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荀子·荣辱篇

作者:中国传统文化集锦

【原文】

憍泄①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②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③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④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则让⑤,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

【翻译】

骄傲轻慢,是人的害殃;恭敬谦虚,可以摒除兵战之祸。虽然有戈和矛的利刺,但都不及恭敬和谦虚有利。所以给人说善良的话,比布帛衣服还暖;说伤害人的话,比矛和戟刺得更深。所以在磅礴的大地上,却不能踏足上面,不是因为大地不安稳,危险而无法踏足,全是因为言语不当。巨大的路途也有拥挤时,细小的路途也有危险,所以即使想不谨慎,也好像不能不谨慎。

【解读】

《荣辱篇》说的问题是:别人对我有是非毁誉,而我在世间有荣辱,我应如何对待?但在说这问题之前,首先指出,我自己又应该怎样给别人是非毁誉。正确的态度是:给人善良的话,等于送人温暖,说伤害人的话,等于刺伤别人。可见毁誉荣辱问题对人有很大影响。

【注释】

① 憍:通“骄”,自高自大。泄:通“媟”,轻慢。

② 偋:通“屏”,去除。

③ 薄薄:磅礴。

④ 危:高。

⑤ 涂:通“途”。让:通“攘”,拥挤。

3、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翻译】

争斗的人,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忘记了自己的亲人,忘记了自己的君主。发出一时的愤怒,丧失了终身的形躯,但仍然要做,就是忘记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家庭会立刻摧残,亲戚都不免受刑戮,但仍然要做,就是忘记自己的亲人。君主厌恶争斗,争斗是法制大力禁止的,但仍然要做,就是忘记自己的君主。就自我担忧而言,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就家庭内部而言,是忘记了自己的亲人,就对上位者而言,是忘记了君主,这是刑法不会放弃的,圣王不容的。哺乳的母猪不会接触老虎,哺乳的母狗不会远游他方,就是不忘记自己的亲人。而人,就自我担忧而言,忘记自己的身体,就家庭内部而言,忘记自己的亲人,就上位者而言,忘记自己的君主,这些人就是猪狗也不如了。

【解读】

荀子认为人自以为对,结果受辱,是因为将对和错混淆了。人执着于自己而和人斗争,只是小人,猪狗也不如。为了自己而斗争并不是君子行为,只是动物性的冲动而已,君子不以此为荣。

1、本节的大意是:“斗者”是忘身、忘亲、忘君的“三忘之人”,故而是刑法所不容的(“舍”通“赦”)、君主所不育的、连猪狗都不如的人。从文章看,这段话难字少,条理清楚,读来又朗朗上口,是《荀子》中好读好懂又好背诵的段落了。——快速浏览全文之后,就会立刻体认到,开头的“斗者”非指“战斗者”,更不是指“斗士”,而是指谓失去了理性喜欢同人作无谓争斗的人;所以注家多翻译为“斗殴的人”,我则以为不如译作“争强好胜者”,因为这名称更具概括性,包括了“斗而不殴”的人,又明显带有贬义。

2、有两处值得注意。一是“忧忘其身”句。“忧忘”是同“内忘”、“上忘”并举的,“内”和“上”都是指示“在哪方面”,“忧”就也该如此。据此可知此句的意思一定是:面对理当为之忧虑、应该慎重从事的问题时,他竟忘了自己的身份(“身”有“身份”义,还有“品德”义);故而其实是说:他竟不考虑他的做法是否丧失了品德,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有注家认定为这个“忧”是“下”字之误,显是因为不明这个“忧”字的含义;有人将这个“身”字译作“身躯”,则是望文生义了。二是末句各成分间的语法关系。照我的理解,这是一个条件复句,头上的“人也”是主句的主语,接下三个“忘字句”都是表示条件的分句,“则”字后的话是一起充当主句的谓语:离主语远了,所以加“是人也”三字,交代“正是这种人”;“而”在这里是代词,“此”义,充当“人也”的复指词;“曾”是表示这里存在对比关系,同时含有“连……都不……”的语气; “之”字只起提顿作用,好让听者心里对后文产生一种预期。——《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二十》:“称身就位,计能定禄。”可证“身”字有时是指身份、品德才能;《穆天子传》:“比及三年,将复而野。”,其中“而”字是“此”义,足见“而”字确可用作指示代词。

3、这段话令人想起孔子对“子游问孝”的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和孟子的“雷人语”:“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所以再次有力地说明,荀子和孔、孟一样,也是把道德看作人之为人的本质的,并且同样把人有道德归结为自觉地遵守人伦规范,特别是尽忠尽孝。因此,应该把他的伦理学说,一般地说,儒家的伦理学,归入所谓的“责任伦理学”一派。

4、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忧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是人也,所谓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将以为智邪,则愚莫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将以为安邪,则危莫大焉。人之有斗,何哉?我欲属之狂惑疾病邪,则不可,圣王又诛之。我欲属之鸟鼠禽兽邪,则不可,其形体又人,而好恶多同。人之有斗,何哉?我甚丑之。

1、“是人也”之前的话,是先说“斗者”们总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接着指出:他们对己对人的这个评定要是符合实际的话(用两个“诚”字句表达),那么,他们进行“斗”就是自觉地以君子的身份去贼害小人,其错误就太大了:“则”字后面的“是”字,是起承接上文说的意思又加以肯定的作用,相当于“这样看来”、“如此说来”。——还需注意:①三个“忘字句”句,这时带上了“作为君子竟然还这样”的意味;②“相残害”的“相”在这里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作为,不是“互相”的意思,因此,前面的“与”字是介词,相当于“对、向”,不是“和”的意思;③“过甚矣”的“过”是名词,过错义。

2、“是人也”领起的话,是从另一方面继续批评“斗者”:把“斗者”的作为比喻为“ 用狐父出产的利戈来斩牛屎”(“狐父”是地名,以生产锋利的兵器闻名),然后作四点评论。——四个“将”字都相当于“若”。

3、最后提出“人之有斗,何哉”的问题,是要将“斗者”的“过”提到人性的高度来观察、讨论,以期引出更深刻的认识。但荀子不做结论,只指出他自己想到的两种似是而非的解释不能够成立,最后表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真是感到奇怪,为自己还不能给出正确解答而羞愧。——两个“则不可”,都意谓“我立刻感到不对”(“则”字可表示两件事的发生相距很近,如“冬去则春来”);两个“属之”都相当于“归因于”;两个“又”字的作用都是让所在句带上“况且……还……”的意思:“圣王又诛之”是说“况且圣王并不认为如此,还是要惩罚他们的”(暗示自己想到的“不可”的理由不是这一个),“其形体又人”应仿此理解。“且好恶多同”是说:“而且在其他好恶方面,他们同人并无区别”。注意:注家们多将“我甚丑之”句直译为“我认为这种行为是很丑恶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更以此句做例证,认定其中的“丑”字为“憎恶”义;我则觉得按这理解,此句就明显同上文接不上了,更不能作为对“何哉”的回答,所以改作如上的翻译。虽然自觉也还“文从字顺”(“丑”有“羞耻”和“惭愧”义,也可指怪异之事,取后一义又用作动词时自是说“对……感到困惑、奇怪”了),而且按我这理解才显示了荀子作为思想家的某种“风格与气度”;但我仍然有点不踏实。

5、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唯饮食之见 ,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狠,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1、这段话字面上是谈论四种勇敢,实则是将人区分为四个等级;表面上是按“勇敢”的表现不一样做划分,骨子里则是拿道德水平作标准来衡量。之所以“突然”转到勇敢问题上来,乃因前面讨论“斗者”的表现,从根本上说,是讲人的道德水平怎样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也即勇敢的表现形态。——勇敢这个美德涉及到人的一切行为,就是说,对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从“勇不勇敢”的角度作评价。因此,本节还是承接着上一节的话题说下来的。

2、开头四句末的“者”字,容易被误认为是同前面的“勇”字组成“者字结构”,但其实是用来结尾的语气词,去掉它一点不影响句义:所以这四句乃是罗列四种“勇敢”,不是讲有四种“勇者”。此外要注意的是:“饮食”当是泛指物质利益;“辟”通“避”;“恈恈然”是指非常想要得到的样子;“为事利”是“谋求事功”的意思; “义之所在”是条件分句,即讲君子之勇的那几句,其结构是这样的:“只要是义之所在,那就……,并且……,这就是士君子的勇敢”。——“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观”是说:哪怕将整个一个国家给他作为补偿请他改变看法、态度,他也不干;“重死持义而不桡”是说:即使多次濒临死亡,也要坚守义的原则,决不屈服(这个“重”是“重复”的“重”;“桡”是“屈服”义)

3、这段文字,使我记起庄子也论及过四种勇敢:“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庄子·秋水篇》)更让我联想到,景春在孟子面前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指出这是不懂礼的人的谬见之后,提出了他对“大丈夫”的看法,实即“勇敢”的定义,那就是有名的“孟子三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很明显,荀子、庄子、孟子这三位哲人对于勇敢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完全一致、几无区别的。这说明,在同一个问题上,凡属洞见,尽管语言表达不一样,思想则总是相通的;我还以为,这更说明了,在中国人看来,亦即在认识到了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就在于有道德的民族那里,在自觉地要求用“讲道德”来证明自己已经从动物界提升了出来的人们的心中,勇敢简直是美德的一般代表,而人的勇敢并不就是对外界事物无所恐惧,而在于不屈服于自己的纯动物性的欲求。这才是作为人的美德的勇敢之最深刻的本质,荀子,以及庄子、孟子等,不过是用极好的语言,又准确又生动又形象地道出了勇敢的这个本质规定性罢了。

6、鯈■者,浮阳之鱼也,鉣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挂于患而欲谨,则无益矣。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1、鯈?就是白鲦鱼,喜欢浮在水面上晒太阳。据此可知,“鉣于沙”是说“搁浅在沙滩上了”(“鉣”通“阹”,指依傍山谷做的牛羊圈);“无逮”自是说“无法达到”。“挂于”句的结构同前句,即是同前句“对仗着”说的,应是以“人”为话题、主语了(前头可补个“人”字),故是说:人,已经处在祸殃之中再去要求自己行事谨慎,那就于事无补,毫无裨益了。——“穷”在这里当是指终于陷入穷途末路的处境;“无志”的“志”同“识”; “失之己,反之人”的“之”字后可添加“于”字,“反”则理当是“责求”的意思。

2、这段话的主旨无疑是落在末两句上,所以让我想起孔子的一个论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甚至想,荀子说出这段话来,就是对孔子这个观点的发挥,因为这段话是接着论勇敢的话题说下来的,勇敢的内容之一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不委过于人,因此,他讲了勇敢的本质之后,想到孔子关于求己求人的观点,于是加以发挥,作为前文论述的补充,是很符合思维与论说的逻辑的。

3、这段话中的“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两句,同样让人记起孔子“不怨天,不尤人”的慨叹,恐怕也是承袭孔子的意思。荀子心中的“命”是指什么?《正名》篇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性伤谓之病,节遇谓之命”。“节遇”,一般理解为“偶然遭遇到的”,这没有训诂根据;从它是同“性伤”并举对言看,显是主谓结构,所以我认定是“节操受到了阻碍”的意思(“遇”有抵挡、遏止义,这里是被动语态)。原来,在荀子看来,要有道德地行动,这是人自己可以决定的,正是人的德性所在,他人和“天”都不能阻止;至于能不能实现道德的目的,那就取决于客观条件,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人自己决定不了的了,道德行为因客观形势的原因而达不到目的,甚至事与愿违,功亏一篑,这是常有的,无可奈何的。这就是“命”。因此,自觉的人,真有道德的人,面对自己的失败,是既不怨人,又不怨天的。这就是“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这两句话的真意、深意,正是孔子的思想,儒家的主张。

7、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

【翻译】

荣誉和耻辱的最大分别,就安危利害的平常情况而言,先实行礼义然后有利,就是荣誉。先求有利然后才实行礼义,就是耻辱。有荣誉的人常常都是显达的,有耻辱的人常常都是穷困的。显达的人常常都是管制别人的人,穷困的人常常都是受人管制的。这是荣誉和耻辱的重要分别。有才能而谨慎的人常常安全而有利,放荡凶悍的人常常有危险和害患。安全而有利的人常常快乐轻松,有危险和祸患的人常常担忧危险。快乐轻松的人常常长寿,担忧危险的人常常夭折。这是安危利害的平常情况。

【解读】

君子追求的是勇于做礼义行为,这种勇气是求诸己,不是求诸人的。如果自己做到先礼义而后有利,就是荣誉,先求有利而才做礼义行为,就是耻辱。这是人内在的荣辱,这才是荀子重视的荣辱,一般世间外在的荣辱,不是荀子所注重的。但我们不是都很看重外在的荣辱,而总是忽视了内在的荣辱吗?

1、“大分”即“根本区别”,“常体”即“主要表现”(“体”,体现也)。注意,讲荣辱之区别的六句,前两个“者字结构”非指人,而是指事,即行为方式:“先义而后利者荣”是说:待人处事时总是首先考虑“义”,而后才想到“利”,“这样做”就光荣。后句可仿此理解。接下的四个“Χ者”,才都是指人。不这样分析,认为前两个也是指人,就同开头两句不相呼应,上下文不衔接了:前面是说“荣辱”,不好用“荣者辱者”来呼应。——因此,“荣者”不宜直译为“光荣的人”,应按上文给“荣”下的定义,翻译为“总是先义后利的人”。“通”、“穷”的含义应借助二者的“相互对待关系”去把握;“制人”、“制于人”,可理解为荀子关于社会分工的概念,像孟子的“治人”、“治于人”一样,故最好翻译为“管理人”和“受人管理”。

2、“材悫者”开始的话,是讲“安危利害之常体”了:“材”通“才”,“材悫者”自是指有才能又谨慎的人,但在这里其实是泛指才德兼备的人;“荡悍”与“材悫”对举,“危害”与“安利”对举,故“荡悍”句应是说:“没有才能却又行事鲁莽横蛮的人,常常处在危难险阻的境地”(“荡”有“空荡、渺茫”义,此处是与“材”相对待,自是指“无才”);“乐易”、“忧险”无疑分别是“快乐、开心”与“忧愁、惊恐”的意思。——“易”有“容易、轻易”义,用于状写人的心情,就是指“轻松愉快”,《诗·小雅·何人斯》中就有“我心易也”句;“险”同这意义的“易”相对,当然也是指谓人的心情,加之危险总是令人担惊受怕的,所以我将这“险”字翻译为“惊恐”。——《汉语大字典》训“险”为“危险”时,竟以此句为例证,我真为编者的粗心感到惊讶和遗憾。

3、讲勇敢,讲荣辱,都是讲道德问题,这里为什么插进来谈论“安危利害”的问题?这就要用我在解说完第一节后提出的问题来解释了:原来,在荀子心中,人的道德意识与人的安危利害观念是不可分的,他认为,从根子上说,从人类发展的大视野看,道德是工具性的东西,人要讲道德,归根结蒂是为了“安”与“利”,避免“危”与“害”。所以他一点不回避道德行为必将给主体以积极的回报的问题。——本节末两句是这个思想的“直裸裸的”显示。

8、 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上则能顺天子之命,下则能保百姓,是诸侯之所以取国家也。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也,父子相传,以待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孝弟愿悫,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暖衣饱食、长生久视以免于刑戮也。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陶、诞、突、盗,炀、悍、憍、暴,以偷生反侧于乱世之间,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其虑之不深,其择之不谨,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1、“天生蒸民”,在《诗经》中出现过两次(有一次“蒸”作“烝”),“蒸”字一般训“众多”,故“蒸民”即“庶民”。“取之”,在这里是泛指获得或遭遇到什么,前加“有所以”,就是说每个人的“取”都有其特定的原因或方式了。因此,接下就分别讲从天子到庶民、奸人等六类人“取”的各是什么及其原因和方式,但重在交代原因和方式,“取”的是什么,只为说话的需要,把它作为事实陈述出来。

2、“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其中三个“致”都通“至”;“修”与“厚”、“明”并举,自是“美、善”义(《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志意”相当于今天说的“思想”。荀子这样认识、论述天子之所以取天下的原因,说明他完全接受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个传统观念,未作一点突破。但这是当时人的普遍观念,而且这不仅仅是一种“天子-领袖崇拜”情结,更不是自觉的或下意识的“马屁意识”,从形成历史看,其实也包含着甚或更包含着对领袖=当政者的要求与期待:你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啊,否则,亦即你若是变得缺德了,皇天就不“辅”你了,你就得下台啊!

3、接下讲诸侯等五类人“取之”的原因和方式(“所以取之”)的话,大意很好懂,只需注意:①“法、时、公”并举,当依次是“不违法度”、“合乎时宜”、“坚持公道”的意思;“听断”是“听讼断案”的压缩。又,在当时,“国家”作为一个词,是指天子分封给各诸侯的领地,即“诸侯国”。②“志行修,临官治”,是说思想和行为表现都好,担任官职又能够使自己管理的地区达到“治”(“治”与“乱”相对)。③“刑辟、图籍”是指刑法和地图户籍;“不知其义”是作后四句的条件状语从句,等于说“即使不知其义,也一定……”;“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插入性成分”,所以我放在了括号里。“禄秩”即“俸禄”:“秩”可作“禄”的同义词。④“孝弟愿悫”是四个德目(“弟”同“悌”);“軥录疾力”是说“做事勤劳,肯卖力气(从“疾”字的“急速”义可引申出“使快”或“快速从事”的意思);“敦比其事业”是说“扩大其事业并保护之”(“敦”有“多、丰富”义,此处是用作动词;“比”通“庇”,“保护”义);“长生久视”的“视”是“生”的同义词,“活”的意思。⑤最后讲奸人的几句,可这样翻译:粉饰邪恶的学说,美化奸诈的言论,好做奇特荒谬之事(“倚”通“奇”),又招摇撞骗,强取豪夺,放荡凶暴,骄横残忍,凭着这些在乱世社会苟且偷生,则是一切奸人总是走向危险、耻辱、死亡、刑罚的缘由。——这里面的“难字”实为“偏僻义用字”,一般读者不必在意,我就不解说了。结尾四句,明显是蛇足,我认定是某读者给“危”字做的注释,后被混入原文了。

9、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  

【翻译】

材质、本性、智慧、能力,君子小人同样拥有。爱好荣誉,厌恶耻辱,爱好利益,厌恶灾害,是君子小人相同的。但他们追求的途径就不同了。小人,快速说出荒诞的话,而想别人相信自己;快速做出欺诈行为,而想别人亲近自己;自己做出禽兽的行为,而想别人善待自己。这样的思虑很难有智慧,这样的行为很难安心,这样的持守很难建立。完成行为后也不一定得到他所爱好的,但却一定会遇到他所厌恶的。而君子实践诚信,也是想别人相信自己;君子实践忠诚,也是想别人亲近自己;君子修养正直和治理办事,也是想人善待自己。这样的思虑容易有智慧,这样的行为容易安心,这样的持守容易建立。完成实践后就一定得到他所爱好的,一定不会遇到他所厌恶的。所以君子穷困也不会隐没,显达就会大放光明,身体死了而名声会更加光耀。小人没有不伸颈踮脚而祝愿:“我的智慧、思虑、材质、本性,一定比别人贤能。”小人不知道君子和自己没有不同,只是君子措置恰当,而小人措置错误。所以观察小人的智慧才能,就足以知道他的智慧才能是有余的,可以做君子所做的行为。好像越国人安于越国,楚国人安于楚国,君子则安于礼义的文雅。这不是智慧、才能、材质、本性令人变成这样,而是措置、习俗的节制不同而已。

【解读】

荀子认为人好荣恶辱的欲望是天生的。既是天生,即君子小人是相同的。但君子小人的分别,不在于好荣恶辱欲望有多少,而在于欲望是不是合乎道,合乎礼义,是不是正当的。君子小人的分别不是在好荣恶辱,而是在于所得的荣誉利益是不是合乎礼义。

【注释】

① 知:通“智”。

② 辨:通“办”,治理。

③ 注:投。错:通“措”,安排。

④ 孰:通“熟”。

1、这一节又是罗列君子与小人的几个区别,但意在说明这都不是根源于二者“才能”的不同(“材、性、知、能”四者其实就是指谓今天说的“资质才能”),而是使用“才能”的方式、原则不一样,即走的“道”不同,并且一开头就承认、声明“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这是儒家的基本观点,孔子早就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这几句话里无疑蕴含着这个意思。所以这里有表现了荀子对孔学的继承与发展。——前三句说“一也、同也、异矣”,是摆出观点、论题,其中的“若”在这里是连词,表示“另提一事”,相当于“至于”。

2、用“小人也者”领起的话,是对小人的“专论”;“也者”只起提顿作用,可以不要,但加上这二字,就像是要给小人下定义了,让读者产生一种预期;接下讲君子的话,却不用“君子也者”开头,而是用“故”字引出,是因为这里不是要把君子与小人平列地加以对比,已经设定了君子是“反小人之道而为之的人”,并且正是要强调和突出这一点。由此可知,本节虽然申明君子小人“材性知能”无别,但不是要呼吁人们千万别小瞧了小人,而是要提醒君子:你们想要让自己区别于小人,那得在“道德”上下功夫,不可局限于提高才能。——专论小人的几句好懂:“疾”可翻译为“极力”;“为诞”即做荒诞之事;七个“之”字都只起增加音节的作用;“虑、行、持”并举,依次指考虑问题、行为举措、思想主张(“持”是指所持的观点),因此“难知、难安、难立”必是说难以显得有智慧、难以安全稳当、难以真正成立。“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是说:结果当然不是得到他们所希望的好处,而是遭遇他们所厌恶的东西(“成”是“完成”义,故可用来指“干的结果”;“则”在这里是表示范围、趋向)。

3、“故”字引出的关于君子的话,同上面评论小人的话,是一句句地对应着说的,所以“信矣”其实是说决不“为诞”,“忠矣”是说决不“为诈”,“修正治辨”与“禽兽之行”对待,自是对于君子(真正的人)行为特点的概括,所以是“按美、善、治、辨的要求去行动”的意思(“正”也有“善”义;“辨”指“人禽之辨”,亦即自觉地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三个“而亦欲”则相当于“因此也希望”,这个“而”字不再是“却”的意思了。

4、接下从“是故”到“故”字之间的几句,不是继续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而是稍微离开一下上面的话题单独对君子做评论,是语法上所谓的“插入成分”,所以我把它放到括号中。——“穷则不隐”是说他们即使不得志,美名也不会湮没无闻(这个“穷”是与“达”相对待);“名弥白”是说名声更加显赫;“愿曰”等于“羡慕地说”;“固有以贤人矣?”可翻译为:他们本来就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吧(这“贤人”是动宾结构)?“夫不知”句的“夫”字是代词,相当于“他们”;“则”字仍然是指示范围、趋向,相当于“只不过”、“乃”。“注错”的“注”是“投放”义,“错”(同“措”)是“安置”义,其不言而喻的宾语(受事)是“材性知能”,所以是泛指人使用自己“材性知能”的方式,也即所谓的行为取向,一般翻译为“举措”或“举止”,极不准确。

5、“故”字领起的结尾几句,是针对前面所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而发,据以引出结论。“孰”通“熟”,“深思熟虑”的“熟”;“有余”二字不好讲,似为衍文,有人解释为“绰绰有余”,文字上勉强可通,义理上则不可接受,因为荀子不可能认为小人的先天素质一定还胜过君子。“譬之”引出的话是要说:君子不按小人的路子行事,而是“安雅”,这就像“越人安越,楚人安楚”一样,并不是先天“知能材性”使然,同样是源于他们对自己“注错”和“习俗”的掌控不同于小人(“节”有控制义)。这样结尾显是为了呼应本节的论题。——这话自然让人记起孔子关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但明显注入了一个新意: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乃是他自己决定的,是他的“积习”也即“注错”的积累、“凝结”造就了他自己。又,“安雅”何意?“习俗”又指什么?你自己想去吧,我只讲一点:一般认为既然“越、楚”指越国、楚国,“雅”就是指“中原地区”。

12、 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乱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乱得乱也。君子非得势以临之,则无由得开内焉。今是人之口腹,安知礼义?安知辞让?安知廉耻、隅积?亦呥呥而噍、乡乡而饱已矣。人无师、无法,则其心正其口腹也。今使人生而未尝睹刍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俄而粲然有秉刍豢稻粱而至者,则瞲然视之曰:“此何怪也?”彼臭之而无嗛于鼻,尝之而甘于口,食之而安于体,则莫不弃此而取彼矣。今以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饰,以相安固邪?以夫桀、跖之道?是其为相县也,几直夫刍豢稻粱之县糟糠尔哉,然而人众为此而寡为彼,何也?曰:陋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故曰: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之儇之,鈆之重之,则夫塞者俄且通也,陋者俄且僴也,愚者俄且知也。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桀、纣在上曷损?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

1、“人之生,固小人”,这“小人”不含道德评价,是纯粹陈述实然情况的中性词,因为这句话实际上是表达一个假言命题,等于说:人若没有受到社会教化,只是按自然本性活动,那是谈不上有德性德行的,其行为同今天的“小人”没有却别。荀子说这话时,可能没有顾及到这一点,但他在这里真要申明的意思仅仅是:人如果不受教化,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活着,那只会成长为“小人”,不会成为有道德的人;换言之,君子是社会也即他的“他人们”培养出来的。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深刻的,其中蕴含着,或者说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出一个根本思想:是人的“社会存在”造就了人的社会意识,个人是社会也即他同别人一起组成的“集合体”的产物。——有本书说,“人之生,固小人”的“生”字“同性,指本性”。我不以为然。

2、“今是人之口腹”之前的整段文字,不过是头一句的展开表达,意思明白,但也必须注意:两个“则”字,前一个是表范围的副词,可以不要,后一个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又以”的“以”也是“又”义(《左传·成公十六年》:“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其中“以”字只能训“又”),可以省略,有注家译作“因为”,失误太大了;“遇乱世、得乱俗”句中的“得”和“遇”是同义词,都是“遭遇到”的意思。稍难讲的是“君子非得势以临之,则无由得开内焉”句:“势”是指人所处的位置、地位,“临”是从高处往下看,由于“之”是指代“小人们”,故“临之”当是“教化他们”的意思;后句,即这整个主从合句的主句,是以“小人”为主语的,所以全句是说:若没有君子凭着一定的地位去教化他们,他们就将无从开窍接纳新的观念(“非”字本该置于句首的;“内”通“纳”)。

3、从“今是人之口腹”起,到“则其心正其口腹也”为止的几句,明显可删,我疑为衍文,只是保留下来也说得通,由于不好懂,我倒是要详细解说一下。①头上的“今”字是表示假设的连词,相当于“若”;“之口腹”是说“满足嘴巴和肠胃的欲求”,因为这个“之”字是“到……去”的意思 ;“是”在这里是表示范围的副词,相当于“只是、仅仅是”,用来限制“之”字,但提到(或错位到)前面了。因此,这一句该翻译为:假如人只追求吃喝的话。②接下的三个“安”字句是承接着上面的假定,说:那怎么会懂得……呢?其中的“隅积”是联合结构(“隅”是角落义,“积”有聚集义),故是用以指谓关于局部和全局关系的道理。③ 再下句开头的“亦”字是副词,相当于“只、不过”,全句是说:不过知道慢吞吞地咀嚼食物、香喷喷地吃个饱罢了(“呥呥”与“冉冉”同音,“噍“通“嚼”,我据此认定“呥呥噍”是指人在品嚐食物时慢慢咀嚼的样子;“乡”通“芗”,指谷类的香气)。④最后一句明显是对上面讲的意思做个概括兼解释,说:因为人若是没有老师的教诲,又没有法制的约束,心里就只会想着吃喝了;“正”在这里是“面对”的意思(《论语·阳货》:“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故“正口服”的字面义是“只看到口腹”。——我这解释还算圆通,又能较好地承启上下文吧?

4、接下从“今使人”至“今以夫”之前的一段话,是又做一个设想:人要是生来就没见过“刍豢稻粱”,一直吃“菽藿糟糠”过日子,一定会认为那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后来见到有人带着“刍豢稻粱”而来,就会感到惊奇(“瞲然”),等闻了、尝了、吃了觉得很好以后(“嗛”通“嫌”),则莫不希望“弃此而取彼”了。——这说法无疑不错,一般人都会这样设想的,但对于荀子这样的思想家,是否还要说,他这样讲乃是基于一个极其深刻的思想,那就是:人的欲求不是先天形成后就固定不变,而是出生以后还会不断地“被刺激出”新的欲求来的,而且,人组成社会后,这种“刺激”是具有必然性的,还会日益增多,所以人的需求是“社会地”发展的,也只能从社会得到满足;这是人类和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因为动物的“欲求=需要”是先天决定的、不变的,例如,今天的麻雀的“需要”,同千年以前的麻雀的“需要”,你能说有什么不同吗?

5、我上面的分析大概没有拔高荀子,因为他接下提出的问题是:那么(今),帮助人们过群居的生活,以期他们互相“持养、藩饰,安固”, 是该用“先王之道、仁义之统”呢,还是该用“桀、跖之道”呢?这两条路可是极其悬殊的(“是其为相县也”,“县”通“悬”),不只是(“几直”相当于“岂止”)“刍豢稻粱”同“糟糠尔哉”之间的区别啊!这样提问显然预设了:由人类的精英去帮助(“相”有“辅佐”、“扶助”义)大多数“芸芸众生”,使之组成社会,进入文明状态,是具有必然性的,问题仅在采用哪种理念作为指导;而这个预设就是我上面指出的“深刻思想”。这预设显然蕴含这个意思: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是靠的天生的先知先觉者,也即圣人的教诲和领导。这无疑是荀子,以及当时其他思想家的“朴素唯心主义”的表现。注意:这里他把“夏桀之道”与“先王之道”并提,不意味着他认为“夏桀之道”曾经也是一个现实的“选项”,他不过是用这种说话的方式,表达“难道还会走别的、相反的道路吗”这个意思罢了。

6、提出该用哪个“道、统”去“相”尚不知有礼义而只求满足口腹之欲的人们之后,荀子并不给予回答,而是再次提出“然而人众为此而寡为彼,何也?”的问题,这是为什么?我的理解是:由于对那个问题的回答不言自明(当然该用“先王之道,仁义之统”),就略而不说了,所以接下的话,即这个再次提出的问题,乃是承接、针对那个未予明言的回答而发,目的则是引出对于这问题的回答,以便进到全篇的结尾部分,对“陋”作评论。——“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这个论断,才是这一篇的真正的主旨、论题。这自然又是为“仁者告示人”提供理论依据,所以立刻又用“故曰”导入后面表彰仁者作用的话。

7、“故曰”后的话多有“难字”,让我先行抄录张觉先生的四个注释:“靡:顺从(杨倞说)。儇(读宣):《说文》:‘儇,慧。’鈆(沿):通‘沿’,遵循。与:以。”再加几个:“是若不行”句头上的“是”字是代词,作“行”的宾语,为了强调而提前了;“如是者”相当于“这里的的原因”;末句中的“情”字可训“本性、本质”,“俄且”可译作“很快”;“塞—通、陋--僩、愚—知”可从“相互对待关系”获解;“可与”的“与”字同它后面的“如”字,在这里是同义词,即也是“如、像”的意思。——有了这些,该能读懂了吧?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13、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此而不知也;粮食太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燥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其流长矣,其温厚矣,其功盛姚远矣,非孰修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故曰: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夫《诗》、《书》、《礼》、《乐》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广之而可通也,虑之而可安也,反鈆察之而俞可好也;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群则和,以独则足乐。意者其是邪!

【翻译】

人之常情,是想吃美味的食物,想穿绣有花纹的衣服,出行想有车马,又想积蓄有余的财富,而穷年累月地觉得自己不知和不足,这是人之常情。现在人的生活,才知道畜养鸡狗和猪,又畜养牛羊,但平时饮食不敢吃酒肉,钱币有余,有谷仓地窖,但不敢穿着丝绸布帛。俭约的人有一筐筐的收藏,但出行不敢有车马。为什么呢?他们不是不想,不就是因为顾虑长久之后,而恐怕无以为继的缘故吗?于是他们节约使用,控制欲望,收敛积蓄贮藏,作为后继之用。这就是对于自己的长远顾虑,这不是很好吗?现在偷生浅薄的人,曾经这样有余而不知俭约,粮食太浪费,不顾虑后来,不久就耗尽而变成穷困。这是他们之所以不免要挨冻挨饿,拿着瓢和布囊而成为沟壑中的尸体。何况现在说的是先王之道,仁义的传统,《诗经》、《尚书》、《礼经》、《乐经》的义理。先王之道是为了天下而作重大思虑,为了天下人民作长远顾虑而保存至万世。先王之道流传长久,蕴积深厚,功绩盛大遥远,不是顺着和熟识而修为这个道的君子,则是不能知道的。所以说:短绳不可以吸取深井中的泉水,不知道重要的意义就不能够明白圣人的话。《诗经》、《尚书》、《礼经》、《乐经》的义理,不是平庸人所知道的。所以说:明白一个道,就可以明白第二个,明白了就可以长久,推扩这个道就可以贯通其他,思虑这个道就可以安心,返回遵循先王之道就愈爱好它。用来治理情欲就有利,由此而有名声就是荣誉,用来和群众相处就和谐,用来独处就可以满足,乐意就是这样了!

【解读】

荀子说君子求荣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存心于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为了天下生民长远考虑,保存万世。这是最大的荣誉,这是要君子先去除了自利之心。由这个意义来说,君子只见礼义的荣誉,完全没有自利的意义,这才是荀子说荣辱的最高意义。看现在的为政者,很多都只想着自己的名声权力,失去了先王之道、仁义之统,都不是君子之道。

【注释】

① 囷(qūn):谷仓。窌(jiào):地窖。

② 屈:竭尽。安:语助词。

③ 瘠:通“胔”,尸体。

④ 分:义理。

⑤ 温:通“蕴”。

⑥ 姚:通“遥”。

⑦ 孰:通“熟”,熟悉。

⑧ 绠(ɡěnɡ):短绳。

⑨ 鈆:通“沿”,遵从。俞:通“愈”。

1、这一节没多大意思,又不好读。开头几句是说,人的常情、本性的一个表现,就是既想吃好的,穿好的,又还想有所贮备,成为富人。为了强调,说完了后还加一句:“是人之情也”。荀子这样认识、议论“人之情”,是把特定历史阶段上和社会条件下多数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当做普遍的、永久的人性了。这是错误的。——这个“然而”值得注意:虽然可以翻译为然而,但在当时,句读是作“然,而”的,即是先用“然”字肯定上面说的意思,再用“而”对这个“然”做转折;“穷年累世”四字说明,这里确是把“人”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其“情”的。

2、“今人之生也”至“善矣哉”几句,是用上面说的“人之情”,来解释“今人”的表现(其中“生”字是“生活、生存”义),同时也是指证“人之情”至今没有改变。——“方知”的“方”相当于“均”;“余刀布”,杨倞有注曰:“刀、布,皆钱也”;“囷”、“窌”即谷仓、地窖;“约者”当是指更其节约的人;“几不”二字是个“压缩表达”,展开来说就是“由于……怎能不……”的意思(“几”通“岂”);“御欲”是说抑制自己的欲望;末句可翻译为:这样为自己长远打算,及早顾及今后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3、“今夫偷生浅知之属……况夫……之分乎”这几句,是批评当代的浅薄之辈不懂“长虑顾后”的道理,并无深意。——两个“夫”字都是语助词;“曾”相当于“乃”、“竟”;“此”是“不知”的前置宾语;“太侈”即太浪费;“屈安”的“屈”读“絶”,“枯竭、穷尽”义,“安”为语助词,相当于“然”;“是其不免于”句是说:这就是他们不免受冻挨饿,只好拿着瓢儿布袋乞讨,最后成为死在山沟中的饿死鬼的原因(“燥”借作“操”)。注意:“况夫……之分乎”,是针对“曾此而不知”说的,所以“况夫”等于“他们连这个都不懂,更何况……”;“之分”的“分”,和“之属”的“属”,都是“属类”义。

4、“彼固天下……,莫之能知也”这几句,只是对前面说“况夫……之分乎”作个解释,同本节主旨少有关联,所以我视为插入成分,放到括号中了。但也解说一下:头句的主语“彼”是指代上文说的“先王之道”等三者;“固天下”的“固”是“安定”义(《国语·鲁语上》:“晋始伯而欲固诸侯。”)“虑”是“谋划”的意思,在这里可翻译为“道理”;接下的话则是从流传、内容、影响三个方面对该道理作评述和赞扬:“流”指渊源, “温”通“蕴”,“功”是功绩;“盛”字后可能脱漏了一个“矣”字;“姚”通“遥”。末句可翻译为:不是顺从它、精通它、学习它、奉行它的君子,是不能够理解它的(“孰”同“熟”,前面当还有个“顺”字;“修”指“学习研究”;“为”是“实行”义)。

5、前一“故曰”引出的几句,是说明一般人不懂先王之道等并不奇怪:“绠”是井绳,“知不几者”是指谓知识尚未达到最高水平的人(“几”是“尽”义),“与及”当是“参与谈论”的意思;后一“故曰”是又作补充,说那道理本来也不是常人能够懂得的,只不过一旦懂了,则其用无穷:五个“而”字和四个“则”字同义,“曰”的九句话大致可这样翻译:知其一,就会知其二;一经掌握,就可长期运用;推而广之,将收触类旁通之效;只要经常念及之,就可保平安无事;反复遵照实践之,还会更加向往(“鈆”同“沿”,“遵循”义;“俞”同“愈”);用以调理心态,将感到处处顺利;用以谋求名声,必然获得荣誉;用以待人接物,定将融洽人际关系;用以独善其身,则会心情舒畅,总是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末了的“意者其是邪”是句客气话,意谓“据我想来,大概就是这样的吧!”——“以独则足乐”句的“乐”字,有人断属后句,因为这样就使四个“则”字句词律一致了,我则以为,排比句最后一句多一两个字乃是常规,加之让“乐”字属前句,上下两句就都更好解释了,所以才决定如此句读的。

继续阅读

  • 《荀子·臣道篇》

    13·1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

    镊子

    04-12

  • 《荀子·修身篇》

    【原文】。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②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镊子

    04-12

  • 《荀子·君道篇》

    12·1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

    镊子

    04-12

  • 荀子·不苟篇

    3·1。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

    镊子

    04-13

  • 荀子·非相篇

    5.2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

    镊子

    04-13

  • 荀子·仲尼篇

    7·1“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也。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

    镊子

    04-16

  • 荀子·儒效篇

    8·1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

    镊子

    04-16

  • 跟着荀子学修身

    荀子真是儒家大师,第一篇学劝学,第二篇就学修身修身不仅是学习的过程,荀子还教会我们怎么看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知人才...

    镊子

    04-18

  • 跟着荀子学不苟篇

    不苟,指不随便、不马虎。君子以礼义治国,以诚信养心,以自律而求同志。极力表彰君子的种种可贵品格,揭露和批判了小人的不良行...

    镊子

    04-18

  • 跟着荀子学荣辱

    "荣"即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之后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产生的自我肯定肯定心里体验。"辱"即耻辱,...

    镊子

    04-18

  • 跟着荀子学王制

    本文是荀子对政治的看法。荀子认为王者之政是一种用贤罢废、诛恶化民的政治,赏罚分明,可以使人人归于礼义。处理政事要用礼和法...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学儒效

    这一篇除了论述大儒的作用外,还论述了圣人、君子、劲士、雅儒、小儒、俗儒、俗人、众人、鄙夫几类人的德行,并强调了学习与法度...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说仲尼

    《仲尼篇》用了文章开头二字作为篇名,和内容并无关系。首二段是说霸者自然有其不灭亡之道,而不免会有用礼让来装饰自己的表现;...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学非相

    这是荀子对面相学的否定面相学是中国五术中的一种学问,主要从人的面上或身上的特征、行为举止等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健康,从而...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学非十二子

    这是一篇对先秦各学派代表人物它嚣、魏牟、陈仲、史鱼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作了批判,而...

    镊子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