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新冠疫情仍在持續。

特别是近1個月,疫情快速席卷全國20多個省,目前全球累計新冠患者人數已達4.59億,死亡人數超過600萬[2]。

随着感染和死亡人數持續增多,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後的長期症狀和隐患日漸引發關注,嚴峻的疫情形勢下,一些虛假資訊也開始滋生蔓延,這些謠言、虛假資訊對抗擊疫情産生了一定的幹擾。

那麼,什麼是新冠肺炎長期症狀?常見症狀都有哪些?嚴重程度如何?讓我們來看一下頂級醫學期刊上的權威證據。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在2021年10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公布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19)的官方臨床定義:

新冠肺炎長期症狀是指,新冠肺炎确診患者或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後3個月内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并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的症狀。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來源:站酷海洛

目前,全球出現新冠肺炎長期症狀患者的具體人數尚不明确。但約10~20%的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後會有數周至數月的殘留症狀[3]。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2021年8月《自然》期刊旗下的《科學報告》刊登了一篇名為《超過50種新冠肺炎長期影響:一項系統回顧與meta分析》的研究報告[4]。

(圖檔來源:研究封面4)

該項研究共涉及47910位感染者,年齡範圍17~87歲。

研究表明,80%的感染者康複後數周至數月内,至少出現一個長期症狀。

該研究共确認了55種長期症狀,其中,最常見的5種是疲勞(58%)、頭痛(44%)、注意力障礙(27%)、脫發(25%)和呼吸困難(24%)。此外還有嗅覺和味覺喪失、咳嗽、關節疼痛等。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來源:站酷海洛

在這些感染者中,肺部CT異常也較常見,35%的感染者在首次肺部CT掃描60~100天後,肺部CT顯示仍存在異常。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新冠病毒肺炎的長期影響。圖檔來源:Lopez-Leon, S., Wegman-Ostrosky, T., Perelman, C. et al. More than 50 long-term effects of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遺憾的是,此篇論文并未提及這些長期症狀會持續多久;也沒有資料能夠說明,有多大的可能性會伴随終生。

不過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這項研究的對象,都是2021年1月1日前的感染者。也就是說,他們基本上感染的是新冠病毒原始毒株,而不是目前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奧密克戎(Omicron)毒株。

可見,近1年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和論文的研究對象存在較大的差異,雖然仍存在一定的參考價值,但還需要不斷的研究。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2021年7月,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國王學院、劍橋大學、南安普頓大學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對81337人(其中包括約13000名新冠病毒感染者)進行了一系列的臨床驗證的認知測試,包括大腦測試、問卷調查等[5]。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圖檔來源:研究封面5)

在控制了年齡、性别、母語和教育水準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

與未感染病毒的人相比,那些先前感染了新冠病毒并康複的受試者,不論症狀輕重,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認知缺陷症狀,而且,認知能力下降的程度與患病時肺炎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遺憾的是,由于跟蹤時間較短,這些人的恢複情況尚不明确:是暫時性下降?或者永久性的下降?該論述并未提及。

那麼,導緻新冠病毒感染者認知能力下降的原因是什麼?新冠病毒感染前後大腦會發生哪些變化?

2022年3月發表在《自然》雜志的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不僅可能導緻大腦灰質厚度減少和腦組織損傷,還可能削弱其大腦執行複雜任務的能力。該項研究是迄今為止,唯一的比較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前後腦組織損傷變化的縱向影像學研究[6]。

(圖檔來源:研究封面6)

該項研究以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的785名,年齡在51~81歲之間的參與者為調查對象,其中401名新冠檢測呈陽性(96%為輕症),384名新冠檢測呈陰性。研究人員相隔141天對他們進行了兩次大腦掃描。

感染者腦掃描結果發生了明顯的3種變化:

眶額皮質和海馬旁回的灰質厚度減少

初級嗅皮質功能相關區域組織損傷

新冠患者的大腦容積減少(大腦出現萎縮)

(總腦容量和總顱内容量比值。參考來源:文獻6)

大腦灰質又稱大腦皮質,包含了大部分大腦神經元的細胞體。所涉及的大腦灰質包括區域的肌肉控制和視聽等感官知覺、記憶、情緒、言論、決策和自我控制能力。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來源:站酷海洛

是以,灰質厚度減少,意味着人思考、行動能力都下降了。

需要強調的是,該項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未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格分級、沒有鑒定患者具體感染的病毒毒株。

對德爾塔(Delta)及奧密克戎(Omicron)毒株感染對大腦的影響,還需後續研究證明。比如,這些腦部損傷是病毒本身造成的,還是另有原因?未來能不能恢複?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另一篇今年3月8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研究發現,新冠患者大腦灰質厚度下降1%左右[7]。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圖檔來源:文獻7)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感染新冠病毒後大腦皮層的變化。圖檔來源:文獻7)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心髒病學家和生物統計學家Larisa Tereshchenko表示,“在後疫情時代,新冠肺炎可能成為引發心血管疾病的最高風險因素”,甚至比有确鑿證據的吸煙和肥胖等因素的風險更大。

據2022年2月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上的論文,美國研究人員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月15日期間,将153760名新冠檢測呈陽性的感染者,與兩個共涉及超1100萬人的對照組進行比較[8]。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圖檔來源:文獻8)

研究發現,新冠患者在感染的30天至1年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包括腦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髒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疾病。

與對照組相比,感染者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冠心病)的可能性增加 72%,心髒病發作風險增加 63%,中風的可能性比對照組高52%。

在感染新冠病毒1年後,無論年齡、性别和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例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腎病)如何,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明顯升高,并且可能發生在既往沒有心血管疾病的感染者身上。即使是非住院的輕症患者,相關風險也有所增加。

但是,這個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并沒有詳細說明感染何種新冠毒株和疫苗接種的情況。而且,在此期間,新冠疫苗并未廣泛使用,Delta和Omicron毒株亦尚未出現。

近日,香港大學袁國勇團隊在倉鼠中進行了一項實驗。倉鼠通過鼻内感染新冠病毒後,精子數量和睾酮水準在第4~7天急劇下降,并出現睾丸萎縮、體積和重量減小。血清性激素水準在感染後42~120天顯著降低[9]。

中招新冠病毒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遠比你想象的可怕!

(圖檔來源:研究封面9)

而且鼻内感染Omicron和Delta變異株會引起類似的睾丸變化。但經鼻内或睾丸感染流感病毒H1N1的倉鼠并未出現睾丸組織損傷。

研究者進一步給倉鼠接種滅活疫苗,接種後再感染新冠病毒,結果顯示,并未出現睾丸組織病理學損傷,這表明,接種新冠疫苗有效地保護了睾丸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和可能帶來的睾丸損傷的并發症。

總的來說,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睾丸損傷,并在随後出現慢性不對稱睾丸萎縮和相關性激素變化,而接種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避免出現這種睾丸損傷。

這也提示了對于男性新冠康複患者,應當注意可能出現的性腺機能減退和生育力降低的問題,也強調了接種新冠疫苗的重要性。

對于新冠可能帶來的長期症狀,2020年5月13日,國家衛健委、民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複治療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呼吸功能、心髒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的主要表現、評估方法和康複訓練方法進行了規範。以重症、危重症患者為重點康複人群,對不同病情、不同功能障礙的患者采取康複治療措施。

對于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建議多做呼吸訓練,根據病情和耐受程度進行有氧運動、肌力及耐力訓練、柔韌性訓練、平衡功能和協調性訓練。出現抑郁、焦慮以及創傷後應激等心理功能障礙的人群應及時接受心理咨詢和治療。

以上就是截至2022年3月我們對新冠肺炎長期症狀的了解。對于新冠“後遺症”,我們既不應該妖魔化,也萬萬不可輕視。新冠疫情還沒有結束,盡管我們對新冠肺炎長期症狀的了解還有待加深,但面對疫情防控,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大陸目前正面臨着對抗Omicron的關鍵時刻,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積極接種疫苗、做好個人防護、減少流動、科學理性的對待新冠肺炎給我們帶來的各種醫學問題。

審稿專家:劉業成

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http://www.nhc.gov.cn/xcs/yqtb/202203/8d8d2035b3884fcfb734e0ab07bede79.shtml

[2]https://news.google.com/covid19/map?hl=zh-HK&mid=%2Fm%2F02j71&gl=HK&ceid=HK%3Azh-Hant

[3]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media-resources/science-in-5/episode-68-covid-19-update-on-long-covid

[4]Lopez-Leon, S., Wegman-Ostrosky, T., Perelman, C. et al. More than 50 long-term effects of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ci Rep 11, 16144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95565-8

[5]dam Hampshire,William Trender,Samuel R Chamberlain,et al. Cognitive deficits in people who have recovered from COVID-19. EClinicalMedicine. 2021 Sep;39:101044.DOI:https://doi.org/10.1016/j.eclinm.2021.101044

[6]Douaud G, Lee S, Alfaro-Almagro F, et al. SARS-CoV-2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in UK Biobank. Nature. 2022 Mar 7. doi: 10.1038/s41586-022-04569-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255491.

[7]Gollub RL. Brain changes after COVID revealed by imaging. Nature. 2022 Mar 8. doi: 10.1038/d41586-022-00503-x.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260835.

[8]Xie, Y., Xu, E., Bowe, B. et al.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of COVID-19. Nat Med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689-3

[9]Li C, Ye Z, Zhang AJ, et 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infections by intranasal or testicular inoculation induces testicular damage preventable by vaccination in golden Syrian hamsters. Clin Infect Dis. 2022 Feb 18:ciac142. doi: 10.1093/cid/ciac14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178548; PMCID: PMC8903466.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尋并關注公衆号“騰訊醫典”,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