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味道湖南丨常德嶽父母家的擂茶,大小幾十碗,還有比這更豐盛的麼?

作者:日常惡魔

夫妻的故鄉在常德滄山。

滄山風景秀麗,流水潺潺;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每年,夫妻帶着兒子都是要住上一段時日的。每次去接母子倆回家或是逢年過節去看望嶽父嶽母,勤勞好客的嶽父嶽母便忙開了——忙着制作擂茶招待我這半個兒子。

我的家鄉是沒有擂茶的,家裡來了客人,不論遠親近鄰,從來都是一杯滾燙的茶葉水。在去常德前,我甚至都沒有聽說過擂茶。

擂茶,顧名思義,得“擂”。擂的工具隻有兩件:擂棍和擂缽。

嶽父家的擂棍是一根長度一米半左右,手臂粗細的山楂樹棍子。擂缽則是當地的一種特制陶盆,陶盆内壁均勻地密布着輻射狀溝紋,從盆底一直延伸至盆沿,手摸上去,異常的粗糙。

味道湖南丨常德嶽父母家的擂茶,大小幾十碗,還有比這更豐盛的麼?

嶽父母家的擂茶。

擂的工具确是簡單,擂的過程卻異常辛苦、吃力且繁瑣。

擂茶一般由嶽父來擂。

嶽父坐在挨牆放的靠背椅上。用小腿和腳緊緊夾住呈45度斜放的擂缽。右手握着那根手臂粗,一米半長的山楂樹擂棍。左手抓一把茶葉和一塊生姜放入缽内,頻頻舂搗,并快速沿擂缽内壁旋轉,再旋轉。邊擂邊不斷地給擂缽内添些熟芝麻、花生仁、黃豆等食材。太幹時,便不時加入一點兒清水。隻至擂缽中的各類食材搗成如細膩的稀粥樣時,才算完成。

每每此時,嶽父總是累得滿身出汗。甚至,大冷天裡都需要脫去外套。

我也試着擂過,右手握着那擂棍旋不了幾圈便已酸痛不已。夾緊擂缽的腿和腳也開始打顫,擂棍差點還将擂缽給搗碎。

嶽父接過擂棍笑着告訴我,那擂棍以前還更長,擂的多了,日積月累,慢慢就短了;粗糙的表面也慢慢圓潤了……

嶽父忙着擂茶,嶽母同樣一刻也沒歇着。她得準備喝擂茶用的“壓桌”食材。

嶽母是做壇子菜的高手,在天井的牆根處,擺放着一溜兒菜壇子。裡邊盛着香辣爽口的辣蘿蔔幹、大頭菜、刀豆等等小菜。每到喝擂茶時,她總是要變着花樣将将圓桌堆得放不下時才善罷甘休。

待到我們圍桌坐定後,嶽母便在每個人的碗裡放進一調羹擂好的如稀粥樣的“擂茶腳子”,如果想吃鹹的,嶽母便再放點鹽,想吃甜的話,便加些糖。嶽父則提着滾燙的水壺,将滾水快速沖進每個茶碗裡。滾燙的水在茶碗裡被沖成漩渦,“擂茶腳子”便在旋轉的滾水中自然沖勻。趁熱喝上一口,香、辣、鹹(甜)等味兒便在口腔裡彌漫開來,異香綿長,暖心暖胃……

嶽母每到此時,總是不上桌的。隻是一個勁地叫我們多吃,多喝;她會接過嶽父的水壺,我們喝一口,她添上一口;喝一碗,她便添一碗。

“壓桌”的食材大多是嶽父嶽母親自種植、制作的純有機食品。全都來自于嶽父嶽母的辛勤勞動,沒有偷工減料,沒有假冒僞劣,每一樣都是精選最好。

告别時,嶽父嶽母總是左一袋,右一瓶地将各類食材塞進車的後尾箱裡:臘肉、臘腸、雞、鴨、幹菜……隻要他們有的總是毫無保留的塞了進來。

嶽父嶽母已年逾花甲。每每看着他們忙前忙後,總于心不忍,卻又幫不上忙。而在嶽父嶽母眼中我這個最尊貴的客人到來不喝上一頓擂茶是有失禮節的。辛苦歸辛苦,嶽父嶽母總是樂呵呵地樂此不疲。去一次,便做一次……

願嶽父嶽母平安、長壽!

【活動介紹】

聚焦湖湘美食,傳遞背後的幸福與溫情。“2021味道湖南:一起來曬曬你心中的湖南味道 https://bbs.rednet.cn/thread-48761012-1-1.html”活動開啟,以湖湘美食為主題,一起來探尋湖南味道的靈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