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荀子·修身篇》

作者: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原文】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②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緻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谏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緻亂而惡人之非己也;緻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谄谀者親,谏诤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噏噏③呰呰④,亦孔⑤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此之謂也。

【翻譯】

看見别人善的行為,一定會認為這個善行值得修養而把這善行自我儲存起來。看見不善的行為,一定會心懷憂懼地自我檢討。善的行為在自己身上,一定會堅定地自我愛好,不善的行為在自己身上,一定會認為是災害而自己厭惡這些不善行為。是以,正當地指出我錯誤的人,是我的老師;正當地指出我對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是害我的盜賊。是以君子尊崇老師而親近朋友,對盜賊則非常厭惡。愛好善良而不會滿足,受到勸谏就能夠警誡自己,即使想不進步,可能嗎?小人則相反,自己非常混亂而厭惡别人指出自己的不對。自己非常無能而想别人說自己賢能。心意好像虎狼,行為好像禽獸,但又厭惡别人說自己是盜賊。親近阿谀奉承的人,疏遠诤谏的人,把修正自己的話視為譏笑,把最忠誠的人視為盜賊,即使想不滅亡,可能嗎?《詩經》說:“亂吸取诋毀,實在很悲哀。謀劃美好的,全都違背了,謀劃不好的,則全都依從。”就是說這些小人。

【解讀】

荀子要人自己檢討當下的自己,作為修身之道。要就别人對我的是非毀譽,做修身工夫。即是說要懂得就别人的善惡來檢討自己。現代都市人非常重視别人的毀譽,這就是好名的根源。我們又是否能以荀子的态度來對待别人的毀譽呢?

【注釋】

① 愀(qiǎo)然:憂懼。

② 菑:通“災”,災害。

③ 噏噏:通“吸吸”,吸取。

④ 呰呰:通“訾訾”,诋毀。

⑤ 孔:很。

【原文】

扁①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②;以修身自強③,則配堯禹。宜于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④;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态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衆而野。。《詩》曰:“禮儀卒⑤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

【翻譯】

如果做到完全善的法度,可以治理身體之氣和養生,甚至長壽到可以僅次于彭祖。如果用修養自身來自強,就可以媲美聖王堯禹。适宜于通達時勢,又有利于處身窮困,相信就是禮了。凡是使用身體血氣、意志和思慮時,由禮義而行,就可以治理通達,如果不由禮義而行,就會悖亂怠慢。飲食、衣着、生活起居、動靜行為,如果都由禮義而行,就能和順有節制,如果不是由禮義而行,就會觸犯毛病而生病。容貌、态度、進退、行走,由禮義而行便是文雅,不由禮義而行便是鄙陋、邪僻、庸俗而粗野。是以人沒有禮義不能生活,事情沒有禮義不能完成,國家沒有禮義不能安甯。《詩經》說:“如果禮義完全合乎法度,就可以完全獲得歡笑。”就是這個意思了。

【解讀】

荀子認為治氣養生之道,不外就是令自己的血氣、志氣、智慮、飲食、衣服、居處、動靜、容貌、态度、進退、趨行,都合乎禮而要自己改正,這很明顯是一套繁密的修身工夫。是以荀子說的學習,不隻是知識,而是要具體實踐的修身工夫。由此可見禮不是做給人看的,而是修養自己的工夫。

【注釋】

① 扁:通“遍”。

② 彭祖:古代長壽的人,傳說活了八百歲。

③ 強:另作“名”。

④ 勃:通“悖”。提:通“偍”,舒緩。僈:同“慢”。

⑤ 卒:盡。

【原文】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谀。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①,少見曰陋。難進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②。

【翻譯】

用善行引導人叫作教導,用善行與人和諧相處叫作和順。用不善引導人叫作谄媚,用不善來附和人叫作阿谀。對的就贊成,錯的就反對,叫作知道,反對正确的,贊成錯誤的,叫作愚蠢。中傷賢良人的叫作讒言,陷害賢良人的叫作賊害。對的就說對,錯的就說錯,叫作正直。偷竊财物叫作盜賊,匿藏行徑叫作欺詐,輕易亂說叫作荒誕。取舍不定叫作無常。為了儲存利益而放棄禮義,叫作極緻的大賊。多聽聞叫作淵博,少聽聞叫作淺薄。多見識叫作廣博,少見識叫作鄙陋。難前進叫作緩慢,容易忘記叫作遺漏。少做事而有條理叫作治理,多做事而混亂叫作昏亂。

【解讀】

荀子說人運用善和不善對人時,對人就有教、順、谄、谀的分别,而對人善和不善有不同态度,就有知、愚、讒、賊、直、詐、誕的分别。這些都是高一層次的道德和不道德的區分。

【注釋】

① 閑:同“僩”,寬大廣博。

② 秏:同“眊”,昏亂不明。

【原文】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①,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②,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則抗③之以高志;庸衆驽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僄④棄,則炤⑤之以禍災;愚款端悫⑥,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翻譯】

治理身體之氣和培養人心的方法是:如果是血氣剛強的,就用調和态度來柔化他。思慮深沉的,就用簡易善良來同化他。勇敢暴戾的,就用順從道理來輔助他。行動靈活急速的,就用動作靜止來節制他。心胸狹隘氣量小的,就用廣大氣量來廓張他。卑下、遲緩、貪利的,就用高大志向提高他。平庸散漫的,就由師友來管教他。怠慢輕浮自棄的,就用災禍來令他明白。愚鈍樸實端莊拘謹的,就用禮樂來配合他,用思索來令他通達。凡是治理身體之氣和培養人心的方法,沒有比由禮義入手更直接的,沒有比得到老師更重要的,沒有比一心愛好禮義更神妙的。這就叫作治理身體之氣和培養人心的方法了。

【解讀】

荀子又說治氣養心之術,是要變化氣質,而最好是從禮義和老師身上來學習。

【注釋】

① 知:通“智”。漸:通“潛”。

② 齊給便利:都是靈活快速的意思。

③ 抗:提高。

④ 僄(piào):輕薄,輕浮。

⑤ 炤:通“昭”,明白。

⑥ 悫(què):意為謹慎、誠實。

【原文】

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内省而外物輕矣。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謂矣。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事亂君而通,不如事窮君而順焉。故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①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翻譯】

修養好人的意志,就能夠傲視富貴。注重道義,就能夠輕看君王諸侯。能夠内在自我檢討,就覺得外物很不重要了。古書說:“君子役使事物,小人被事物役使。”就是這個意思了。身體勞累但心中安樂的事,應該做;利益少但公義多的事,應該做;侍奉昏亂君主而顯達,不如侍奉窮困君主而順行道義。是以優良的農夫不會因為水旱而不耕作,優良的商人不會因為虧損而不做買賣,讀書人君子不會因為貧窮而怠慢行道。

【注釋】

① 折:虧損。閱:賣。

【解讀】

荀子認為君子能夠輕視外物、富貴、名位,就是要做修養意志和重視道義的工夫。

“修”是“美、善”義;“驕”和“輕”在這裡顯是用作反義詞,又都是是形容詞用作動詞了(所謂“意動用法”:在心裡把對象、受體當作是什麼或怎麼樣);“内省”句中的“而”相當于“則”;“亂君”、“窮君”對舉,必是分别指昏亂糊塗的君主和困厄不得志的君主,“通”和“順”在這裡像是反義詞了,就該相應地是“聲名顯達”和“順應道義”的意思;後三句中的“為”等于“因為”;“士君子”是指什麼人?這個稱謂在《荀子》書中将多次見到,有注家譯作“有志氣有道德又有學問的人”,我不知根據什麼,但估計不會有大錯,因為這名稱不是專名,就該是指謂“士”和“君子”的“交集”中的人。隻是我又認為,這個稱謂不必翻譯,以照搬為好。——明白了這些,這段話該可以讀懂了吧?因為内容極好,又很有文采,我建議讀者隻求讀懂,不做翻譯,而是反複朗讀,直到能夠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

2·6 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夫妻,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勞苦之事則争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端悫誠信,拘守而詳,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任。體倨固而心執詐,術順墨而精雜污,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賤;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饒樂之事則佞兌而不曲,辟違而不悫,程役而不錄,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棄。

【翻譯】

身體恭敬而内心有忠信,遵循禮義而感情是夫妻的,橫行天下,雖然會被四方夷族圍困,但沒有人不尊崇他。遇到勞苦的事會争先而做,遇到享樂的事能夠讓給他人,端莊謹慎誠信,謹守而明白禮義,橫行天下,雖然會被四方夷族圍困,但沒有人不信任他。身體傲倨固執而内心狡詐,遵從慎到、墨子而精神雜亂污穢,橫行天下,雖然顯達四方,但沒有人不賤視他。遇到勞苦的事,就偷懶轉身逃脫,遇到享樂的事,就口快不轉彎地直接争取,邪惡而不謹慎,放縱欲望而不檢束,橫行天下,雖然顯達四方,但沒有人不離棄他。

【注釋】

① 術:通“述”,遵循。

② 執:應是“勢”,謀略,引申為狡詐。

③ 順墨:順,應是“慎”,指慎到,戰國時道家思想家。墨,墨子。

④ 儒:通“懦”,怕事,懶惰。

⑤ 佞:好口才。兌:通“銳”,銳利,也是好口才。

⑥ 辟:通“僻”,邪惡。違:邪惡。

⑦ 程役:通“逞欲”。錄:檢束。

【解讀】

如果做到身體外貌和内心都合乎禮義,就能行于天下四方。

1、這是把品德正相反的兩種人作對比,說品德好的人,天下人莫不敬重、信任,品德不好的人,則天下人莫不鄙視、厭棄。很明顯,荀子預設了一般人、老百姓必是以德取人的。在當時,這個預設似乎是被普遍接受了的公理,但我要問:為什麼仍然有不依之行事的人呢?難道他們不希求人們尊重與信任?又,這公理要以“人性本善”做前提嗎?荀子的性惡論同這預設不沖突嗎?——“困四夷”是說“困于四夷”,“夷”指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當時那裡的人文明程度比較低,是以“華夏人”常用“連夷人都懂得某個道理”來申明那道理的根本性和普适性。

2、全段文字是四個條件複句,第一、三句結構全同,第二、四句結構全同,内容則正好相反,對仗得很是工整,使你可以通過“對言”、“反義”關系,最好地把握詞義和文義。由此可知,“體”、是動詞(當有 “行為”作主語,省去了),“展現”義;“術”是借作“述”,“遵循”義(《書·五子之歌》:“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橫行天下”是“走遍天下”的意思(“橫”,廣遠也),“端悫誠信”中的“悫”是“謹慎”義,“拘守而詳”句中的“拘守”應視為合詞,其賓語當是“禮義”,省略了;“祥”相當于“詳察、細審”,指對具體行為是否合乎禮義能仔細加以分析、辨識。“貴”和“任”分别是“敬重”、“信任”義。——懂得這些了,前半段将能領會得很正确,後半段的意思也就能夠推想、揣摩出來了,隻是還要注意:“執詐”與“仁義”對言,此“執”大概是“勢”字之誤(取王引之說),“謀略”義,引申為“狡滑”,即隻顧見機行事,不講人倫原則;“順墨”是“慎(到)墨(翟)”之誤,這是用反對行仁義之道的兩個代表人物的名字,來作“仁義”的反義詞,足見當時人和荀子造詞的靈活性而又不失“辭達而已”的原則。“精”、“儒”、“兌”、“辟”、“程”是依次借作“情”,“懦”、“銳”、“僻”、“逞”:古人寫字常常“認音不認字,認偏旁不認全字”。

3、此段文字潛在一個沖突:前半段預設了誰都能識别出道德高尚者并且敬重、信任之,後半段預設了人人都能識别出道德低下者并且莫不輕賤、厭棄之,試問:在這時候和這地方,即使也存在缺德者,他們怎麼可能“達四方”(盡管用“雖==即使”作了讓步)呢?又怎麼會“困于”某個地區呢?——不過我又以為,這并不表明荀子思維混亂,隻說明中國古人不太注重說話的邏輯性,“辭達而已”的原則同時包含“意思到了就行,不要鑽牛角尖”的要求,是以這段文字無非是用這樣一種說法表達這樣一個觀點:從根本上講,好人不會吃虧,壞人不會得逞。這意思有什麼沖突呢?

【原文】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遠害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貧窮而志廣,富貴而體恭,安燕①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怒不過奪,喜不過予。君子貧窮而志廣,隆仁也;富貴而體恭,殺②勢也;安燕而血氣不惰,柬理也;勞倦而容貌不枯,好交③也;怒不過奪,喜不過予,是法勝私也。《書》曰:“無④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欲也。

【翻譯】

君子追求利益會有所忽略,但很早就會遠離禍害。君子會惶恐地避開恥辱,但實行禮義的道理則很勇敢。君子即使貧窮也志氣廣遠,即使富貴也會身體恭敬,即使安逸,血氣也不會怠惰,即使勞累,容貌也不會幹枯,即使發怒,也不會過分剝奪别人,即使喜樂,也不會過分給予别人。君子貧窮而志氣廣遠,因為尊崇仁德;富貴而身體恭敬,因為要減弱威勢;安逸而血氣不衰,因為選擇了跟從理;勞累而容貌不幹枯,因為愛好文雅;發怒而不過分剝奪,喜樂不會過分給予,就是禮法勝過私欲。《尚書》說:“不要有私人的愛好,要遵行聖王之道。不要有私人的厭惡,要遵行聖王之路。”這是說君子能夠用公義勝過私欲。

【解讀】

《修身篇》最後說君子貧窮而志廣,富貴而體恭,安逸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可見君子的尊崇仁義而減殺威勢,以公義勝私欲。這就是君子修身工夫所成就的德性,表現在客觀社會之中。可見荀子所說不隻個人内心修德,也會肯定客觀社會的表現,但不是追求權勢、名位、富貴,和現代社會所注重的成就價值不同。

【注釋】

① 燕:通“宴”,安逸。

② 殺:減少。

③ 交:應作“文”,文雅。

④ 無:通“毋”,不。

2·9 道雖迩,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遠矣。

這是接着上述結論,又據以從“做人的方面”做一個大結論,發一個大感慨。——“多暇日”意指懶惰而不思進取,“出人不遠”其實是說“必定落後于人”;“其”字本可用來表示假設關系,也可表示揣度,使句子帶上不那麼肯定的語氣,這裡兩個“其”字連用,似乎兩種意味都有。

2·10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體,君子也;齊明而不竭,聖人也。人無法,則伥伥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

1、從字面上看,這是根據人們對于“法”的認識水準,和行為展現其精神實質的程度,分别給“士”、“君子”和“聖人”下定義,但其實是要說明,個人的“自由度”,也即精神境界,是随着對于社會規範的認識之深刻性和遵照執行之自覺性的提高而相應地提高的,同時也就顯示出人類個體發展的層次、等級差别。因為這裡并沒有給“士”等三類人下定義的必要性,本篇作為修身篇,要予以闡發的乃是人該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水準,而荀子又正是把“隆禮”作為基本途徑和标準的。這幾句話并不好翻譯,但重在懂得這幾個要點:“好法而行”隻是認可禮法是個好東西進而願意遵行之,“笃志而體”則是說笃定志向,一心隻想自己的行為展現出禮法的要求(“體”有“展現”義),這當然比前者“高了一級”;“齊明而不竭”是說對禮法既有十分全面透徹的了解(“齊明”的“齊”是“齊全”義),但行為又不以完全符合禮法為滿足(“竭”,盡也,止也),是以這又高了一級。注意:荀子是根據孔子關于聖人乃是“博施于民而能濟衆”的人的思想,來給聖人下這樣的定義的,故這個“不竭”是指不限于“修己”,亦即不僅僅是“笃志而體”,還對自己有“濟衆”的要求。儒家心目中的聖人是最高道德和最大事功的統一啊。

2、末三句中的“伥伥然”、“渠渠然”,一般了解為“迷茫不知所措”,和“感到左右不是、無所适從”,大概是不錯的,因為在完全無法可依,或雖有法但對法的了解很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人們的心态、表現正是如此。末句是說,有法,人又不僅懂法而遵行之,還因為對它有深刻的領會,以緻遇到任何特殊情況都能靈活運用而不違它的精神實質,這時候,人就有如魚得水的感覺,總是心情舒暢,怡然自得而“溫溫然”了。這正是孔子講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狀态與境界。——三個“ΧΧ然”,可能不是本來就有的說法,而是荀子的創造,是以我們隻好根據語境、文義去領會,不能憑借它們本有的義項去解釋文義了。

2·11 禮者,是以正身也;師者,是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雲而雲,則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聖人也。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故學也者,禮法也;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詩》雲:“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之謂也。

1、“正身”好懂,是說端正人的品德,明确人的身份(“身”有身份義,又可用以指人的德性,如《晏子春秋》:“稱身就位,計能定祿。”)“正禮”是什麼意思?據後文可知,是指正确闡述禮的道理,同時也就交代了人到底要怎樣行事才合乎禮法。是以說“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是說禮法怎樣規定的就怎樣行動,亦即絕對地依禮行事,這說明作為主體的人,其情感指向是行為合乎禮法(“情安禮”),即“情安(于)禮”了。“知若師”當是說,在理智上,亦即認識上,總是順從老師的教誨(“若”有順從義);是以“師雲而雲”了就是“知若師”。為什麼“情安禮,知若師,則是聖人也”?這同前段給出的聖人定義似不完全一緻。對此,我的了解是:這個“師”乃是泛指“足以正禮者”,故而“情安禮”而且“知(智)若師”者事實上可能就是上段說的“齊明而不竭”者,也即後文解釋的“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是以兩個說法并不沖突;由于這裡着眼的僅是“他的行為完全地展現了禮法精神”,即“行為本身”的層面,不須強調它帶給别人的功利價值,即其結果的方面,是以也就不提前段中“而不竭”三字涉及的内容了。換言之,這裡再次定義聖人,隻是為了強調想要修身,就不得“非師”,而不是要申明修身的目标。

2、“故”字引出的是上文的推論,很好懂,隻是要注意:“非”在這裡是及物動詞,“違背”義,“無”是“無視”義,“不是師法”是“不以老師和法規為是(正确)”的意思,即這個“是”字也是做普通實義動詞使用的(“非”的反義詞);“好自用”是說“總是自以為是地行動”;“舍亂妄無為也”是說:“除了亂說妄為,就做不出别的事了”。最要注意的是“儀”字。這個字本有“法度”、“典範”等義項(《墨子·天志》:“置此以為法,立此以為儀,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與不仁,譬之猶分黑白也。”《荀子·正論》:“上者,下之儀也。”)故“正儀”當是指謂禮法之絕對無誤的标準,于是,“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無疑就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者”,自然堪為人師了。——“故學也者,禮法也”句不可照字面了解,當是說“學,乃是學禮法”,即“禮法”前略去了“學”字。引詩出自《詩·大雅·皇矣》,有人就翻譯為:“好像不懂又不知,依順上帝的法則。”

繼續閱讀

  • 《荀子·臣道篇》

    13·1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說,善取寵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

    鑷子

    04-12

  • 《荀子·君道篇》

    12·1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

    鑷子

    04-12

  • 荀子·榮辱篇

    【原文】憍洩①者,人之殃也;恭儉者,偋②五兵也。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故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鑷子

    04-13

  • 荀子·不苟篇

    3·1。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山淵平,天地比,齊、秦襲,入乎耳、出...

    鑷子

    04-13

  • 荀子·非相篇

    5.2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君...

    鑷子

    04-13

  • 荀子·仲尼篇

    7·1“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誠可羞稱也。齊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則殺兄而争國,内行...

    鑷子

    04-16

  • 荀子·儒效篇

    8·1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斷,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

    鑷子

    04-16

  • 跟着荀子學修身

    荀子真是儒家大師,第一篇學勸學,第二篇就學修身修身不僅是學習的過程,荀子還教會我們怎麼看人,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知人才...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不苟篇

    不苟,指不随便、不馬虎。君子以禮義治國,以誠信養心,以自律而求同志。極力表彰君子的種種可貴品格,揭露和批判了小人的不良行...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榮辱

    "榮"即光榮、榮譽,是指社會對個人履行社會義務之後所給予的褒揚與贊許,以及個人産生的自我肯定肯定心裡體驗。"辱"即恥辱,...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王制

    本文是荀子對政治的看法。荀子認為王者之政是一種用賢罷廢、誅惡化民的政治,賞罰分明,可以使人人歸于禮義。處理政事要用禮和法...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儒效

    這一篇除了論述大儒的作用外,還論述了聖人、君子、勁士、雅儒、小儒、俗儒、俗人、衆人、鄙夫幾類人的德行,并強調了學習與法度...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說仲尼

    《仲尼篇》用了文章開頭二字作為篇名,和内容并無關系。首二段是說霸者自然有其不滅亡之道,而不免會有用禮讓來裝飾自己的表現;...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非相

    這是荀子對面相學的否定面相學是中國五術中的一種學問,主要從人的面上或身上的特征、行為舉止等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和健康,進而...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非十二子

    這是一篇對先秦各學派代表人物它嚣、魏牟、陳仲、史魚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鄧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作了批判,而...

    鑷子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