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歲前不給孩子立規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

6歲前不給孩子立規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

作者 | 蒙粉

來源 | 每日蒙台梭利(montessori-daily)

教育孩子,一定要趁早。

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是以,一定要在父母管教孩子有效期内教育孩子。

比如,給孩子立規矩就是如此,小時候不立規矩,越長大越難管教。

意大利教育家,瑪利亞·蒙台梭利博士指出:3-6歲,是孩子規則意識和早期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

6歲前若不給孩子立規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6歲前不給孩子立規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

那麼,給孩子立規矩,應該怎麼立?

立規矩,就是幫助孩子建立對規則意識的認知。

即讓孩子明白規則就是界限,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立規矩,首先要讀懂孩子

耶魯哈佛大學有研究指出:

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可以用“潮濕的水泥期”來形容,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

在蒙台梭利教學中,有“敏感期”這一重要詞彙,0-6歲的孩子會有語言、秩序、空間、情感等多種敏感期出現。

從2歲開始,孩子會迎來人生中的第一次叛逆期,即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覺醒。

自我意識的核心是“我”,這個看來不成問題的“我”,對于幼小的嬰兒卻是很成問題的。

“我”這個概念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從無到有逐漸發展起來的。

6歲前不給孩子立規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

很多家長就會發現,原本乖巧的小寶寶,到了2歲、3歲,就像變了一個人,什麼都要說“不”。

從2歲開始,孩子就驚人地以自我為中心。

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名字是自己的代号;占有欲強,不願意分享;愛說“不”,即使是表示同意。

反抗爸爸媽媽的很多安排;喜歡自己為自己服務;喜歡嘗試去做很多過去不會做的事情;對爸爸媽媽的任何幹涉都敏感。

堅持自己的做法、習慣或規則,任性、固執;對爸爸媽媽的評價敏感等。

雖然這個階段開始,孩子有叛逆迹象的出現,但卻是立規矩的最佳時機。

是以,當孩子的自我管理開始萌芽的時候,就要抓住時機,和孩子一起建立起規則。

給孩子立規矩,

三點原則不能忽視

教育孩子不僅要有溫度,更要有尺度。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告訴我們,管教孩子的三條底線不能違背,即不傷害自己、不打擾他人、不破壞環境。

有溫度和原則的家庭,才能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以下三條原則,供父母們參考。

1. 有些事,不能慣

有家長說:“家裡有規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啊!”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聽你的原則,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

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

被慣壞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

第一次出現問題,大人礙于面子,或者急于讓孩子安靜下來就妥協,隻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将來找來更多麻煩。

6歲前不給孩子立規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

2. 有些責任,孩子必須自己擔

經典繪本《我永遠愛你》中就有這樣的對話:

阿力:“如果我把枕頭弄得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們得把羽毛收拾起來。”

阿力:“如果我把畫畫的顔料灑在妹妹身上,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

這個故事中的媽媽做得特别好,她不厭其煩地保證:“我永遠愛你”,同時又不忘強調:孩子,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你要盡可能想辦法恢複或彌補,你的所作所為帶來的後果。

父母不能幫孩子逃避,而應該要求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言行承擔後果,讓孩子有面對錯誤的誠實和勇氣。

6歲前不給孩子立規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

3. 愛可以無條件,但要講原則

愛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建立規則的基礎。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一次接受CNN采訪時提到,他給出了他的育兒經驗:定規矩,付出愛。

談及教育兩個女兒的“爸爸經”。

奧巴馬說:

“給孩子們無條件的愛。

同時,給她們定下大方向和一些規矩。

通常她們都會完成得非常棒。”

立規矩,家長要掌握三個絕招

3-6歲的孩子,要立什麼規則呢?

1.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龍應台在《目送》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再怎麼愛孩子,父母都沒有辦法陪伴孩子走完一生的路。

孩子,人生的路,隻能靠自己。

是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當有一天父母放手的時候,就不會過于擔心;孩子自己完全有能力掌控一切,自己也不會恐懼。

這也正是蒙台梭利博士所倡導的:永遠别去幫一個孩子做他自己覺得能搞定的事情。

6歲前不給孩子立規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

2. 自由選擇,養成自律習慣

康德說:“自由即自律,自律是最大的自由。”

孩子未來的路要自己走,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想要未來能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自律必不可少。

孩子能夠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是解放孩子,也是解放自己。

自律的核心離不開專注力。

孩子在專注的狀态下,才會發展内在的紀律,有内在紀律的孩子能夠最終達到服從:

服從自己内心建立起來的秩序 - 自律。

自律不是天然就會的,它是需要學習才能不斷增強的一種能力。

是以,蒙台梭利教室中,孩子們自由地選擇操作的教具,自由地選擇工作時間長短,自由地選擇工作地點,這些規則下的自由,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6歲前不給孩子立規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

3. 多用鼓勵、正向的語言肯定孩子

心理學研究表明,适當鼓勵孩子對塑造兒童行為和培養良好的品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是以,我們要學會鼓勵我們的孩子。

“贊美”是當孩子表現好時才給予的,但過多的贊美,使孩子感到乏味;

不實的贊美,則讓孩子懷疑成人的誠意。

但不論孩子表現好還是壞,“鼓勵”都可給予支援和關懷,特别在孩子遭受挫折時,更需要鼓勵,孩子才會感受到自己被接納與肯定。

當我們提醒或規勸孩子時,應選用“正向肯定”而非“否定式的語句”。

譬如要勸阻孩子不要在桌椅旁邊跳時,與其說:“告訴你多少次了,不可以在桌椅旁邊跳,你就是聽不懂。”

不如說:“我很擔心你會受傷,請你不要在桌椅旁跳。”

6歲前不給孩子立規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

看過一句話,很受啟發,分享給所有的家長:

教育孩子需要一種綿力,要順應孩子的感覺和節奏,錯誤的教育方向和方式,孩子會把你撞飛。

愛孩子是本能,立規矩是責任,有智慧地愛孩子,才是長久的愛。

點個“在看”,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 END -

作者:每日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成長交流平台,一個有内容、有深度、有溫度的公衆号。注:文章和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