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出新冠大流行,留下你的故事

5月5日,這件舉世關注的事情終于官宣了:

走出新冠大流行,留下你的故事

WHO總幹事譚德賽接受了5月4日第15次新冠緊急會議專家組的建議,宣布新冠不再構成全球公衛緊急狀态(PHEIC)。

如果說我們一直在等一個新冠大流行結束的标記性時刻,那麼這一刻或許就是那個期盼已久的标記。

也就是WHO終于官宣新冠大流行結束了。

當然,該說法不那麼準确。大流行本身沒有官方定義,像WHO對公衛危機的指名中就沒有大流行(pandemic)一詞。與之接近的是需要國際關注的公衛緊急事件(PHEIC)。

而新冠的PHEIC是在2020年1月30日由WHO宣布,一旦宣布PHEIC,會帶來各種國際合作、經費支援,專門用于該公衛危機的處理,當然也讓一些有争議的措施得以實行——比如通過限制國際旅行阻斷危機擴散。而WHO将新冠稱為大流行則是在2020年3月。

在新冠出現的第四個年頭,如今的疫情顯然已大為不同。從不好的一面說,病毒蔓延至全球,感染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存在——當然,這讓限制國際旅行來阻斷病毒變得毫無必要。可是我們更要看到積極的一面,随着疫苗接種與過往感染讓絕大部分人都有了一定的免疫基礎,新冠作為疾病的威脅已今非昔比。

另外,我們也非常幸運地遇到到了病毒的穩定期——新冠感染仍然不少,這意味着新冠病毒仍在不斷突變,可是過去一年半,新冠演變一直局限在奧密克戎内部。不同奧密克戎亞株在免疫逃逸上有差異,可内在緻病力上卻半斤八兩。

這些因素都讓新冠疫情不再能讓全球折腰。讓我們的生活能日漸恢複正常,不必總因病毒擔驚受怕。

而這無疑就是我們走出大流行的表現,也讓取消新冠PHEIC,官宣大流行結束變得順理成章。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官宣大流行結束,雖是疫情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但不是新冠的消失點。實際上新冠病毒不僅沒有也不會消失,它在很長時間内還會繼續威脅我們的健康,還是需要我們去應對。

WHO終止新冠PHEIC,是大流行結束的象征,但更是我們需要開始将新冠納入長期管理、應對的疾病的起點象征。為此,WHO也在5月3日公布了2023-2025,從緊急狀态過渡到長期管理的新冠防範建議。

而且全球大流行結束不意味着每個地方都是同步。像中國,可能随着第一波感染造成的免疫水準下降,XBB占據主流,正在進入一個形成第二波疫情的反彈期。更何況全球大流行結束也不是說每個人的新冠威脅下降程度都一緻。當一個地區發生疫情反彈——如第二波疫情時,當地的高危人群可能仍要面臨不可忽視的危險。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高危人群仍然需要做加強接種的防護措施。昨天我發了一篇國内疫苗怎麼選的文章後,很多人私信我說去接種站問,都說陽康的不讓打。這類事情我之前也聽說過,昨天寫文章時忘提了。

出現這種現象令人遺憾。畢竟高危人群感染康複3個月後可以接種是衛健委的正式政策,隻能說國内的疫苗接種還是缺乏足夠的宣傳甚至是科普——包括一線從業人員,也沒有得到必要的科學資訊普及與教育訓練。

但是,事急從權,既然這确實是國内專家們經過科學分析确立的疫苗接種方案,而且也和國際接軌,那麼作為當事人,大家可以靈活一些。首先,你可以找一下衛健委等關于第二針增強針的正式新聞,拿這些去和接種站的人“據理力争”,注意,不是讓你去搞醫鬧,是和别人說明你為什麼陽康後來打,而不是來詢問陽康後能不能打。

其次,如果此路不通,那麼你不說,誰知道你陽康呢?這也不是鼓勵大家說謊。從技術上來說,确診新冠感染應該是需要核酸檢測陽性,你真的核酸檢測确認過感染嗎?如果沒有,那麼你也不能算有新冠确診史,陽康不陽康,不過是你一念之間的事罷了。再說了,中國疾控中心上的新冠感染通告裡,全國第一波疫情感染最高峰估計是每天670多萬,按第一波四十天,每天700萬感染算,累計起來也不過全國人口的20%。你怎麼就那麼确定你是那國家認可的20%,不是剩下的80%?

當然,這些曲線救國的方法畢竟不是上策,我們還是希望未來國内的疫苗接種方案能更科學、更一緻。

就如同WHO官宣新冠大流行結束後,我們需要的是更為長久、可持續的應對新冠方案,而不是天真地認為新冠就不存在了。

亦如WHO總幹事譚德賽在宣布新冠PHEIC結束時說的:“任何國家現在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将這個(新冠大流行結束)新聞當作放下戒備、摧毀過去建立的公衛系統的理由,或是告訴群眾不再需要擔心新冠。”

“The worst thing any country could do now is to use this news as a reason to let down its guard, to dismantle the systems it has built, or to send the message to its people that COVID-19 i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在宣布新冠大流行結束的報道中,WHO新冠技術負責人Maria Van Kerkhove的一番話也令我印象深刻:“我們不應忘記那些火堆。不應忘記那些墳墓。在場的我們沒法忘記那些。”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新冠大流行的親曆者,當然,每個人因為所處的地方不同,個人狀況不同,經曆的境遇也會大有不同。可是相信每個人都在過去幾年裡在身邊看到聽到,甚至親身經曆了一些影響你終身的事情。

說幾個比較讓我觸動的事情。一是居家令頒布後,看到報道說一些家暴受害者是以被困在了施暴者身邊。這雖非我親身經曆,慶幸好像也不是周圍人的經曆,卻令人聽着就毛骨悚然。

另一個是聽人叙述因家中親人變故,曆經千難萬險回國,卻不斷被隔離做檢測,不僅是身心俱疲,更是身心受創。當事人聲音裡那種憤怒、悲哀、不解,讓我至今回憶起來仍感悲涼。

但過去幾年也不都是沒有希望的冷色調。我個人在疫情這幾年和很多做科普的朋友搭上了線,受益匪淺。不過我還想說一下過去幾年來結緣的科普媒體甚至更廣泛的媒體工作者,因為他(她)們的工作可能與大家更密切相關。

如今各種傳媒包括科普媒體都面臨各種質疑,當然有些争議也是合理的,例如有人質疑丁香園帶貨等。可是,我想告訴大家,從知識分子、返樸、丁香、果殼這些科普傳媒,到澎湃等媒體,乃至騰訊、微網誌、頭條、百家号等平台,在我個人的接觸過程中,它們的從業人員都是在盡力将最準确、真實的資訊帶到閱聽人面前。而這一切很多時候不是那麼容易,甚至未必被允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她)們才是我們的眼睛、我們的耳朵,為我們帶來這個世界的資訊,甚至是我們的嘴,表達我們的聲音。

WHO宣布新冠大流行結束時專門提到infodemic(虛假不實資訊的大流行)仍然需要應對。而面對infodemic,這些媒體的從業人員,作為我們的眼睛與耳朵,需要也值得我們的尊重與支援。畢竟,人生最可悲的事,莫過于生在這缤紛多彩的世界,卻活成了又瞎又聾又啞的傻子。

我希望,我們走出大流行,是伴随着對多姿多彩的世界的向往,是對未來的希望,而不僅是劫後餘生的僥幸與好歹熬出頭的無奈。

最後,你們——在各個平台看我碼字、說話的朋友們,也是大流行以來最讓我觸動的,感謝你們願意看我的文章,聽我說話。而我相信你在過去這幾年也可能遇到了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在這裡就開個“小作文”征文吧,如果有什麼令你難忘的疫情故事,歡迎留言。如果你允許,那麼差不多一周左右,我會篩選一些故事發出來,如果不想公開,那麼注明一下即可,可以将這裡當作樹洞。

防失聯,請關注本号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與機關

參考資料

https://www.who.int/news/item/05-05-2023-statement-on-the-fifteenth-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2005)-emergency-committee-regarding-the-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pandemic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WHE-SPP-2023.1

繼續閱讀