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5點,孩子将來想不成才都難

作者 | 錢志亮

來源 | 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主動學習,靠的是孩子的自覺性。

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情形大多都是父母跟在後面監督、催促着孩子,一松懈下來,孩子也變得懈怠、隻想着玩。

比如教孩子學鋼琴,家長一放松,孩子就打馬虎,結果孩子學得痛苦不堪,家長陪得也心力交瘁。

其實,想讓孩子主動學習,下面這5點十分關鍵:

01

不過分唠叨、督促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沉迷玩耍忘記學習,就會憂心忡忡、焦慮萬分,于是趕緊催着、提醒孩子去學。

可是漸漸就會發現,剛開始說或許有點效果,孩子乖乖聽話學習,可是後來唠叨越多,孩子越不自覺。

很多孩子的内驅力,都是在父母日複一日的唠叨中被消磨殆盡的,變得拖延、懶惰、懈怠。

于是演變成這樣的情況:父母不說,孩子就不主動學,到了後來甚至說都說不動他,因為孩子已經覺得厭煩,對學習越來越喪失興趣。

是以,父母生活中一定要減少唠叨說教,長話短說,引導孩子懂得為自己負責,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不應該是家長天天操心。

02

早早定好規矩、嚴格執行

我們首先要清楚,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一次兩次形成的,它是一次次的行為,不斷重複而形成的。

要形成良好的習慣,前提就是要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

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不在于家長每天催促,而是要求孩子每天做到。

沒有哪個孩子打小就懂得要怎樣學習,學多久,他需要父母給他立好規矩。

比如每天回家後寫好作業再玩,而不要拖到臨睡前;每天半小時閱讀;每天上課前提前預習新内容,等等。

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及早給他定好學習的規矩。

定好規矩後,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嚴格遵守,不按規矩來就給予相應的懲罰,比如減少玩的時間。

堅持原則,不要随意變化,否則就會破壞規矩的有效性,最後形同虛設。

讓規矩來督促孩子自主學習,而不是家長絮絮叨叨的督促。

03

不包辦代替,創設寬松的家庭環境

培養孩子内驅力,最關鍵的一點是給孩子自主感,那就是孩子感到行為可以由自己決定。

很多父母喜歡為孩子操持學習上的一切,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玩,形成一種絕對支配和被支配的氣氛,這對孩子學習是不利的。

家長可以多用啟發的方式來指導孩子,在按照規矩的基礎上,多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

鼓勵孩子自己安排學習,這樣可以發展孩子的主動性。

除了父母的參與方式,家庭氛圍也很重要。

嚴厲的氣氛并不适宜大腦思考,學習是大腦的活動,大腦如果處于恐懼和驚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現積極狀态的。

比如現在學校都鼓勵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可以是很多家長卻領悟錯了“陪”這個字。

他們把陪孩子做成了監視孩子寫作業,一發現寫錯馬上指出來,甚至開始責罵。

孩子時刻感覺背後有雙眼睛盯着他,一不小心還會挨罵挨打,哪裡有心思集中注意力學習,重點都放在誠惶誠恐地擔心自己不要出錯上了。

家長不要将家庭氣氛營造得過于嚴厲、苛刻;盡量包容、寬松一點,少拿孩子與别人家孩子作比較,少一點威脅,多一點鼓勵。

04

給孩子設立适當的學習目标

如果一段路程我們不知道終點在哪裡,很快就會喪失興趣、失去信心、難以保持前進的動力。

學習也是一樣,沒有學習目标的提醒和激勵,孩子很難積極投入其中,更加不會主動地去探索實作目标的最佳途徑。

家長要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常常與他探讨,協助孩子樹立明确且适宜的學習目标。

一個适宜的目标能夠激勵孩子努力追求知識,主動地學習。

除了自主感,培養孩子學習主動性另一個關鍵,就是讓孩子産生學習上的成就感。

這就要求家長對孩子的目标要求應該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并做到因人而異。

讓孩子通過完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标,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覺得自己能行。

孩子對每一次學習都感到愉快、喜悅,進而産生繼續學習的濃厚興趣。

05

家長以身作則

除了以上4點,父母還需要格外注意,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學好,而是環境影響了孩子。

喜歡看電視的家長,試想一下如果自己下班後隻會看電視,卻叫孩子去寫作業,這樣的做法孩子會怎麼看呢?

孩子是懂得比較的。如果你的孩子做不到主動學習,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做到位沒有,自己做好了再去教育、啟發孩子。

如果家長本身每天在家裡隻會打麻将、打遊戲、看電視,沒能給孩子創造一種适合學習的家庭氛圍,那麼孩子是不可能聽話地主動學習的。

是以父母要懂得以身作則,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需嚴格要求自己,看看書、認真工作、做家務,努力給孩子營造一種良好、溫馨的學習環境。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名師。專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兒教育領域。著有《入學早知道》《科學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學的140個漢字》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