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比較,批評,挑毛病,家長們時常認為這是鞭策孩子成長的手法。殊不知,對孩子的傷害遠大于促進。

當我們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卻忽略了,前提是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作者:立正媽媽,國家人社部 進階兒童情商管理指導顧問,中國圖書館學會 兒童閱讀推廣人。........................................

中國孩子從小就有一個共同的假想敵——别人家的孩子。

這個别人家的孩子堪稱“天使娃”,從小不哭不鬧特好帶,說話早走路快吃飯乖,三歲會背古詩,四歲會做口算題,上學以後門門功課都是A+,課外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不用父母操心半點,就能考上一流大學,順便考個研、讀個博,畢業以後被高薪機關搶着要,輕輕松松就能娶個白富美 or 嫁個高富帥,婚後抓緊生一兒一女,讓長輩們笑得合不攏嘴……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從小挂在嘴邊的口頭禅,也是所有孩子童年裡最讨厭聽到的話。

在父母眼裡,自己樣樣不如人。

從小生活在他陰影下,除了擡頭仰視着他的光,自歎自哀,更多的還有滿腔委屈和不甘。

有一種傷害叫“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湖南衛視《少年說》的節目裡,曾經有個女孩勇敢站上台,“控訴”自己的媽媽,總拿自己跟自己“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聯盟第一”的閨蜜吳笛比較,這讓她很受傷。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可即便女孩哭訴得淚眼花花,但她媽媽依舊不依不饒地挑毛病——

“我認為你的性格是需要一些打擊的,不然你會有點飄。”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可是,誰又能想到,女孩的閨蜜吳笛,那個大家口中永遠考第一的“别人家的孩子”,竟然也會在家中遭到家長同樣被比較被貶低的對待。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當她站上天台,大聲呐喊出來的,卻是自己被嫌棄的“種種不是”——媽媽總批評她體育不及格,性格不夠開朗大方,認為她樣樣都不夠好。

而前面那位被嫌棄的閨蜜,居然劇情逆轉,成了她媽媽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批評,比較,挑毛病,家長們時常認為這是鞭策孩子成長的手法。

殊不知,對孩子的傷害遠大于促進。

孩子鼓足勇氣喊出來的,不僅是委屈的心聲,更是卑微的求饒聲。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相比起隻懂得居高臨下去批判孩子的父母來說,這對小閨蜜的坦誠、理智,卻比台下固步自封的家長強太多太多了。

前面這位女孩,面對媽媽在台下的步步緊逼,她還是邏輯十厘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訴求——“你能不能多給我一些鼓勵,少一些打擊。”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她能夠體諒父母的苦心,但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性格中有着溫暖包容,堅強美好的一部分。

而後面這位,女孩的閨蜜,也真誠有愛,善解人意,并非媽媽眼中認為的不擅交際。

當朋友難過痛苦時,會主動上前為她拭去眼淚,輕聲安撫——“我媽媽也總誇你,你也是我的别人家的孩子。”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會在衆人面前,真心誇贊——

“她是我們所有女孩裡最善良大膽的,我比不了。她有天生而有的熱忱,感染了我們全班所有同學老師……”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視訊最後兩人相視而笑,那一句——“你是無可取代的,對嗎?”

聽得人淚奔,也聽得父母們汗顔。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兩位國中孩子單純善良的心,沖破了“比較”的枷鎖,用愛喚醒了現場所有人重新審視成功的定義。

父母愛比較的背後是高期待值在作祟

“自從有了孩子,總想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他”。這是每個父母最無私但也最苛刻的心願。

因為,往往獨孤一擲投入的心态,背後都隐藏着不自知的高期望值。

我為你傾盡了所有,自然希望這份付出能得到回報——你要健康成長、成績優秀、擅長運動、、會做家務;端莊大氣、品行高尚、孝順長輩、人際良好,還得身高出衆、顔值姣好、為人處世面面俱到。

這是能量守恒定律,但更是人性。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的一項調查顯示:

83.4%的受訪家長坦言會羨慕别人家孩子的優秀,會經常比較自家孩子與别人家孩子。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哲學家馬丁·布伯說過:一旦你将對方視為實作你目标的對象和工具。那麼,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麼偉大,你都對那個人造成了傷害。

将心比心,我們在找人生伴侶時,不會要求另一半像比爾蓋茨般富有,像愛因斯坦般有智慧,像梅西般有運動天賦,像劉德華般有顔值。因為理性會告訴我們,那是人中龍鳳,機率少之又少。

可是,當我們養育孩子時,卻不自覺地希望這個孩子樣樣出衆。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碩士趙昱鲲曾經在《自主教養:焦慮時代的父母之道》一書中抨擊當代父母的“貪心”——

“别人家的孩子”是一個和夢中情人、白馬王子一樣,虛構出來的人物。

你在買車時不會要求既要有德國車的安全,又要有日本車的省油,還要有美國車的寬敞,最後還得是國産車的價格。

但到一說到孩子,卻理直氣壯地今天拿他的成績和學習尖子比,明天拿他的身體和運動尖子比,後天拿他的情緒和“乖”孩子們比。

要知道,這世界上除了“我的孩子”,就全是“别人家的孩子”。

這相當于要讓孩子一個人打赢全世界。這公平嗎?孩子受得了嗎?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放不下的比較,背後是藏不住的虛榮心。

即便某方面已經優秀如“别人家的孩子”,卻依舊還會因為父母心中放不下的執念,而被比較、被貶低、被責備。

因為父母奢求的不僅僅是某一方面,而是方方面面的完美。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靈魂拷問:你是“别人家的父母”嗎?

有句話說得好——你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其實,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抖音上,有個小女孩反駁爸爸的視訊,獲得了無數網友點贊。

當爸爸火冒三丈地質問她為什麼學習不好——“你是沒有筆,還是沒有本子?”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結果,小女孩嚎啕大哭,邊用衣袖擦着眼淚,邊喊出了靈魂答複——“我沒有一個好爸爸”。

“别的小朋友是要家長的努力和陪伴才能那麼好,不像爸爸三心二意的。”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評論區裡,網友們紛紛點贊“小女孩說出了我小時候不敢說出的話”。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網上有一篇流傳甚廣的《父母雙标》作文,内容太真實,畫面感太強,以至于不少家長看完滿臉尬笑,無處跺腳。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父母每日抱着手機刷圈看劇打遊戲,卻要求孩子遠離電子保姆。

父母一年都摸不了一次書的封面,卻要求孩子熱愛閱讀,飽覽群書。

父母常常易燃易怒易煩躁,一言不合就開罵,卻要求孩子知書達理,謙遜溫和。

父母平日裡在家不是癱沙發就是蹲廁所,卻要求孩子每日跳繩、跑步、多運動。

正如父母講道理可以,孩子講道理就是頂嘴一樣。要求孩子像“别人家的孩子”般優秀,自己卻又做不到“别人家父母”般的付出和以身作則。

“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如此雙标的要求,久而久之,難免讓“父母之言”喪失權威,引起孩子反感。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位媽媽生氣孩子成績不好,忍不住罵了一句“笨鳥”。

孩子不服氣地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

媽媽問:“那第三種呢?”

孩子說:“這種最讨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會偷偷模仿大人。

孩子需要的不是“别人家孩子”的刺激,而是“自己家父母”的引導。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你希望孩子是什麼模樣,自己就要先成為那個榜樣。

這世上沒有滿分的父母,也沒有滿分的孩子。

與其眼紅“别人家的孩子”,不如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與其用嘴每日不停念叨孩子,不如用言行潛移默化帶動孩子。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認清盲目比較背後的弊端,學會激勵有道,才是促進孩子成長的靈丹妙藥。

讓我們來看看,在養育路上到底怎麼做才是正确的。

  • 1

    錯誤:傳遞焦慮,給孩子内心帶來傷害

父母總是試圖用“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作比較,希望讓“自家孩子”知恥而後勇,但其效果更多的卻是會讓“自家孩子”知劣而退縮。

在長期的貶低下,孩子也一個個變得焦慮了,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優秀,而是因為他們身邊總有更優秀的小朋友。

一個孩子的幸福感,如果搭建在與人比較上,那麼這個小生命的未來,從此就變得艱難。一睜開眼想到的就是自己落後于人,笑容便再也燦爛不起來了。

  • 1

    正确:尊重差異,比别人不如比自己

孩子不是流水作業線上出産的商品,每個人的認知水準、學習能力、個性差異、天賦喜好各有不同,不能比較,也沒有可比性。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父母應該尊重差異,讓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

拿孩子這次成績和上次成績進行比較,拿孩子的優點和缺點來比較。拿他的過去和現在比。看得到孩子的每一次進步,及時給予鼓勵,激發他們的自信心。

每個孩子都有他們各自的長處,順勢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 1

    錯誤:别随便貼标簽,固化孩子對自己的認知

因為孩子某方面不如人,就輕易給孩子貼“沒用”、“膽小”、“差生”标簽,恨鐵不成鋼地希望利用負面刺激來激發孩子的鬥志。

這種因怒其不争的不滿,以愛之名的比較,不帶髒話的羞辱,給孩子不僅帶來内心的傷害和挫敗感,還容易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覺得自己一切不如人,進而産生自卑甚至自暴自棄的心理。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 1

    正确: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美國學者戴維·劉易斯在《教育孩子四十條》中寫道:“從來不對孩子說,他比别的孩子差。”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找到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成為每個父母設想中的那個孩子。

孩子有自己成長的路徑,父母不需要過多的鞭策,隻用在他需要的時刻提供關心,在他辨不清方向的時候給他及時的輔助。在他學步跌倒時,給他鼓勵;在他遇到問題時,給他建議。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春風般溫暖的愛,而不是長期以愛為名的冷嘲熱諷。

一味的批評不會帶來前進的動力,多一點的認可和贊美,也并不會讓一個人變得止步不前,反而會讓人敢于迎難而上,直面更大的挑戰。

  • 1

    錯誤:盲目虛榮,容易讓孩子失去了自我。

社會心理學家說:“比較在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上具有兩種重要功能:一是,認識自己;二是,了解自己。”

頻繁被貶低的孩子,容易自暴自棄,不斷被捧高的孩子,容易盲目虛榮。一旦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就容易迷失自我,要麼自負過度,要麼抗壓能力過差,接受不了挫折。

《無條件養育》中寫道——“孩子需要因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愛。”

父母需要做的是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不因落後而責備,不因領先而驕傲,孩子才能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保持一顆淡定自若的心。

  • 1

    正确:競争可有,但激勵有道

其實我們并不是一味反對競争,良性的競争也能給孩子帶來有利的成長。參加體育活動,夏令營,社群活動等等,讓孩子到同齡人中間、參與進去并努力完成每一項活動與任務。

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長處,跟别人家的孩子一起進步。告訴孩子朋友與對手其實并不沖突,從正面激發引導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也能是一種亦師亦友,亦偶像亦親人的神奇存在。

在他需要的時刻提供關心,在他辨不清方向的時候給他及時的輔助。在他學步跌倒時,給他鼓勵;在他遇到問題時,給他建議。

春風化暖的關愛,勝過以愛之名的冷嘲熱諷、高壓嚴管。

總要求孩子學習“别人家的孩子”時,自己得先成為“别人家的父母”

愛,如他所是,非如你所願

知乎上曾經有人問道——為什麼父母總說“别人家孩子”,而很少聽孩子說“别人家父母”?

其中有個回答獲得高贊——因為心疼他們,不想讓他們難過。

我們常說,無條件地愛孩子。但其實,真正無條件的愛,恰恰是孩子對父母的愛。

看見父母的不完美,依舊包容,依舊接納,依舊愛戴。

孩子不忍心用「比較」來傷害父母,我們又怎麼忍心反刺一刀呢?

真正的愛,應該是——如他所是,非如你所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