗。"辱"即恥辱,...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王制

    本文是荀子對政治的看法。荀子認為王者之政是一種用賢罷廢、誅惡化民的政治,賞罰分明,可以使人人歸于禮義。處理政事要用禮和法...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儒效

    這一篇除了論述大儒的作用外,還論述了聖人、君子、勁士、雅儒、小儒、俗儒、俗人、衆人、鄙夫幾類人的德行,并強調了學習與法度...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說仲尼

    《仲尼篇》用了文章開頭二字作為篇名,和内容并無關系。首二段是說霸者自然有其不滅亡之道,而不免會有用禮讓來裝飾自己的表現;...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非相

    這是荀子對面相學的否定面相學是中國五術中的一種學問,主要從人的面上或身上的特征、行為舉止等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和健康,進而...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非十二子

    這是一篇對先秦各學派代表人物它嚣、魏牟、陳仲、史魚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鄧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作了批判,而...

    鑷子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