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荀子·修身篇》

作者:中国传统文化集锦

【原文】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②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③呰呰④,亦孔⑤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翻译】

看见别人善的行为,一定会认为这个善行值得修养而把这善行自我保存起来。看见不善的行为,一定会心怀忧惧地自我反省。善的行为在自己身上,一定会坚定地自我爱好,不善的行为在自己身上,一定会认为是灾害而自己厌恶这些不善行为。所以,正当地指出我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正当地指出我对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是害我的盗贼。所以君子尊崇老师而亲近朋友,对盗贼则非常厌恶。爱好善良而不会满足,受到劝谏就能够警诫自己,即使想不进步,可能吗?小人则相反,自己非常混乱而厌恶别人指出自己的不对。自己非常无能而想别人说自己贤能。心意好像虎狼,行为好像禽兽,但又厌恶别人说自己是盗贼。亲近阿谀奉承的人,疏远诤谏的人,把修正自己的话视为讥笑,把最忠诚的人视为盗贼,即使想不灭亡,可能吗?《诗经》说:“乱吸取诋毁,实在很悲哀。谋划美好的,全都违背了,谋划不好的,则全都依从。”就是说这些小人。

【解读】

荀子要人自己反省当下的自己,作为修身之道。要就别人对我的是非毁誉,做修身工夫。即是说要懂得就别人的善恶来反省自己。现代都市人非常重视别人的毁誉,这就是好名的根源。我们又是否能以荀子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的毁誉呢?

【注释】

① 愀(qiǎo)然:忧惧。

② 菑:通“灾”,灾害。

③ 噏噏:通“吸吸”,吸取。

④ 呰呰:通“訾訾”,诋毁。

⑤ 孔:很。

【原文】

扁①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②;以修身自强③,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④;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诗》曰:“礼仪卒⑤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翻译】

如果做到完全善的法度,可以治理身体之气和养生,甚至长寿到可以仅次于彭祖。如果用修养自身来自强,就可以媲美圣王尧禹。适宜于通达时势,又有利于处身穷困,相信就是礼了。凡是使用身体血气、意志和思虑时,由礼义而行,就可以治理通达,如果不由礼义而行,就会悖乱怠慢。饮食、衣着、生活起居、动静行为,如果都由礼义而行,就能和顺有节制,如果不是由礼义而行,就会触犯毛病而生病。容貌、态度、进退、行走,由礼义而行便是文雅,不由礼义而行便是鄙陋、邪僻、庸俗而粗野。所以人没有礼义不能生活,事情没有礼义不能完成,国家没有礼义不能安宁。《诗经》说:“如果礼义完全合乎法度,就可以完全获得欢笑。”就是这个意思了。

【解读】

荀子认为治气养生之道,不外就是令自己的血气、志气、智虑、饮食、衣服、居处、动静、容貌、态度、进退、趋行,都合乎礼而要自己改正,这很明显是一套繁密的修身工夫。所以荀子说的学习,不只是知识,而是要具体实践的修身工夫。由此可见礼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修养自己的工夫。

【注释】

① 扁:通“遍”。

② 彭祖:古代长寿的人,传说活了八百岁。

③ 强:另作“名”。

④ 勃:通“悖”。提:通“偍”,舒缓。僈:同“慢”。

⑤ 卒:尽。

【原文】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①,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②。

【翻译】

用善行引导人叫作教导,用善行与人和谐相处叫作和顺。用不善引导人叫作谄媚,用不善来附和人叫作阿谀。对的就赞成,错的就反对,叫作知道,反对正确的,赞成错误的,叫作愚蠢。中伤贤良人的叫作谗言,陷害贤良人的叫作贼害。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叫作正直。偷窃财物叫作盗贼,匿藏行径叫作欺诈,轻易乱说叫作荒诞。取舍不定叫作无常。为了保存利益而放弃礼义,叫作极致的大贼。多听闻叫作渊博,少听闻叫作浅薄。多见识叫作广博,少见识叫作鄙陋。难前进叫作缓慢,容易忘记叫作遗漏。少做事而有条理叫作治理,多做事而混乱叫作昏乱。

【解读】

荀子说人运用善和不善对人时,对人就有教、顺、谄、谀的分别,而对人善和不善有不同态度,就有知、愚、谗、贼、直、诈、诞的分别。这些都是高一层次的道德和不道德的区分。

【注释】

① 闲:同“僩”,宽大广博。

② 秏:同“眊”,昏乱不明。

【原文】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①,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②,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③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④弃,则炤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⑥,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翻译】

治理身体之气和培养人心的方法是:如果是血气刚强的,就用调和态度来柔化他。思虑深沉的,就用简易善良来同化他。勇敢暴戾的,就用顺从道理来辅助他。行动敏捷急速的,就用动作静止来节制他。心胸狭隘气量小的,就用广大气量来廓张他。卑下、迟缓、贪利的,就用高大志向提高他。平庸散漫的,就由师友来管教他。怠慢轻浮自弃的,就用灾祸来令他明白。愚钝朴实端庄拘谨的,就用礼乐来配合他,用思索来令他通达。凡是治理身体之气和培养人心的方法,没有比由礼义入手更直接的,没有比得到老师更重要的,没有比一心爱好礼义更神妙的。这就叫作治理身体之气和培养人心的方法了。

【解读】

荀子又说治气养心之术,是要变化气质,而最好是从礼义和老师身上来学习。

【注释】

① 知:通“智”。渐:通“潜”。

② 齐给便利:都是敏捷快速的意思。

③ 抗:提高。

④ 僄(piào):轻薄,轻浮。

⑤ 炤:通“昭”,明白。

⑥ 悫(què):意为谨慎、诚实。

【原文】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①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翻译】

修养好人的意志,就能够傲视富贵。注重道义,就能够轻看君王诸侯。能够内在自我反省,就觉得外物很不重要了。古书说:“君子役使事物,小人被事物役使。”就是这个意思了。身体劳累但心中安乐的事,应该做;利益少但公义多的事,应该做;侍奉昏乱君主而显达,不如侍奉穷困君主而顺行道义。所以优良的农夫不会因为水旱而不耕作,优良的商人不会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读书人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怠慢行道。

【注释】

① 折:亏损。阅:卖。

【解读】

荀子认为君子能够轻视外物、富贵、名位,就是要做修养意志和重视道义的工夫。

“修”是“美、善”义;“骄”和“轻”在这里显是用作反义词,又都是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了(所谓“意动用法”:在心里把对象、受体当作是什么或怎么样);“内省”句中的“而”相当于“则”;“乱君”、“穷君”对举,必是分别指昏乱糊涂的君主和困厄不得志的君主,“通”和“顺”在这里像是反义词了,就该相应地是“声名显达”和“顺应道义”的意思;后三句中的“为”等于“因为”;“士君子”是指什么人?这个称谓在《荀子》书中将多次见到,有注家译作“有志气有道德又有学问的人”,我不知根据什么,但估计不会有大错,因为这名称不是专名,就该是指谓“士”和“君子”的“交集”中的人。只是我又认为,这个称谓不必翻译,以照搬为好。——明白了这些,这段话该可以读懂了吧?因为内容极好,又很有文采,我建议读者只求读懂,不做翻译,而是反复朗读,直到能够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

2·6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体倨固而心执诈,术顺墨而精杂污,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录,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

【翻译】

身体恭敬而内心有忠信,遵循礼义而感情是爱人的,横行天下,虽然会被四方夷族围困,但没有人不尊崇他。遇到劳苦的事会争先而做,遇到享乐的事能够让给他人,端庄谨慎诚信,谨守而明白礼义,横行天下,虽然会被四方夷族围困,但没有人不信任他。身体傲倨固执而内心狡诈,遵从慎到、墨子而精神杂乱污秽,横行天下,虽然显达四方,但没有人不贱视他。遇到劳苦的事,就偷懒转身逃脱,遇到享乐的事,就口快不转弯地直接争取,邪恶而不谨慎,放纵欲望而不检束,横行天下,虽然显达四方,但没有人不离弃他。

【注释】

① 术:通“述”,遵循。

② 执:应是“势”,谋略,引申为狡诈。

③ 顺墨:顺,应是“慎”,指慎到,战国时道家思想家。墨,墨子。

④ 儒:通“懦”,怕事,懒惰。

⑤ 佞:好口才。兑:通“锐”,锐利,也是好口才。

⑥ 辟:通“僻”,邪恶。违:邪恶。

⑦ 程役:通“逞欲”。录:检束。

【解读】

如果做到身体外貌和内心都合乎礼义,就能行于天下四方。

1、这是把品德正相反的两种人作对比,说品德好的人,天下人莫不敬重、信任,品德不好的人,则天下人莫不鄙视、厌弃。很明显,荀子预设了一般人、老百姓必是以德取人的。在当时,这个预设似乎是被普遍接受了的公理,但我要问:为什么仍然有不依之行事的人呢?难道他们不希求人们尊重与信任?又,这公理要以“人性本善”做前提吗?荀子的性恶论同这预设不矛盾吗?——“困四夷”是说“困于四夷”,“夷”指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当时那里的人文明程度比较低,所以“华夏人”常用“连夷人都懂得某个道理”来申明那道理的根本性和普适性。

2、全段文字是四个条件复句,第一、三句结构全同,第二、四句结构全同,内容则正好相反,对仗得很是工整,使你可以通过“对言”、“反义”关系,最好地把握词义和文义。由此可知,“体”、是动词(当有 “行为”作主语,省去了),“体现”义;“术”是借作“述”,“遵循”义(《书·五子之歌》:“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横行天下”是“走遍天下”的意思(“横”,广远也),“端悫诚信”中的“悫”是“谨慎”义,“拘守而详”句中的“拘守”应视为合词,其宾语当是“礼义”,省略了;“祥”相当于“详察、细审”,指对具体行为是否合乎礼义能仔细加以分析、辨别。“贵”和“任”分别是“敬重”、“信任”义。——懂得这些了,前半段将能领会得很正确,后半段的意思也就能够推想、揣摩出来了,只是还要注意:“执诈”与“仁义”对言,此“执”大概是“势”字之误(取王引之说),“谋略”义,引申为“狡滑”,即只顾见机行事,不讲人伦原则;“顺墨”是“慎(到)墨(翟)”之误,这是用反对行仁义之道的两个代表人物的名字,来作“仁义”的反义词,足见当时人和荀子造词的灵活性而又不失“辞达而已”的原则。“精”、“儒”、“兑”、“辟”、“程”是依次借作“情”,“懦”、“锐”、“僻”、“逞”:古人写字常常“认音不认字,认偏旁不认全字”。

3、此段文字潜在一个矛盾:前半段预设了谁都能识别出道德高尚者并且敬重、信任之,后半段预设了人人都能识别出道德低下者并且莫不轻贱、厌弃之,试问:在这时候和这地方,即使也存在缺德者,他们怎么可能“达四方”(尽管用“虽==即使”作了让步)呢?又怎么会“困于”某个地区呢?——不过我又以为,这并不表明荀子思维混乱,只说明中国古人不太注重说话的逻辑性,“辞达而已”的原则同时包含“意思到了就行,不要钻牛角尖”的要求,所以这段文字无非是用这样一种说法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从根本上讲,好人不会吃亏,坏人不会得逞。这意思有什么矛盾呢?

【原文】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①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②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③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④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翻译】

君子追求利益会有所忽略,但很早就会远离祸害。君子会惶恐地避开耻辱,但实行礼义的道理则很勇敢。君子即使贫穷也志气广远,即使富贵也会身体恭敬,即使安逸,血气也不会怠惰,即使劳累,容貌也不会干枯,即使发怒,也不会过分剥夺别人,即使喜乐,也不会过分给予别人。君子贫穷而志气广远,因为尊崇仁德;富贵而身体恭敬,因为要减弱威势;安逸而血气不衰,因为选择了跟从理;劳累而容貌不干枯,因为爱好文雅;发怒而不过分剥夺,喜乐不会过分给予,就是礼法胜过私欲。《尚书》说:“不要有私人的爱好,要遵行圣王之道。不要有私人的厌恶,要遵行圣王之路。”这是说君子能够用公义胜过私欲。

【解读】

《修身篇》最后说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逸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可见君子的尊崇仁义而减杀威势,以公义胜私欲。这就是君子修身工夫所成就的德性,表现在客观社会之中。可见荀子所说不只个人内心修德,也会肯定客观社会的表现,但不是追求权势、名位、富贵,和现代社会所注重的成就价值不同。

【注释】

① 燕:通“宴”,安逸。

② 杀:减少。

③ 交:应作“文”,文雅。

④ 无:通“毋”,不。

2·9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这是接着上述结论,又据以从“做人的方面”做一个大结论,发一个大感慨。——“多暇日”意指懒惰而不思进取,“出人不远”其实是说“必定落后于人”;“其”字本可用来表示假设关系,也可表示揣度,使句子带上不那么肯定的语气,这里两个“其”字连用,似乎两种意味都有。

2·10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1、从字面上看,这是根据人们对于“法”的认识水平,和行为体现其精神实质的程度,分别给“士”、“君子”和“圣人”下定义,但其实是要说明,个人的“自由度”,也即精神境界,是随着对于社会规范的认识之深刻性和遵照执行之自觉性的提高而相应地提高的,同时也就显示出人类个体发展的层次、等级差别。因为这里并没有给“士”等三类人下定义的必要性,本篇作为修身篇,要予以阐发的乃是人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水平,而荀子又正是把“隆礼”作为基本途径和标准的。这几句话并不好翻译,但重在懂得这几个要点:“好法而行”只是认可礼法是个好东西从而愿意遵行之,“笃志而体”则是说笃定志向,一心只想自己的行为体现出礼法的要求(“体”有“体现”义),这当然比前者“高了一级”;“齐明而不竭”是说对礼法既有十分全面透彻的理解(“齐明”的“齐”是“齐全”义),但行为又不以完全符合礼法为满足(“竭”,尽也,止也),所以这又高了一级。注意:荀子是根据孔子关于圣人乃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的思想,来给圣人下这样的定义的,故这个“不竭”是指不限于“修己”,亦即不仅仅是“笃志而体”,还对自己有“济众”的要求。儒家心目中的圣人是最高道德和最大事功的统一啊。

2、末三句中的“伥伥然”、“渠渠然”,一般理解为“迷茫不知所措”,和“感到左右不是、无所适从”,大概是不错的,因为在完全无法可依,或虽有法但对法的理解很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人们的心态、表现正是如此。末句是说,有法,人又不仅懂法而遵行之,还因为对它有深刻的领会,以致遇到任何特殊情况都能灵活运用而不违它的精神实质,这时候,人就有如鱼得水的感觉,总是心情舒畅,怡然自得而“温温然”了。这正是孔子讲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与境界。——三个“ΧΧ然”,可能不是本来就有的说法,而是荀子的创造,所以我们只好根据语境、文义去领会,不能凭借它们本有的义项去解释文义了。

2·11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之谓也。

1、“正身”好懂,是说端正人的品德,明确人的身份(“身”有身份义,又可用以指人的德性,如《晏子春秋》:“称身就位,计能定禄。”)“正礼”是什么意思?据后文可知,是指正确阐述礼的道理,同时也就交代了人到底要怎样行事才合乎礼法。所以说“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是说礼法怎样规定的就怎样行动,亦即绝对地依礼行事,这说明作为主体的人,其情感指向是行为合乎礼法(“情安礼”),即“情安(于)礼”了。“知若师”当是说,在理智上,亦即认识上,总是顺从老师的教诲(“若”有顺从义);所以“师云而云”了就是“知若师”。为什么“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这同前段给出的圣人定义似不完全一致。对此,我的理解是:这个“师”乃是泛指“足以正礼者”,故而“情安礼”而且“知(智)若师”者事实上可能就是上段说的“齐明而不竭”者,也即后文解释的“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所以两个说法并不矛盾;由于这里着眼的仅是“他的行为完全地体现了礼法精神”,即“行为本身”的层面,不须强调它带给别人的功利价值,即其结果的方面,所以也就不提前段中“而不竭”三字涉及的内容了。换言之,这里再次定义圣人,只是为了强调想要修身,就不得“非师”,而不是要申明修身的目标。

2、“故”字引出的是上文的推论,很好懂,只是要注意:“非”在这里是及物动词,“违背”义,“无”是“无视”义,“不是师法”是“不以老师和法规为是(正确)”的意思,即这个“是”字也是做普通实义动词使用的(“非”的反义词);“好自用”是说“总是自以为是地行动”;“舍乱妄无为也”是说:“除了乱说妄为,就做不出别的事了”。最要注意的是“仪”字。这个字本有“法度”、“典范”等义项(《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荀子·正论》:“上者,下之仪也。”)故“正仪”当是指谓礼法之绝对无误的标准,于是,“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无疑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者”,自然堪为人师了。——“故学也者,礼法也”句不可照字面理解,当是说“学,乃是学礼法”,即“礼法”前略去了“学”字。引诗出自《诗·大雅·皇矣》,有人就翻译为:“好像不懂又不知,依顺上帝的法则。”

继续阅读

  • 《荀子·臣道篇》

    13·1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

    镊子

    04-12

  • 《荀子·君道篇》

    12·1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

    镊子

    04-12

  • 荀子·荣辱篇

    【原文】憍泄①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②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镊子

    04-13

  • 荀子·不苟篇

    3·1。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

    镊子

    04-13

  • 荀子·非相篇

    5.2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

    镊子

    04-13

  • 荀子·仲尼篇

    7·1“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也。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

    镊子

    04-16

  • 荀子·儒效篇

    8·1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

    镊子

    04-16

  • 跟着荀子学修身

    荀子真是儒家大师,第一篇学劝学,第二篇就学修身修身不仅是学习的过程,荀子还教会我们怎么看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知人才...

    镊子

    04-18

  • 跟着荀子学不苟篇

    不苟,指不随便、不马虎。君子以礼义治国,以诚信养心,以自律而求同志。极力表彰君子的种种可贵品格,揭露和批判了小人的不良行...

    镊子

    04-18

  • 跟着荀子学荣辱

    "荣"即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之后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产生的自我肯定肯定心里体验。"辱"即耻辱,...

    镊子

    04-18

  • 跟着荀子学王制

    本文是荀子对政治的看法。荀子认为王者之政是一种用贤罢废、诛恶化民的政治,赏罚分明,可以使人人归于礼义。处理政事要用礼和法...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学儒效

    这一篇除了论述大儒的作用外,还论述了圣人、君子、劲士、雅儒、小儒、俗儒、俗人、众人、鄙夫几类人的德行,并强调了学习与法度...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说仲尼

    《仲尼篇》用了文章开头二字作为篇名,和内容并无关系。首二段是说霸者自然有其不灭亡之道,而不免会有用礼让来装饰自己的表现;...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学非相

    这是荀子对面相学的否定面相学是中国五术中的一种学问,主要从人的面上或身上的特征、行为举止等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健康,从而...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学非十二子

    这是一篇对先秦各学派代表人物它嚣、魏牟、陈仲、史鱼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作了批判,而...

    镊子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